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這不是「求歡」遭拒殺人案

主筆室 2018年06月20日 07:02:00
一個懂得釋放壓力、表達情緒與理解別人的人,當然不會是一個性侵殺人犯。(圖片摘自pakutaso)

一個懂得釋放壓力、表達情緒與理解別人的人,當然不會是一個性侵殺人犯。(圖片摘自pakutaso)

又一起恐怖的殺人分屍案,前台大社會系教師李明璁在他自己的臉書上呼籲,他要拜託媒體朋友,不要再無意識地複製使用「求歡遭拒(或不成)」這種古文語詞。性侵就是性侵,說「求歡」其實對受害者極不公平,也間接助長了「責怪受害者」的聲音。

 

的確,求歡在這件凶案裡是一個相對中性的語詞,夫妻之間會求歡,情侶之間會求歡,即便認識的朋友之間都可能求歡,「求歡遭拒」的說法把加害者與被害者拉到一個平等而熟識的位置。接下來,這個說法暗喻的是:「為什麼一個女孩子三更半夜在偏僻小屋與男性獨處?」「為什麼這個女孩子沒有察覺到這男子對她有意思?」而這句話沒說出口的更是:「為什麼給妳『歡』,妳不『歡』?」

 

但事情不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子三更半夜與男性獨處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只有那個心生歹念的人不是嗎?女孩子當然可能沒察覺這男子對她有意思,因為這可能只是個「熱心的」、「令人尊敬的」教練,怎知會遇到一個喪心病狂精蟲衝腦的人?至於侵犯一位認識未久、酒醉熟睡的女子又何「歡」之有?預設一個「歡」字對受害者豈是公平?

 

所以問題當然不在於「一個女孩子三更半夜與男性獨處」,問題在於為什麼這個男生自認可以對一個眼前熟睡、認識未久的女子性侵?而當他自認「求歡」(性侵)遭拒絕的時候,又何以會理智斷線掐死眼前的這名女子?在那當下,這個兇嫌把眼前的女子當什麼?又把自己當什麼?關於這一點,台灣不斷被污衊攻擊,因此相對匱乏的性別教育,必須負起絕大多數的責任。

 

再說一次,性別教育不是同志教育,性別教育也不只是認識同志教育,性別教育是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的教育。它不是教你「男性要有風度氣概,女生需要依靠保護」,而是教導人如何表達及管理自己的情感,尊重不同性別,減少物化對方的慣性。在這個案例裡面,兇嫌因為自己「求歡」不成,感覺被羞辱,因而以更暴烈的方式對待被害人,就是因為他無法表達及控管自己的情感,長期把男尊女卑理所當然之後,膨脹了自己的自尊與佔有欲。

 

這種乖張的現象充斥在我們周圍,例如,半個月前的台大女生情殺案發生時,一位綜藝天王在抨擊男生不該動手之餘,還宣稱:「就算女人出軌也要怪(男人)自己」、「女孩子也要負責,不能隨便在網路上交友」。一位醫生詩人竟然說:「是怎麼樣的女人可以令一個男人激動失去理智到萌生殺機?」做個男生,要剛強、要勇敢,要比性能力,不能脆弱認輸;做個女生,要柔弱、要順從,要三從四德,不讓自己置身風險。不斷強化這些刻板的男女形象,正是這一場場情殺謀殺案的潛因。

 

事實是,作個男生,為什麼不能脆弱?為什麼不能大哭,為什麼非得要展現男性雄風?作個女生,為什麼不能堅毅?為什麼不能網路交友?為什麼不能豪邁地喝酒?關鍵不在男生或女生該有什麼「樣子」,關鍵在作為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尊重別人;一個懂得釋放壓力、表達情緒與理解別人的人,當然不會是一個性侵殺人犯。

 

兩週三起慘無人道的恐怖殺人案,不是台灣的社會安全網出現破洞,而是台灣的性別教育出了問題。那些因為反對同志,念茲在茲阻擋性平教育的人,趕快醒醒吧!這些殺人犯,與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無關,每個都是欠缺性別意識的加害人。「林志玲」找到她的味道

 

【延伸閱讀】

●健身、射箭教練相繼殺人分屍7袋 令人驚悚「巧合」​

●華山園區失蹤女遭射箭教練分屍7袋 警搜山全部尋獲

●高女報名學射箭竟遇死劫 華山園區「野居草堂」成分屍工作室​

 

 

關鍵字: 求歡 性平教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