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大愛台不播 誰來播《智子之心》

主筆室 2018年05月16日 07:02:00
新戲「智子之心」遭中國官媒批評「媚日」,大愛台14日決定腰斬「智」劇。(翻攝自東森新聞)

新戲「智子之心」遭中國官媒批評「媚日」,大愛台14日決定腰斬「智」劇。(翻攝自東森新聞)

《智子之心》是一部改編自慈濟志工林智惠的傳奇一生的慈濟大愛台電視劇,故事講述台灣日治時期台南富家女「林智惠─智子」的故事,她終生投入護理工作,更早在18歲時就不顧家人反對,成為一名隨軍護士,隨日軍到香港及廣州,參加救護工作。該劇播出後,遭到中國官媒與對岸網友猛烈抨擊,《環球時報》批評:「三觀盡碎,『媚日』神劇美化日本侵略」,還以猶太女孩愛上納粹軍官來比喻,更有網友批評擔飾演女主角的廖苡喬「賣國求榮」,這根本是「智障之心」。

 

果不其然,該劇播放了兩集之後就匆匆腰斬,慈濟宣稱下架是因為該劇有戰爭場面,與該台宗旨不合,絕非中國國台辦關切;但相信慈濟此一說法的人很少。與以往發生的「台獨藝人」、「台獨商人」被抵制不同,這部《智子之心》純粹只是在台灣播放的電視劇,一部在台灣播放的電視劇,竟因中國因素(不管是國台辦主動關切或慈濟本身自我審查),被硬生生停播,實在是匪夷所思,聳人聽聞,慈濟到底在這件事裡承受多少壓力呢?

 

慈濟早在1991年就進入中國協助當時的華東、華中水災賑災,其後陸續透過慈善救濟與賑災的方式進入中國各地進行慈善事業,尤其在2010年正式通過中國國務院的審批,得以在中國境內成立全國性基金會。根據2015年的《慈濟年鑑》統計,慈濟目前在中國有六千位志工,36個聯絡據點,與慈濟在其他國家相較,慈濟在中國無論就志工人數或聯絡點,成長都相當快速,從NGO的組織發展考量,中國未來勢必成為慈濟發展的重點。

 

不過,要指責慈濟只是覬覦中國龐大的宗教市場並不盡公允,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劉怡寧在《中國市場,或佛教市場?》論文中就指稱,「慈濟將自己定位為從台灣本土社會發展出來的慈善NGO組織……透過跨國界的慈善工作擴大其組織影響力,兩岸政治問題並非其所考慮的重點。」而相較於台灣其他的佛教道場諸如佛光山與中台禪寺,「慈濟秉持對慈善與入世實踐的關懷,較難並納入中國利用文化認同建構的統戰框架;相對而言,慈濟反而扮演了社會趨力的角色,帶動中國民間社會走向對慈善NGO的重視。」

 

簡單講,比起其他台灣佛教道場往往淪為宗教統戰的一環,慈濟想到中國發展行善組織的想法相對單純,但因為中國沒有民主自由,所以也不可能有宗教自由與行善的自由。尤其慈濟所募集的資源仍多數來自於台灣本土之際,就算慈濟只是站在發展慈善NGO的角度,也會讓慈濟越來越難與台灣社會對話。《智子之心》的開播與停播,就進一步凸顯這樣的困境。

 

某個程度上,慈濟也是停播事件的受害者。不過,當我們翻閱慈濟的過往,赫然發現2001年達賴喇嘛來台訪問時,證嚴法師親自與達賴在慈濟大林醫院見面,並深談佛學與慈濟四大志業時,不免興起這樣的感嘆:設若達賴再來台灣訪問,證嚴法師願不願意再見他呢?大愛新聞會不會基於新聞自我審查而放棄這樣的新聞呢?如果連行善都要自我委屈到這樣的地步,這志業能有多深多廣?中國這條盤據在吊燈上的巨蟒,是如何地召喚台灣人內心的恐懼,導致我們自我設限審查呢?二十年前後慈濟的變化,又代表中國因素是如何滲透我們的生活呢?

 

《智子之心》不僅被腰斬,還遭下架刪除YouTube、臉書上的所有內容,眼見大愛台是不可能再播放她們師姐的故事了。不過,林智惠不只是慈濟師姐,更是一位見證台灣近代史的91歲的老太太,就算大愛台不願播出她的傳奇一生,總有別台可以述説她的故事吧!民進黨政府不要裝沒事,這是你們護持台灣創作自由與言論表述無可推卸的責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