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鐵男見聞】這才叫專業!日本琳瑯滿目的防災商品

陳威臣 2018年03月24日 16:00:00
日本的大賣場設有防災商品專區,販售琳瑯滿目的防災用品。(攝影:陳威臣)

日本的大賣場設有防災商品專區,販售琳瑯滿目的防災用品。(攝影:陳威臣)

今年3月,是東日本大地震發生的七週年;而一個月前的2月6日,台灣的花蓮則發生了芮氏規模6的強震,造成17人死亡,將近三百人受傷的災害。近期的台灣與日本,陸續發生多起大型地震,也讓國人逐漸重視地震防災,而許多大型賣場,開始仿照日本,設置防災專區,提供防災商品供民眾選購。

 

不過卻有網友在臉書上張貼了一張台灣某大賣場的防災專區,擺設的商品卻是如:牛肉乾、豆乾等零食以及花瓜、鰻魚等罐頭食品,還被網友戲稱是中元普渡防災專區,完全跟真正的防災商品搭不上邊。

 

台灣大賣場的防災商品專區(圖片:愛買)

 

事實上,災害大國日本,一直是世界各國防災的標竿,許多最新的防災觀念,都是日本經過災難的傷痛之後,所規範或是制訂出來的,光是防災商品,就不斷地推陳出新,琳瑯滿目。

 

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由官方或是研究機構主導,再由廠商根據需求而設計與研發,因此實用價值高,也受到官方認證。不過,日本開始有系統地販賣防災商品,其實是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的事情。畢竟日本屬於地震大國,過去雖然早有防災意識,歷次的地震災害,早讓日本政府努力的在防災上做好準備。

 

台灣何時才能像日本擁有專業且琳瑯滿目的防災商品呢?(攝影:陳威臣)

 

然而官方努力佈建的防災體系,卻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受到考驗。當時規模七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人口150萬的神戶市,造成了極大的災情,而原先所佈建的防災體系,卻因地震造成的道路毀損,大量建築物倒塌,以及大規模火災等影響,導致救援系統無法在第一時間救災。

 

而地震之後的維生系統損壞,讓災民無法取得基本的飲水,無電可用也沒辦法使用瓦斯,民生物資的發放更是緩慢。結果反而是關西的暴力團體,快速地發放物資,讓許多災民怨聲載道,還順便酸了一下日本政府效率比黑道還差。也因此在阪神大地震之後,日本政府改變作法,不但在各區域設置防災倉庫,放置各種防災物資,包括:飲水、乾糧、毛毯等,還著手研發能夠長時間存放的即食餐點。

 

由官方主導的防災體系,逐漸地擴及各處,包括:大型商業大樓、各級學校、車站、公園等公共場所,都納入防災範圍內。而各級政府也不斷地進行防災演練,並且指導民眾如何使用防災倉庫的各種物資,以及設備等。直到 2011 年的 「311 東日本大地震」到來,「東日本大地震」是日本有現代化科學地震紀錄以來,所測得最大規模的地震,芮氏規模高達9.0。東北太平洋沿岸遭受高達數十公尺的海嘯襲擊,成為一片廢墟,也造成人命重大的傷亡與財產的損失。

 

位於六本木HILLS地下的防災儲存倉庫,內存放高達27萬份的防災食品及飲水,以及三萬人用的防寒保暖物品,可提供數萬人在六本木HILLS避難三天。(攝影:陳威臣)

 

當時雖然震央位處東北地方,但首都東京的震度卻高達五強,造成首都圈的交通癱瘓,五百多萬的通勤上班族無法返家。雖然先前所佈建的防災體系即時發揮效用,防災物資在第一時間即發放給歸宅困難者,而東北災區的災民們,也立即獲得資源,然而許多受困者,卻因海嘯或是交通中斷等因素,硬是撐了兩三天後,才獲得物資的補給。

 

有鑒於此,加上未來日本還將面對首都直下型地震,以及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威脅,讓日本政府再次地改變作法,不但繼續擴增公共防災處點,還鼓勵民眾在家存放防災物資。這樣的思考方式,是要家家戶戶成為防災細胞,自助且助人。

 

正在舉行外國人防災訓練的六本木HILLS,日本的防災訓練不僅止於日本人,而是擴及至旅居日本的外國人,甚至於外國觀光客。(攝影:陳威臣)

 

由於大規模災害來臨,官方的救災體系無法面面俱到,只能針對較危急的地點優先進行救災,因此如果一般家庭本身備有防災物資,便可先度過災害發生後的兩三天。再者,在避難時如果備有防災物品,包括:電池、手電筒、廣播收音機,甚至於太陽能發電的行動電源,可確保通訊以及資訊的取得。

 

因此目前日本政府的防災教育,都有防災物資清單,提供給民眾作為購置家用防災商品的參考。而許多日本的大賣場,也都有防災專區,販售各種防災商品。一般來說,日本的防災商品,大致上可分為個人安全、飲食、以及生活維持等三大類,安全防災商品如:頭盔、手電筒、工具刀、防傾倒裝置、防火災裝置、斷電裝置以及醫藥箱等。

 

日本的防災物資準備,通常以三天份為主,這也是符合所謂的黃金72小時的概念。(攝影:陳威臣)

 

而飲食防災如:長期保存水、罐頭麵包、即食餐(包含白飯、麵、料理)、乾糧、魚肉罐頭;至於生活維持,則有:衛生紙、女性生理用品、簡易廁所、甚至於太陽能充電器等。準備這些防災物資,通常準備三天份,萬一因災害而無法外出,或是逃難中,能夠撐過前面的三天,讓政府有限的資源,能以優先救災為主。

 

這樣的概念,很快地就成為日本家庭必備的常識,雖然日前的民調顯示,仍有25%的日本人,沒有準備任何防災物資,但3/4以上的日本人,都有如此的觀念,這是相當不簡單的。此外,由於近年來不僅地震,包括:超大豪雨、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越來越多,在在地顯示這些防災觀念,與防災商品儲備的重要性。

 

防災食品的販售,與一般食品不同,要符合可以長時間儲存,另外是要方便食用。(攝影:陳威臣)

 

因此,準備防災物資不是拼天才,也不是準備豆乾或是牛肉乾等,而是應該要由政府本身做起。從上到下一貫的系統,政府的防災體系、企業與教育體系、個人與家庭分別需要有哪些準備,都應該有一定的規劃。台灣經歷過幾次大型地震後,國人已有充分的認知,也希望台灣的防災教育能更上層樓,日本可以看到如此琳瑯滿目的防災商品,正是防災教育落實的展現。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旅遊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旅遊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關鍵字: 日本 東京 地震 防災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