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面對惠台措施 展現自下而上的台灣生命力

孔祥科 2018年03月13日 07:00:00
「惠台31項措施」的條文內容,其實大多早存在於「兩岸服貿協議」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中。(湯森路透)

「惠台31項措施」的條文內容,其實大多早存在於「兩岸服貿協議」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中。(湯森路透)

當台灣在2月28日當天陷入所謂轉型正義的「慈湖陵寢潑漆事件」所引發的社會紛亂之中。中共國台辦則選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提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也就是所謂的「惠台31項措施」。中共此項政策一出,立刻引起台灣各界的鉅大震撼與眾多討論。

 

綜觀「惠台31項措施」的條文內容,其實大多早存在於「兩岸服貿協議」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中。但終馬政府一朝卻因為「太陽花運動」的杯葛以及國民黨選擇無作為,而在後續兩岸協商上畫了休止符。此次「惠台31項措施」實則跳過以往的兩岸協商架構,直接訴諸台灣人民,借軟硬兩手的操作,表面優惠台灣人民,實際則對蔡政府施壓。

 

儘管目前朝野上下都認為此項措施對台灣影響重大,但到目前為止,不論官方或民間都沒有一家機構真正評估這些惠台政策對台灣的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到底有何影響。而行政院長賴清德則慢半拍的在新聞中表示將於3月12日召開跨部會會議以研擬相關對策。

 

任何政經局勢的重大改變,往往是利害相倂。此項政策對台灣當局是危機同樣也是轉機。中共中央提出這些政策,背後固然有其對台終極統一的政治目的與最高指導原則,而相關細則陸續推出後,勢必會更具體的影響台灣人才與產業外流,進而造成整體國力衰弱。

 

民進黨政府素來「奪權有術、治國無方」。面對中共打壓,除了揶揄畏縮,卻依舊在意識型態掛帥下,無心也無能提出因應政策。台灣全體面對此一巨大壓力,各行各業如何在不喪失台灣利益與尊嚴的前提下找出其應變之道,是未來不得不思考與面對的課題。

 

「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夾於中美大國之中,不應單押一方。兩岸應持續的以溝通交流代替對抗,在目前台灣的結構限制之下,政府既然選擇漠視,民間就必須展現力量,找尋嫻熟兩岸事務的專家,以全台人民最大福祉為考量並配合現實結構限制,就不同產業與團體的現況,提出未來與陸方協商的應對方案。如此才能將危機化為轉機,進而佈局中國,再次提升台灣的生命力。

 

※台灣中華儒學會理事長

關鍵字: 惠台政策 生命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