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梁文傑議員:威權思想讓台灣倒退30年

林致宇/曾維堂 2016年09月09日 13:54:00
高雄果菜市場自救會認為,市府不應該在沒有公文的情況下進行強制拆除,運用優勢的國家機器輾碎小老百姓的家園。(翻拍自高雄果菜市場土地不義徵收住戶自救會臉書)

高雄果菜市場自救會認為,市府不應該在沒有公文的情況下進行強制拆除,運用優勢的國家機器輾碎小老百姓的家園。(翻拍自高雄果菜市場土地不義徵收住戶自救會臉書)

梁文傑議員身為民主進步黨籍議員,但令人諷刺的是在梁議員的投書內容竟與民主的的基本價值背道而馳,黨名「民主進步」一詞豈是過眼雲煙?小英總統上任時的諄諄教誨,要求全黨再三謙卑,如今已成空談,全面執政的蜜月期尚未結束,民進黨已視民意為無物,台灣人民再次見識到權力使政治人物腐化。

 

民進黨曾在黨外運動時期扮演重要腳色,不也是為了改革威權體制打造民主國家嗎?如今成了既得利益者,連自己的初衷都拋到九霄雲外,令人為之感嘆,過去的黨外時期至今,民進黨之所以能夠成功,來自的除了革命精神之外,就是基層人民的情義相挺,一步步地累積勞苦大眾的支持,才會有今天的民進黨,如今民進黨背棄了自己的支持者,選擇與利益與地方勢力站在一起,甚至連反民主的論調都可以毫不諱言,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政府自以為的正當性

 

梁議員的投書內提到,他認為遇到這種爭議,「政治人物應該要大刀闊斧,一昧的溝通溝通再溝通,實在是太浪費效率了,會遲緩經濟的發展。」事實上,民主與效率本難顧全兩者,但若我們追求忽略民主程序的高效能,而導致了錯誤的政策或傷害,這樣的「高效能錯誤」,也不會是人民所樂見的。

 

而一個政策的對錯、是否正當絕不會是誰說得算,更不是執政者說的算。當我們對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觀點與立場切入,我們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而這個社會上充滿了各種不同立場的民意與聲音(包括政府),各自認知的正當性也都有所不同,當各方爭執自己才是對的時候,究竟誰才是對的?是政府嗎?是多數決嗎?都不是,答案是沒有人是對的。

 

而面對這樣的無解,唯有相互的辯論才能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以民主國家的常態來說,便是政府應該不斷的與人民溝通,所以才有了公聽會、聽證會的出現,缺乏溝通的政府往往都成為獨裁政府,因為他們總認為正當性是他們說的算,這也是民進黨在黨外時期不斷倡議的理念,如今卻自己打自己的臉,而梁文傑議員自己是讀政治學出身的,應該知道正因為代議民主理論有缺陷,所以才會不斷的修正至現今的「參與式民主」,梁大議員貴為政治學博士,又身為人民的代議士,竟語出驚人,沿用威權思維來打壓底層人民的抗命行動,梁文傑對於民主政治的特殊認知令筆者嘆為觀止。

 

爭議延宕四十年市府卸責

 

梁大議員認為民主阻礙經濟發展,類似威權打手的論調,無疑是在打臉民主進步黨的創黨精神。梁文傑指出果菜市場爭議延宕40年,卻未究責40年來歷任市長的責任,而是一昧地把責任歸咎給果菜市場住戶,令人懷疑梁文傑的身分究竟是人民的代議士還是行政官僚的傳聲筒?自王玉雲時代承諾將半數發返土地給住戶,到謝長廷時代釋出專案處理,我們可以肯定歷任市長皆有解決問題的決心與溝通的誠意,但是以人權市長為名的陳菊卻絲毫不願與住戶溝通,2004年起,就再也收不到市長協調公文,陳菊市長橫柴入灶,再次接到市長公文,就是去年2015年要求拆遷的公文,市府宣稱的九次協調會竟是自救會六次陳情、三次被拜訪以及九ㄧ強拆的惡夢。

 

一個民主的國家,應遵行法治精神,任何的政府行政都應先經過公開的磋商與討論,民主的常態是在討論中找尋公約數,而非梁文傑指出「民主阻礙經濟發展」 ,更不應該在沒有公文的情況下進行強制拆除,運用優勢的國家機器輾碎小老百姓的家園。梁文傑議員以及民進黨的朋友們,別再做陳菊的幫兇,別讓陳菊成為小英總統執政的絆腳石。

 

※作者為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委員/高雄果菜市場自救會助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