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報耶城現場】「子承父業」的抗爭人生 暴力出自對以色列的挫折感

吳洛瑩李隆揆 2018年05月20日 17:30:00
吉哈德(黑衣者)與父親都是以色列軍警眼中的抗爭常客。(當事人提供)

吉哈德(黑衣者)與父親都是以色列軍警眼中的抗爭常客。(當事人提供)

 

 

身為以色列軍警單位人盡皆知的「大人物」,巴勒斯坦激烈份子克斯(Qoss)父子檔一出現在耶路撒冷街上就能被以國軍警叫出名字。18日深夜穆斯林開齋晚禱結束後,克斯父子在東耶路撒冷舊城區(Old City)旁的撲克牌館接受《上報》專訪。

 

現年24歲的吉哈德(Jihad)已有32次進入拘留所的經驗。吉哈德15日才因抗議美國將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而遭以軍逮補拘留訊問2日。

 

 

鳩佔鵲巢

 

吉哈德認為以巴衝突是因「錫安主義而非猶太主義」,並把以方在西岸(West bank)地區的屯墾區喻為「鳩佔鵲巢」,以色列本該是客人,卻搶了主人的空間。

 

相較於1968年出生的父親納索(Naser),曾經歷第4次以阿戰爭(贖罪日戰爭),吉哈德成長的年代屬於以巴雙方相對和平的年代,卻仍選擇「子承父業」,踏上巴勒斯坦激進份子之路,是因為受到父親影響很深。

 

最近一次抗議而遭逮捕時,吉哈德稱被以國警方制伏後,刻意把他帶到在場支持美國遷館的以人群眾前,遭到對方陣營吐唾沫羞辱。

 

吉哈德(左)與父親納索在耶路撒冷當地時間18日晚間接受訪問。(攝影:李隆揆)

 

納索18日晚間在舊城區與以色列軍警發生推擠。(攝影:李隆揆)

 

往事並不如煙

 

納索一邊抽水煙,一邊聽兒子述說被以軍逮捕的過程。(攝影:李隆揆)

 

一旁靜靜聽著兒子描述驚心動魄的逮補過程,穿著傳統穆斯林長袍的納索,抽著水煙吞雲吐霧,但往事對他來說並不如煙。

 

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國」,那一年19歲他因被捕,在獄中胡賽尼(Faisal Husseini)領導的PLO,在當時總部東方宮,納索與這位PLO元老共事11年,期間不斷持續發動對以的以色列佔領屯墾區按抗議示威。

 

截至目前為止,被以軍逮捕、訊問的次數多得難以計算,真正判刑入獄則有2次。生活長期以來遭以軍控制,有時處以一個月無法進入清真寺,或是不被允許進入西岸地區等等。

 

多年來經歷反抗、壓制、逮捕的無限循環,兒子也已長大成人。「子承父業」,父子齊聲指控以色列「佔領」他們的家鄉,是巴勒斯坦無法建國的唯一元兇。

 

納索多次參與抗爭,已遭判刑入獄2次。(納索提供)

 

川普毀了和平進程

 

近年來富國強兵的以色列,常被視為壓迫巴勒斯坦人權的加害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立場宣示,納索認為此舉無疑是封鎖了以巴兩國的和平進程。他說許多PLO策動的暴力行動,都是出於對雙方關係不斷堆加上去的挫折。

 

訪問最後,納索試圖找尋台灣人的共鳴,表示了解台灣在國際社會外交的邊緣處境,因此呼籲台灣人應能理解巴勒斯坦人期盼建國的渴望。

 

就是無法喜歡

 

納索對以色列人的仇恨何時萌芽?為何讓抗議以色列成為他一輩子的事?他與兒子在訪問中並未向《上報》詳述。

 

但《上報》採訪小組曾詢問一名巴勒斯坦的天主教徒莎赫(Sahar)女士,或許她的說法可以讓我們對當地人民的想法略知一二。

 

莎赫自承,縱使教義教導她必須博愛,但當她親眼目睹有醫療需要的巴勒斯坦人遭以色列無情阻擋,無法通過邊界時,她的心裡已有了些許計較,「我不會說自己對以色列有恨,但我就是無法喜歡」。

 

來看精彩的《上報》國際現場

 

 

【一個聖城兩個世界】

伊斯蘭齋戒月 

●參觀美國駐耶路撒冷新大使館

●遭以軍監聽、跟蹤 日裔猶太婦女: 他們壓迫巴勒斯坦人!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