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報人物】你是買到寶,還是買到夢? 廣域收藏家曾鼎騰

陳怡杰 2018年06月10日 10:30:00

43歲,入行30年,身份多元,收藏家、藝品拍賣公司執行董事、鑑定家,一開始如何從一名工程師,跨入收藏領域,自此財富自由?

 

只是他其中一座倉庫,隱身在桃園火車站旁重劃區,外觀古舊,內裝毫無陳設,曾鼎騰一個月會來巡兩次,「這是銅佛像收藏處」,如此生財重地,他還有至少四起。

 

「主持台北市古幣協會,曾有協會會員(牯嶺街古董商家)早上開店,門一拉開才知全遭搬空,竊賊避開店門防盜,屋頂直接鑽洞爬下」,所以除了銀行保險箱,他藝品收藏處極力低調,尤其獨鍾藏身寧靜老舊民宅區。

 

清末民初牛樟木佛像,形體完整、工藝古老。(攝影:李昆翰)

 

老家在基隆,國中二年級開始接觸收藏,「我家離火車站10分鐘,上下課補習總會路過基隆港旁」,回憶30年前,他說很多船工在公海以物易物,漁船回台,假日在基隆港邊找塊空地,大布一撒,鍋碗瓢盆擺起來,買貨就靠識貨人。

 

收藏源起

 

「其實船工也不懂,價錢OK他們就賣」,一開始路過,他看路邊蹲著一堆長輩挑東西,好奇逐漸停下腳步觀察,「我問他們在幹嘛,只說在找一只墨水碟,『你們是畫家?』,對方支支吾吾不說。」

 

有天決定找位耆老探究竟,「看他買好,我跟在後頭提問,老先生人好,直接說『找古董啦』」,曾鼎騰看出趣味,存起零用錢,決心有天也買一個,「國三某天,看到一只畫蓮花小碟很喜歡,老闆開價450元,一旁長輩要我殺價,我口袋一撈,發現只帶300元,幸好大家幫腔,就這麼買入人生第一件藝品。」

 

幣鈔、寶石、玉器瓷碗、石雕木像等,曾鼎騰收藏古物數十種,藝品量達萬件,是國內罕見廣域收藏家。(攝影:李昆翰)

 

回去泡水洗淨,他見上頭全是裂痕,以為買到瑕疵物,本不喜歡,一天遇到上趟那位老者,提起此事,對方反說小裂痕是好事,「原來瓷器窯燒過程,本就易生小裂痕,年代一久明顯,反成身價證明」,那只瓷碟不久被曾鼎騰意外敲破,但一生收藏自此而起

 

你在忙什麼

 

二信高中時,他愛泡在基隆港對面孝二路(委託行街,基隆古董店聚落);知道表舅在玩茶壺,假日也黏他跑台灣四處學,中醫師父親與母親兩老,總不解兒子「到底在忙什麼」,曾鼎騰不以為意,除了學校、補習班,時間全與收藏品勾一塊,「基隆港邊耆老、古董店老闆、表舅等,收藏人生不斷出現這樣前輩,教過我一兩句話,全是老師。」

 

興趣特殊,高中就愛泡基隆港邊委託行街古董店。(曾鼎騰提供)

 

他第一次交易就獲利,「是只民國初期鬥彩瓷碗,高中時在基隆孝二路發現,來往幾次看了喜歡,後來存4500元買入,隔2年一位前輩剛好想收鬥彩瓷品,一開始不知怎麼開價,沒想到對方一開口就是『5萬』,整整買入價11倍」,一個高中生鑑定眼光首次被認可,信心大增,「那只瓷碗留到今天,估價超過新台幣數十萬,不可惜啦,藏品手中來去,都是緣分」,「走這條路,很多好東西不會留在你手上太久,總有喜歡它的人出現。」

 

化工出身

 

不久高中畢業,他考上中原大學化工系,一路從沒收藏同好討論,畢業以化學工程師為業,留在桃園進入「桃園國際實業工廠」(1966年曾生產台灣第一支原子筆「玉兔」),每天戴小型防毒口罩,在研究室開發原子筆色料,這段被他稱之「痛苦無趣」的日子撐了4年,輾轉換了印刷、油墨公司,他決心離職,一面和朋友投資個人羊肉爐等餐飲業,一面繼續收藏興趣,提升鑑定能力,漸以藝品交易為生。

 

「鑑賞寶石,通常放進指縫間(上手,如下圖)模擬已上戒台模樣。」(攝影:李昆翰)

 

他提醒秘訣,「收藏品交易後收下一件,你得把賺到的錢,拿去入手3、5樣品質同等好物,這樣才賺得到錢」,近幾年收藏興趣他主重幣鈔,手機桌面、臉書圖像全是袁世凱,「袁氏王朝錢幣稀有,特別喜歡『袁世凱飛龍』、『袁世凱共和』等銀幣,如今一枚可值新台幣70多萬」,他收藏物就包括NGC評分64分(滿分70分)的「袁世凱飛龍銀幣」。

 

幣鈔鑑定兩三事

 

NGC是國際認可鑑幣所,與PCGSANACS都是美國鑑定機構。NGC鑑定費用最高,台灣有直營代理,幫你收件送美國,最慢半年送回台灣,鑑定為真就封盒標分,鑑定為假,裸幣一枚還你,但鑑定費照收」,「紙鈔鑑級就看PMG認定,也來自美國」,「至於亞洲鑑幣,看ACCA(Asian Coin Certification Authority,台灣人簡任賢創辦)認定。」

 

曾鼎騰幣鈔收藏冊之一。(攝影:李昆翰)

 

曾鼎騰收藏路徑,瓷碟買到瓷碗、瓷盤,高中後開始接觸立體藏品,「從木獅開始,那時經過基隆古董店就問老闆」,佛像、玉石也涉獵,目前手中藏有千件白玉藝品,「轉入哪一類收藏講緣份,總是剛好有藏家問我『某件東西有興趣收嗎』,就是有這種嗆思(chances)」,當手上沒那類收藏,他會認定「有緣相逢」買下,把握契機向對方請教,依此入門,如此一過三十年,無數前輩助他貫通鑑定眼光。

 

收藏風險學

 

曾鼎騰心中「規避風險法則」有幾條,「藏品最貴不達千萬,那得當房地產在守,壓力大」,除外,體積太廣也不碰,「超過兩人環抱、甚至要大型吊車的藝品我不收,別收藏自己麻煩、接手者不便的物品,運送難易、體積大小等,買入就要考慮」,「人人希望賣給金字塔頂端客戶,但富豪都怕麻煩最好的收藏品,一個人拿得走。」

 

他把收藏當「股票」看,不下同一類股,「你說跨域也有風險?所以啊,功課做足」,「前輩、同行若摔跤,認真汲取經驗,把別人當笑話看,有一天你會變成笑話一部分。」

 

「別人失敗是教訓,別當笑話看。」(攝影:李昆翰)

 

他也不追求「某類收藏品全台最多」,「專精是好事,同時是風險,大部分收藏家專攻一類、甚至追求手上有『全台最貴』或『全台最多』,你是企業家,金流軋得過來無妨,但第一名只有一個,永遠是一下子,底下收藏家萬名,常常沒爬到第一,也許才第三名就摔死(資金周轉不靈)。」

 

廣域收藏降低風險

 

曾鼎騰可能是收藏種類最雜(超過數十類)的台灣收藏家了,「可能,我認識的最多收藏三類」,他以「風險」為界,劃出自己收藏的守備範圍,「比如西洋類文物就少碰」,到這個時代,他認為歐美收藏品「就這樣了」,「國情不同,歐美人民太少『傳家』等收藏觀念」,常玉等近代畫他有涉獵但也不收,頻稱「難保存」、「易風化」都是風險,「佛像、石雕買入,可以找個適合處所擺著;小類藏品如珠寶、玉石就租銀行保險箱;錢幣、紙鈔鑑定後封盒,麻煩省很多。」

 

「對岸拍賣公司拍出的袁世凱高帽軍絨飛龍銀幣,NGC評鑑66分」,曾鼎騰收有同樣幣款(NGC評鑑64分)。(曾鼎騰提供)

 

「以我而言,依收藏為業,就掌握兩點『鑑定眼光』、『規避風險』」,他忠告想走收藏,自己一定要有鑑定能力,「東西買來不是丟著,整日眼巴巴等它漲,如果是贗品?買的當下,該有求證能力,你是買到寶呢,還是買到夢?

 

失足經驗

 

開口閉口「規避風險」,問他看走眼經驗,他說很少,最近一次是5年前。

 

「那時,向同好收一件清朝青花瓷,新台幣20多萬,買時覺得『怪怪的』,但仿的太真,心中千百理由在跑,總有一個說服自己『可能是真的』」,之後入手反覆鑑定、與同好討論,他確認買到文化大革命時期仿製贗品,估價只剩新台幣幾千,回憶當下,他說挫折感重,「尤其有一定鑑定功力又著道,一度信心流失,也提醒自己」,言未盡此,他幫起對方說話,「不一定故意騙我,對方也可能是受害者,任何藏家手裡,總有幾件不對東西,都是學習,至少我及時知道。」

 

曾鼎騰兼任民間協會主管,大力推動「全民鑑定」。(上圖李昆翰攝影,下圖曾鼎騰提供)

 

「以前有朋友,買錯東西,一直期待某件古董價格飆漲,十幾年後,一位專家認證假貨,他深沉期待突然抽空」,「不如早點死心,去找下一件好東西;贗品不值得你守候,而你可以早點知道這個事實

 

跨域鑑定能力,應對曾鼎騰目前從事的藝品拍賣公司,恰如其分,「客戶收藏千百種,面面俱到最好,別收藏品一拿出來接不出話,那可糗大」,來往當然有政、商名流,但他口風半點不漏。

 

從一名素人工程師,跨行收藏,做到藝品拍賣公司執行董事,問他以前「不知兒子在幹嘛」的父母,是否滿意目前成就,他搖搖頭「小孩在父母眼裡永遠長不大」,從沒自兩老口中聽過讚揚,但當親友倉庫發現長輩遺留文物藏品,不知從何評估,不喜形於色的他們總出聲建議「找我兒子,他是專家」,可能是最大驕傲。

 

高中時期,曾鼎騰補習後愛逛古董店。(曾鼎騰提供)

 

銅鏡、玉煙嘴、原石、瓷器、古幣、彩碗、老酒、名錶、近代畫,我們驚訝他藝品知識屢考不倒,玩笑要他「可上電視當古物鑑定家」,他稱好友「老酒林」(本名林宏銘,知名鑑酒專家)早勸他數次,但自己硬是婉拒。

 

新手入門:幣鈔、印度、半寶石

 

一般素人若想接觸收藏,他建議從幣鈔開始,「就算沒鑑定能力,直接收藏鑑定所封盒評分文物也好,初學者從日本龍銀美國貿易銀入手」,曾鼎騰指稱,這類銀幣生產大量,且材質全純銀,「當貴金屬投資也OK」,「留一件有鑑定盒的藝品,平時拿著看了開心,日後留給小孩,也不會是件看不懂的收藏。」

 

曾鼎騰幣鈔收藏其一。(攝影:李昆翰)

 

小資族想入手寶石收藏,他說從「半寶石」(如風信子石)收起,奉勸「正寶石」(如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寶石等五大寶石)一類收藏門檻高,初學者沒有適當經濟基礎,別一頭熱,風險過高。但他不否認,這類寶石保值力道強,一直沒被時間淘汰。

 

曾鼎騰言之鑿鑿,「以投資角度看,收藏品沒有好壞差分,差別是『藏品產國強盛與否』」,他觀察國家強盛,人民一有閒錢,就想找父母祖先使用古物、國家級古董收藏,手中藏品才有「後市」,「年輕一輩走這行,現在可以開始收印度古董(如佛像),歐美、中國後,那應該是下一個大盛國。」

 

話鋒一轉,他欠身低聲稱「自己目前沒收」,後市既然可期,豈有縱放之理?「我應該活不到印度強盛那時啦,哈哈」,言談豪爽的他又暢笑出聲。

 

撰文:陳怡杰 攝影:李昆翰 影音:林欣慧

 

「收藏重兩點,鑑定眼光、規避風險。」(攝影:李昆翰)

 

【延伸閱讀】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