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不管有無「新南向」 台灣都該把東協當顯學

陳禹瑄 2018年04月24日 07:00:00
台灣有必要透過國家政策把我們的史學,文化本位重心轉向「台灣主體,群體東協」的方向。(攝影:李昆翰)

台灣有必要透過國家政策把我們的史學,文化本位重心轉向「台灣主體,群體東協」的方向。(攝影:李昆翰)

這個連假,我因為一個研究專題必須跑一趟國家圖書館,因為要查詢關於東南亞國家歷史和北東協國家(越,寮,柬,緬,泰)目前華文教育概況相關書籍。

 

當我在查詢相關資料的時候,我順便做了一個小型的調查,國家圖書館對於東南亞國家歷史和華文教育等書籍的館藏除規模不大以外,數量稀少,而且閱讀也不方便,北東協華文教學的書籍比起碩博士論文要來得少很多。

 

比方我要調閱陳鴻瑜老前輩的《馬來西亞史》,或者馬來西亞學者廖文輝先生的《馬來西亞史》,都必須到典藏書庫申請調閱,無法直接利用開卷閱覽。然後唯一開放書庫可以閱讀到東南亞相關歷史和東南亞研究的開放書庫,只有在一樓出口閘門進去左手邊,標示「東南亞區域」列走進去之後,差不多近一個小櫃子的典藏量,而且旅遊和觀光的書籍比例占其中的比例多數。

 

緊接著往二樓閱覽區域的樓梯方向走,往右邊牆壁閱讀書桌方向走,可以看到滿滿三列五到六個櫃子漢地十八省的縣市方志,連東莞縣志都有兩三本大部頭,緊接著往二樓閱覽區域的樓梯方向走,可以看到滿滿三列五到六個櫃子漢地十八省的縣市方志,連東莞縣志都有三本、桂平縣志有五本、昌化縣志也有三本。而且都是屬於大部頭的書籍。

 

於是我的疑問就來了:這個對我們的幫助是什麼?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莞縣、遵義府、昌化縣、桂平縣改成越南、緬甸、泰國、印尼,對現階段的台灣是不是比較有幫助。

 

首先,以人員和人流角度,不必多言,台灣現在有東協廣場,潑水節,桃園又有東南亞四國農業博覽會(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來自東南亞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的導演和紀錄片將在台北登場,公視也加了越,印,泰語新聞。這些都是正確將台灣整體打造成「大東南亞文化地理」(台灣+東協)門戶和文化主體復古的重要動作,因為台灣自古以來跟東南亞的交流是比較悠久而且比較深廣,台灣整體本身就是和東協交往的門戶,更遑論像高雄這樣的港口城市一直以來和東南亞的關係。

 

政府要在文化和歷史根本上面必須做很強勁的推力。因為當我們對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有感,而且覺得和我們之間有關聯的時候,我們對他們就不會陌生。之所以明明全世界,包含中國,都已經無法忽視東協的發展,只有台灣還在懷疑,一方面除了台灣在外交和關稅的不公平,最主要就是文化問題,除了要了解,還要內建到台灣。加上台灣來自印,越,菲,馬,泰等國的族裔和移工人數眾多到足以改變台灣的社會文化結構 這樣的預算和行動是順理成章的。

 

國家圖書館和國立台灣圖書館都應該和教育部合作,讓專業學者共同編寫大部頭的東南亞十國歷史,研究印尼的戴萬平講授就講,東南亞各國的宗教和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了解他們的歷史,文化,宗教就是他們經濟政治問題的根源,加上現在東南亞在電子商務和中產階級消費力的成長率都很快,我們對外經貿投射已經無法繞過東協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把東協當成顯學了。

 

產官學三者裡面,最後要回歸的就是學,因為文化問題永遠是最核心的。必須帶動國家政策來把我們的史學,文化本位重心轉向「台灣主體,群體東協」的方向,緊接著就是亞洲和其他洲域的歷史。

 

※作者就讀輔大歷史學研究所

 

關鍵字: 東協 新南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