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福還是禍? 6.8強震搖醒緬甸蒲甘佛塔修復計畫

余尹倫 2016年09月09日 08:10:00
緬甸古城蒲甘內一座佛塔不敵8月24日的強震,遭到損毀。(湯森路透)

緬甸古城蒲甘內一座佛塔不敵8月24日的強震,遭到損毀。(湯森路透)

8月24日一場規模6.8地震襲擊了緬甸中部歷史悠久、佛塔林立的古城蒲甘(Bagan)。以往,地震導致的毀損與傷亡總讓人對之戒慎恐懼,但24日的那場地震,或許正是自1990年代以來過度鼓吹翻新、重建佛塔的緬甸政府,最需要的一記當頭棒喝,也替其重審國內古蹟維護計畫敲響警鐘。

 

 

數百座佛塔損毀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8月24日當地時間下午5點34分(台灣時間晚間6時34分)緬甸中部發生規模6.8地震,深度84公里。緬甸全國建築都被地牛翻身所晃動。古城蒲甘亦屬受害嚴重的災區之一,據稱當地超過400座建築在不敵強烈晃動下遭損毀,之中包括數百座佛塔。

 

蒲甘當地倒塌的佛塔。(湯森路透)

 

蒲甘當地倒塌的佛塔。(湯森路透)

 

英國廣播公司(BBC)駐緬甸特派記者費雪(Jonah Fisher)在事發不久後,即刻深入蒲甘了解相關災情。他表示這場地震或將幫助蒲甘政府放慢腳步,重新審視當地蓬勃發展20餘年的翻新佛塔計畫。

 

 

數百志工即時加入修復

 

在數百座倒塌的建築中,費雪來到了頗有名氣、遭受部分損毀的蘇拉瑪尼佛塔(Sulamani Pagoda)現場。一名站在蘇拉瑪尼佛塔建物側邊的男子拿著一根榔搥猛力敲擊一塊巨石。這塊巨石多日前曾矗立在蘇拉瑪尼佛塔的上方,隨後落至建物側邊。

 

在救援工人連日努力敲擊下,它已逐漸崩解。敲落的石塊被佛塔旁的一具起重機運往較低處,在哪裡有數百位志工等著徒手將一塊塊碎石接力運至地面。

 

 

 

志工來自各行各業,包括警察、僧侶及當地多間熱氣球公司的員工。其中一位全身著粉紅色衣裳、名叫Aye Theingi的女僧侶表示,「在得知地震消息後,我連夜從興實達(500公里遠外)趕來,到現在都還沒闔上眼呢,我從遠處前來此地,因此可以獲得很多功德(merit)。」她面帶微笑地說。

 

 

佛教徒普遍相信,他們可以透過行善(例如幫助修復佛塔)替自己積累功德,並將因此在今生或來世獲得獎賞。

 

舊有建物較耐震

 

蘇拉瑪尼佛塔建於12世紀,在1996年的翻新過程中曾使用水泥進行加強工作。不過,緬甸考古部門副處長登倫(Thein Lwin)表示,舊有建物與新增添的水泥部分在連接上有缺失,導致新建的水泥塔在崩塌過程中一併毀損了舊有建物。

 

緬甸古城蒲甘內一座佛塔不敵8月24日的強震,遭受損毀。(湯森路透)

 

從該塔上震下的殘骸和其餘碎石散落在蘇拉瑪尼佛塔地面四周,一名監督員在環顧四周後表示,這區都是鋼筋水泥碎塊,不具歷史意義、不必回收,便繼續搜尋下一個地區。團隊目前將搜尋重心放在尋找瓦礫堆中那些建於20世紀的殘骸碎塊。

 

費雪透露,蒲甘當地遭損毀的建築中,多是較新的建物,而那些活過數百年來無數地震、具古老歷史的低矮建築,相較之下顯得毫髮無傷。

 

無規劃的翻新造成更多傷害

 

被視為佛教聖地的古城蒲甘擁有超過2000座佛塔,由於位處地震斷層帶上,數百年來不斷因遭地震襲擊而反覆著遭損、翻新及重建的過程。過去數百年蒲甘在這反覆程序中以慢步調發展,但1990年代統治緬甸的將軍介入後,加速了這座城市的翻新過程,也讓一切變了調。

 

緬甸古城蒲甘內一座佛塔不敵8月24日的強震,頂部受損。(湯森路透)

 

1990年代的緬甸遭國際社會孤立,當時的緬甸軍政府便將替自身爭取統治合法性的如意算盤打到發展享有盛名的蒲甘上,並視當地的翻新計畫能替人民提供無數功德。

 

緬甸當局在1995至2005年間加速了發展蒲甘的腳步。根據官方數據,當地有689座磚塊堆(brick mounds)被拿來翻新,此處的「翻新」意即在一些舊有磚塊堆上搭蓋新的佛塔。此作法在考古學家的眼中是十分危險的。研究人員透露,當地近90%的佛塔都有經過重大修建工程或完全重建。

 

 

在這段不斷建造、翻新建物的繁盛時期,許多人民被鼓勵去贊助「翻新」(renovations)計畫,以此替自己積累功德。領導這個翻修風潮的前緬甸獨裁者丹瑞(Than Shwe)便曾在「大象寺」(Sin Myar Shin)上加裝了金箔尖頂。

 

為吸引觀光客及其引發的龐大商機,當地也開始大量建設飯店、道路,甚至還蓋了一座高爾夫球場,但因太過靠近附近佛塔對其造成壓迫。眾多批評家指出,緬甸政府不顧後果猛力鼓吹發展的政策對蒲甘造成的傷害,遠超過數世紀以來的無情地震。

 

蒲甘佛塔。(湯森路透)

 

未奠基科學考量

 

一份2007年的報告聲明,新材料的使用及毫無評估下大量使用水泥,大大改變了當時原有的佛塔。「太多時候重新翻修的初始意圖不是奠基在嚴謹的科學考量上,而是一時狂熱想像(fervent imagination)的結果。」

 

興建、翻新是為延續宗教傳統

 

不過,緬甸人也替這些年來的翻新計畫提出辯護。在他們眼裡,蒲甘的佛塔除了背負歷史古蹟的意涵外,也具宗教意味,而不斷興建、翻新佛塔則是延續這份宗教傳統的一部分。

 

登倫透露,身為佛教徒子民,眾人不願見到佛塔及佛像遭損毀,「所以我們會一直翻新、重建舊有佛塔,讓它生生不息。」

 

2018年申請世界遺產 有望成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先前因對蒲甘的翻新計畫及其管理存有疑慮,遲遲未將其列入世界遺產,但眼見緬甸政府停止興建新的佛塔,且翻新舊有佛塔的日子似乎也成了過去式,讓蒲甘名列世界遺產名單的日子指日可待。

 

 

緬甸實質領袖、外交部長翁山蘇姬已表明,不會急於展開本次的震後重建工作,目前正與聯合國專家研擬相關的管理計畫。

 

8月的這場地震,替蒲甘的問題帶來新的處理契機及嶄新的合作氛圍,再加上現在有了UNESCO的協助,緬甸當局預計2018年將再次申請加入世界遺產名單,而這次成功的機會頗為濃厚。

 

關鍵字: 緬甸 蒲甘 佛塔 地震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