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什麼是悲傷 什麼是憂鬱

紐約時報 2018年06月21日 07:00:00
憂鬱症可能帶來一種盲目性,會把一切都屏蔽在外,只留下最糟糕的事物。(圖片由紐時中文網提供)

憂鬱症可能帶來一種盲目性,會把一切都屏蔽在外,只留下最糟糕的事物。(圖片由紐時中文網提供)

我站在舞台上,一千多名觀眾向我鼓掌歡呼。主持人在我手裡放了一個獎盃。我向人群點頭示意,他們都站了起來。為你歡呼,陌生的人們喊道。歡呼!

 

不到一周後,我在緬因州家中的床上坐起來。一個聲音說:「你什麼也不是。你是個笑話。如果他們知道這個真相絕不會給你這個獎。」

 

很難去爭辯什麼。畢竟,誰比我腦海裡的聲音更了解我?

 

事實證明,比這個聲音更了解我的人就是我。這就是憂鬱症產生的效果:它對你說謊。到生命中的這個階段,我比它更強大了。但如果是在我年輕的時候——或者這個聲音更響亮一點——事情可能會有所不同。

 

我不知道凱特·斯佩德(Kate Spade)和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自殺的原因是什麼,我只希望他們的家人能得到愛與安慰。

 

但我知道,我們缺乏一種可以用來談論悲傷和抑鬱的優良語言,這是兩個共享著一段邊境線的國度。

 

憂鬱症可能帶來一種盲目性,會把一切都屏蔽在外,只留下最糟糕的事物。一個正在忍受這種盲目性的藝術家——或者任何人——並不是看到了什麼我們其他人無法面對的真相。大多數時候,這個人只是一個天真的靈魂,被一種將她與真相分隔開來的聲音所誘惑。

 

另一方面,面對世界上的痛苦,悲傷是一種自然而合理的反應,其中一些痛苦是個人的,一些是普世的。悲傷並不是什麼不健康的東西,如果目前世界上的某些事情不能使你感到悲傷,那只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去關注。這不是我渴望的狀態。但是正如保羅·西蒙(Paul Simon)唱過的那樣,「有時甚至連音樂也不能代替淚水。」

 

問題是,抑鬱與悲傷可能很難區分。

 

8歲的時候,我在去費城國際水族展(Aquarama)的路上不小心碰到了玻璃門。於是我進了伯恩·馬爾醫院的急診室,縫了10針,打了繃帶。

 

14年後,我坐在康乃狄克州米德爾敦一棟房子的門廊裡,身邊是一個我正打算親吻的女孩。她看到我手臂上的傷疤。「哦,不,」她說。「你也是嗎?」

 

她捲起袖子,給我看她胳膊上也有一道疤痕。這道疤可不是去國際水族展路上弄的。

 

六年後,我發現自己獨自待在新斯科舍一個懸崖邊上。一個聲音低語道:「跳吧,跳吧。誰會懷念你呢?」

 

幸運的是,我在那個時候被拉了回來,雖然直到現在我還說不清究竟是被什麼拉回來的。但是有些東西伸出手臂抱住了我。

 

悲傷、抑鬱與愛情是彼得·科維洛(Peter Coviello)的新書《長歌》(Long Players)的核心內容,是關於他在婚姻解體之後陷入黑洞的回憶錄,以及音樂和她的幾位繼女(現在已經成了前繼女)對他的愛如何拯救了他。

 

一天早上,在他深陷抑鬱之時,他走進廚房,盯著刀子。

 

我在幾年前認識了科維洛,當時他在鮑登大學作教授——他最終從自己的洞穴中爬出來,雖然遍體鱗傷,但依然活著。對音樂的熱愛是他復甦的原因之一,儘管音樂也能在剎那間將他帶回過去那些幸福的日子,再一次將他擊潰。

 

為了回應他的作品,我想為他做一份我的播放列表,按照他書中從早期的喜悅到後來的黑暗,直到最後出現在黑暗另一頭的過程。我想從查克·貝裡(Chuck Berry)的《你永遠說不清》(You Never Can Tell)開始。然後是「發明之母」(Mothers of Invention)的《哦,不》(Oh No);然後是塞繆爾·巴伯(Samuel Barber)的《弦樂柔板》(Adagio for Strings);舒曼(Schumann)的《夢幻曲》(Traumeri);和鮑勃·狄倫(Bob Dylan)的《歇下你疲憊的曲調》(Lay Down Your Weary Tune)。我可能會用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出賣世界的男人》(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戴夫· 羅林斯(Dave Rawlings)的《午夜列車》(Midnight Train);和「奇想」(Kinks)的《更好的東西》(Better Things)作為結束。

 

音樂是擺脫黑暗的好辦法。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對我來說,有時候烤麵包也有幫助。還有出門跑步或者騎車。來自朋友的愛也是如此。

 

心理治療也很好。

 

那個女孩摸了摸我手臂上的疤痕,吻了我一下,說:「我很遺憾。」

 

我回吻她。當時的我對未來一無所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告訴她。「我現在好多了。」

 

※Jennifer Finney Boylan(@JennyBoylan)是觀點文章作者、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英文教授,著有小說《黑色長面紗》(Long Black Veil)。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關鍵字: 憂鬱症 自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