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碰撞還是春晚碰瓷

林青弘 2018年02月22日 07:00:00
假扮黑人大媽、台灣國語和造假台灣製,這些表演內容充分反射中國崛起後的民族優越感。(湯森路透)

假扮黑人大媽、台灣國語和造假台灣製,這些表演內容充分反射中國崛起後的民族優越感。(湯森路透)

無論中國或台灣,不分政治立場統獨,公元紀年的跨年迎新,兩岸都有集眾倒數活動,但是遇到農曆新舊年交替,不可能看到一群人上街跨年倒數,只有訴求家人團聚,除舊迎新的春節氛圍。這些社會現象展露兩岸面對文化碰撞時的內外有別,農曆跨年與公元跨年的差別,體現文化差異與融合。
 

台灣在解嚴以前,中國大陸的春晚節目不可能在台灣出現,以當時的收訊技術與節目製作水準,大陸的春晚對於台灣人民來說,恐怕也毫無吸引力。歷經改革開放之後,所謂的「社會主義式的市場經濟」,引領中國崛起,兩岸GDP實質差異以倍數拉開。

 

大國與小島之間,不僅存在經濟實力的差異,更存在日益嚴重的分合統獨衝突。尤其香港回歸中國之後,「一國兩制」在香港施行的結果,引來物價飆漲、民主倒退、人權削弱。香港不是統一的優良樣板,太陽花和雨傘,同樣表現人民對於民主自由法治的期待與想像。
 

今年春晚節目有兩段「小品」內容,頗值得台灣人民深思,也能刺激中國高層想想未來挑戰。其一,《同喜同樂》展現一帶一路的偉大功績,非洲黑人學習漢語績效驚人,甚至連通婚聯姻也可視為一帶一路的文化功效。

 

「小品」內容安排一群女黑人操說著標準道地的普通話,扮演肯亞蒙內鐵路(按:蒙奈鐵路:首都「奈洛比」Nairobi-最大港「蒙巴薩Mombasa」,中國大陸將「奈洛比」譯為「內羅畢」)通車後的乘務員。中國女藝人婁乃鳴塗黑臉、裝假臀,刻意扮演黑人大媽角色,如此「造假」情節,引起「種族歧視」爭議。中國可以訓練非洲黑人成功說出道地漢語,卻以中國人抹黑扮演黑人大媽,如此劇演心態,實在可議。
 

其二,網路討論少,帶有兩岸統戰針對性的小品《回家》,內容情節也有政治敏感性。台灣演員方芳扮演回鄉探親的台灣人(劇情安排其父親為中國安徽人,母親為台灣人),普通話口音似乎就是「台灣國語」。尤其探親禮品中,「麻糬」台語發音讓山東親人聽不清楚、不知為何物,但是自詡得意的「台灣製」毛巾,卻意外被發現產地是在中國山東。

 

這當中也有「造假」,而且反諷兩岸貿易變遷,在比較利益法則下,標示台灣製的產品很有可能原始產地卻在中國大陸。兒子名字叫做「念中」,雖有統戰意味,但可以「一中各表」,碰瓷造假「台灣製」、「台灣國語」,在台灣人眼中,實在酸味十足。
 

中國經濟崛起之後,以強國心態重新檢視中國與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定位。如此民族優越感,不僅表現於中華民族對於外國民族的優越與歧視,也同樣反射於中國大陸人民對於台灣人民的相對優越與歧視。台灣人或許沒意料到,總有一天會被大陸人輕蔑鄙視,尤其以「阿六仔」言詞歧視「支那人」的台獨分子,更沒想到中國大陸也有資格瞧不起台灣。
 

中國與外國有文化碰撞,大陸與台灣更有文化碰撞。良性文化交流,碰撞出火花,可以創新與融合。但若是文化碰瓷,以歧視反諷挾帶優越自大,民族相對優越感到底是真實本事還是造假欺騙?碰撞與碰瓷的一字之差,已有十萬八千里的天差地別。
 

假扮黑人大媽、台灣國語和造假台灣製,這些表演內容充分反射中國崛起後的民族優越感。膚色、語言甚至經貿實力,已經成為中國崛起後的政治圖騰。對外、對台輸出民族優越感,在真真假假之間,就像分辨春晚真唱和假唱的困難,搞不清楚動畫後製還是實景布置。中國的民族優越感,已經成為統戰世界的新武器。

 

※作者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紅色春晚是如何煉成的

●鄭立專欄:2010 年伊始 香港變了

關鍵字: 春晚 台灣 統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