︿

50年了 台灣的二代二級艦在哪裡

張豐麟 2018年02月21日 07:00:00
海軍濟陽級使用已50年且人員編制高達267人,維持成本高、妥善率低。(攝影:朱明)

海軍濟陽級使用已50年且人員編制高達267人,維持成本高、妥善率低。(攝影:朱明)

中共海軍的056型及056型戰艦近年猶如下水餃般加速服役,迄至2018年初已達51艘,其滿載排水量約1,500噸與肩負專屬經濟區內執行巡邏、反艦反潛、護航搜救等任務之規劃,恰如臺灣原本所規劃之二代二級艦卻胎死腹中的光華五號計畫,我國海軍已有3,000噸級以上的一級艦計有8艘成功級、6艘康定級、6艘濟陽級、4艘基隆級與2艘派里級,數量龐大達到26艘,但是二級艦卻付之闕如,一級艦之下僅有600噸級的錦江級飛彈巡邏艇,明顯存在戰力的空隙。

 

世界各國海軍中二級艦的價值在於輔佐一級艦並減少國防資源的浪費,首先,平時擔任海峽偵巡任務,戰時編入戰鬥支隊,輔助大型艦作戰形成「高低搭配」,其次,有助於培訓艦隊軍官指揮資歷的累積以利於承接大型艦,不致因缺乏中型艦資歷而產生斷層,最後,因為二級艦入手及研發門檻不高,需擔負起國防自主(國艦國造)及新式裝備導入時做為測試平台的重責大任,如新加坡的獨立級(Independence class LMV)、埃及的追風級(Gowind-class corvette)與印尼的西格瑪級(Sigma-class corvette)均如是。

 

 

為了達成海軍艦隊均衡發展,大型的一級艦、中型的二級艦、小型的三級艦均應適當發展與配置,國防部應秉持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造艦邏輯,切勿好高騖遠,在「國艦國造」在順序上應「先小後大」,故而二級艦應比一級艦更優先籌獲,但是目前進程中的採購案僅有康平計畫(獵雷艦)、弘運計畫(兩棲運輸艦)、沱江級量產計畫與IDS自製潛艦計畫,不知何故海軍於近期公布的艦艇籌獲族系表中卻獨漏二代二級艦,著實令人困惑且感到一頭霧水。

 

其實目前我國海軍中的一級艦濟陽級服役年限已逼近50年(於1970年代下水服役),原本擁有的8艘中已將船體狀況較差的FFG-932及FFG-936兩艘退役,海軍迄今捨不得將其全數退役的理由在於其完整的反潛能力,但是歲月不饒人且科技進步神速,四千噸級濟陽級上裝用的拖曳式被動聲納陣列就是舊版的SQR-18(V)1,配合上另外裝用的SQS-35 VDS來達成早先艦隊最強的反潛偵測能力,而現在600噸級沱江艦所裝用的聲納裝備同為美國廠商EDO製造的SQR-18(V)3,新加坡海軍更把這型VDS搭載在超過三千噸的可畏級巡防艦上,性能可說是相當優異,建議國防部可以儘早規劃下一代1500噸級的二代二級艦,讓垂垂老矣的濟陽級可以早些退役,也可以節省有限的國防資源及人力。

 

※作者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所碩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