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政黨初選全民調的限制與挑戰

賴榮偉  2018年04月09日 00:09:00
若制度設計上無法令人信服,實踐上有為權力作嫁之實,全民調根本無法達到原本政黨的需求。(資料照)

若制度設計上無法令人信服,實踐上有為權力作嫁之實,全民調根本無法達到原本政黨的需求。(資料照)

妳(你)最近在家接到電話了嗎?2018年「九合一選舉」,各政黨內部有意角逐者紛紛摩拳擦掌。突然間,「全民調」這三個字夯了起來。全民調,成了大黨推出候選人的「公平」機制。但值得信賴嗎?這套標榜與不分黨籍之全部市民站在一起的機制,迄今已引發不小爭議或反彈。針對農曆年前的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的全民調風波,周錫瑋第一時間吶喊:「教我怎能相信民調?」日前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呂秀蓮更重砲批評民進黨全民調:「是在跟鬼做嗎?」

   

對政黨而言,勝選是絕對的利益。所以,初選採取不分藍綠的全民調制度而非黨員投票,理論上,應該要能滿足勝選的效益。對於全民調制度的需求,在於可以避免人治色彩、派系黑箱作業以及黨中央的干擾等,有助於黨內接班,且較能產出勝選機率較大能夠接地氣的參選人,一舉符合政治學所提的甄拔政治領導以及利益表達與匯集的政黨功能。

   

相反地,若採取全黨員投票,恐使角逐者一味耕耘黨員,最終產生符合黨內主流卻與黨外民意主流相悖的候選人。甚至,有心者操控人頭黨員影響選舉。最後,全黨員投票更被視為有利於現任者而不利於挑戰者,損害黨內世代交替。也因此,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2月時公開表示,若不相信全民調,難道要相信國民黨主席嗎?他強調全民調仍然是比較公平的依據。

 

全民調的信度與效度都受質疑

   

問題是,從制度的供給面來看,全民調真的可以推出符合民意的最強候選人進一步讓政黨勝選嗎?當前這套制度的設計與執行,引發外界對於全民調的信度與效度的質疑。

   

全民調的執行,乃以民調機構的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來進行市內隨機抽樣調查。首先,當前中生代與新世代,普及使用的乃是數位匯流的手機。其次,僅僅數天的電話民調觸及不到正在工作或在外求學、就職者。再者,民調內容的題目與人選若不少,聽話者沒印象或沒耐性或許隨便答答。傳統市話方式已被普遍質疑是否可涵蓋不同世代甚至年輕族群。全民調若失真,出線候選人的競爭力難接民意。

   

此外,民調的執行載體乃機構。機構效應也被質疑干擾民調的信度與效度。比如臺灣各大媒體集團,政治屬性明顯,針對同一議題進行民調時,常出現南轅北轍的結果。如此,機構為人作嫁之說不脛而走。縱然標榜公正,誤差亦可能來自於調查過程中民眾的不願表態—民眾面對不認同之媒體的不願表態。

   

視制度為權力的工具論者,認定民調將被有心者予以操作以達輿論哄抬或誤導之效。比如藍營候選人大力引用綠媒所做的民調為初選文宣,用意不言而諭。盧秀燕台中初選過程中屢屢引述對手或綠媒民調以證明自己的優勢。宋楚瑜更多次表示2000年總統大選的落敗乃馬英九提供假民調所致。

 

動員支持者「入侵民宅」強接電話

   

馬基維利主義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候選人拼老命從全民調勝出,為的就是日後能夠享受政黨的光環。即使初選時民調不高,但只要能夠出線即可。政黨的宣傳、動員、資源與策略(如配票)等,讓初選勝出者人於日後的當選機率大大升高。

   

玩弄制度者,更產生候選人陣營動員支持者「入侵民宅」強接電話。尤有甚者,不同政黨傾向之民眾,亦透過支持對方陣營較弱的候選人,使其於初選中勝出,進而讓己方陣營取得有利地位。此種「逆淘汰」,盛傳於藍綠陣營內部。常舉案例即當初總統大選,綠營號召「堅定挺柱」,讓洪秀柱「破磚」成功,隨即於初選後民意直線下滑,洪不僅被迫「下場」,國民黨隔年也空前大敗。

   

制度的缺陷如此,難免有兩派聲音格空論戰。一種聲音以為,回顧制度原本的存在目的,不能輕言荒廢。畢竟,制度可加以完善。比如恢復部分的黨員投票、設定防火牆機制(排除他黨)以及針對年輕選民進行加權等,都是可行的補救方案。

   

另一方認為,若制度設計上無法令人信服,實踐上有為權力作嫁之實,全民調根本無法達到原本政黨的需求。初選過程中,人人喊殺,不惜抹黑,黨內團結破壞無疑。出線者,並非最符合民意的最強戰力,遑論人才甄補。黨內同志能否同心協力也成大問號。落馬者脫黨參選,進一步造成票源分散。更重要,選民已是觀感不佳。政黨政治成了鬥爭與分裂的代名詞。政黨原本該是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橋樑,卻成了自私自利的角色。

   

無論如何,妳(你)最近在家有接到電話了嗎?還是,妳(你)正一直在等電話呢?

 

※作者為政大東亞所法學博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