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政治信任潰堤下的地方拆遷案

主筆室 2016年09月15日 07:00:00
拆遷案、都更案的解答,也許需要更嚴謹的法令,去杜絕不公義的利益交換,但「不信任」的心理一日不解,則國家向前的障礙就很難排除。(攝影:林育嫺)

拆遷案、都更案的解答,也許需要更嚴謹的法令,去杜絕不公義的利益交換,但「不信任」的心理一日不解,則國家向前的障礙就很難排除。(攝影:林育嫺)

近年多起都市更新、土地徵收案件,在全台各地接連掀起波瀾,不只為屬於當事人的在地居民憑添生活變數,也造成了社運團體和幾處地方政府的高度緊張。2010年苗栗大埔張藥房強制拆遷案,可為衝突的最高峰,爾後還有台北文林苑引爆的王家住宅事件。這段時間,則以台南南鐵東移高雄果菜市場拆遷獲得較多矚目。

 

這幾起拆遷案、徵收案,或許性質不同,地方政府處置方式不一,卻也帶出了當中同一環節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對政府的信任度,完全不具健康民主國家該有的水準,對潛藏不公平的利益掛勾且有著很深的恐懼。每一回的抗爭,除了法理上的爭議(諸如拆遷的公益性、必要性),背後其實還背負著太多關於「黑幕」的想像。它是不折不扣惡質政治文化的產物,台灣的民主便是受其拖累而耽擱前程。

 

我們的地方政治囿於太多的地下交易、暗盤計算,盤根錯節,亦或「共犯結構」的生態系統,造就許多遊走法律邊緣,乃至明顯觸法的行徑,卻總是無法被揪出、遏抑,但又因為那實在已然是鄰里皆知的模式手段,使得我們完全不能心安地、單純地接受因之而來的公權力行使。

 

例如某些地方議員究竟和選區的重大工程,無論公共建設還是財團建案有多大的牽扯,便始終處於一種難以透析的境地。我們儘管懷疑地方議員藉其身分參涉其中,在許多工程上分一杯羹,技術上卻很難掌握任何具體證明,好藉此杜絕類似情況發生。但我們又不會因為任誰都沒有白紙黑字的鐵證,就覺得台灣的地方政治會是清白明亮。

 

常見的說法是,凡遇到都更案、拆遷案,愈到後期妥協的當事者居民,所獲得的補償就會愈多(因籌碼愈多),進而我們會看到有地方議員莫名所以的阻擋某件都更案,似是和某些居民達成默契,卻是以拖延戰術,替自己爭取上下其手的空間,儼然司法黃牛的表現;又或者有某議員積極促成某起都更案、拆遷案,正因為他在事前已收下某建商的關照和委託,非得達成使命不可。強勢推動和強勢阻擋,都是各有所圖,諸如此類地方盛言,投射出我們的民意代表、官員要不為此疲於奔命,要不因之樂此不疲。

 

遺憾的是,我們很難認為這些說法只是抹黑地方政治人物的耳語傳聞。台灣的政治環境,從來也沒有徹底擺脫它的糾纏,遂使得社運團體、地方政府、利益團體,無以建構有效的對話。焦土式的抗爭和強勢催成,就變成了意見兩方唯一的交流方法。新聞焦點上我們盯著看的幾起重大爭議拆遷案、都更案,放諸全島觀之,恐怕也僅是冰山一角而已,台灣從南到北,實有更多我們根本無從防堵的黑色利益。

 

拆遷案、都更案的困境,也許需要更為成熟的法令,去杜絕不公義的利益交換,一如國外案例,讓拆遷戶和政府(建商)在協商過程中都退至後方,全權委由非當事人的專業人士(法律、財務)負責談判,且讓談判籌碼、代價、獲益、損失,都能在公開、透明且一致的基礎上進行,不再有出資者(或官方)向住戶「各個擊破」,將現場居民劃分為「多數利益」、「少數利益」的情況發生,同時避免有心人坐地起價,從而扭曲了諸多變革的公益性本意。

 

民主是正義的最佳保障,而我們不該忽略,「極致的透明」,則是民主的養分。我們珍惜社運團體的熱情,卻也寄予有更強大、更精準的力量,能為我們辨析潛伏其中,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裝腔作態,而有機會徹底解構綑綁台灣咽喉的地方暗盤政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