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蒐集全國意見 「英國脫歐」將登國家劇院舞台

傅莞淇 2016年09月20日 17:22:00
一名在支持脫歐的「英國獨立黨」派對上的英國女性。(湯森路透)

一名在支持脫歐的「英國獨立黨」派對上的英國女性。(湯森路透)

在6月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已展開一個大規模的「聆聽計畫」,於全國蒐集人民對英國生活、英國價值的看法,述說英國脫歐公投後的故事。國家劇院總監諾里斯(Rufus Norris)表示,藝術總是對時代做出回應,「我們必須去聆聽,藝術也將從中而生。」

 

目前這個計畫稱為「遺漏的對話」(Missing Conversations),是一場大規模搜集全國人民對英國生活、英國價值觀、權力分配與個人價值觀的計畫。目前國家劇院正在訪問北愛爾蘭倫敦德里(Londonderry)、威爾斯梅瑟蒂德菲爾(Merthyr Tydfil)、英格蘭萊斯特(Leicester)與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等城市的人民,10月後範圍還將擴大。這些龐大的訪談紀錄將成為作品的基礎素材。

 

 

在2015年4月接掌國家劇院的諾理斯,與大部分文化界人士一樣支持英國續留歐盟。他7月時曾描述脫歐公投是他任國家劇院總監歷程的最低點(lowest moment),並擔心脫離歐盟可能為國家劇院帶來嚴重的金融影響。但承諾劇院會持續跨國的合作關係。

 

對脫歐的藝術性回應

 

諾理斯形容這場公投是對現行體制的一場不信任投票,也是一次警醒的鈴聲,讓所有人了解到,有半數國民感覺自己沒有發聲的權力。他希望國家劇院可以對脫歐公投作出「立即的藝術回應」,「如果我們要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組織,我們必須向全國發聲,也為了全國發聲。」

 

諾理斯說,「我認為公投結果反映了某些真實的事務。我不確定這是否純粹只與歐盟成員資格相關。雖然這與我個人的想法無關。目前是要走出去了解全國人民對此的想法。」對於占據脫歐辯論核心位置的外來移民與經濟論述,他「不相信(投下脫歐票的)1750萬名人民都是笨蛋或種族主義者」,「我堅信不是這樣。我認為我們需要聆聽。」

 

 

諾理斯先前的知名作品包括2011年的音樂劇《倫敦路》(London Road),2015年改編同名電影,演員包括奧莉薇亞柯爾曼(Olivia Colman)與湯姆哈迪(Tom Hardy)。劇情奠基於2006年英格蘭薩福克郡(Suffolk)伊普斯威奇(Ipswich)的真實連續謀殺案,其中演員台詞為真實地依照訪談資料逐字寫成。

 

 

7月1日,諾理斯與曾獲透納獎(Turner Prize)肯定的英國藝術家戴勒(Jeremy Deller)合作了廣受讚譽的一次世界大戰紀念作品「We're Here Because We're Here」。這項行動藝術在全英動員了上千名志工,著裝為百年前參戰且殞落的英國軍人在公共場所活動。

 

 

1916年7月1日是索姆河戰役(Battle of the Somme)的開端。這場沿續4個多月的戰役是一戰中傷亡最慘烈的一場會戰之一,在第一天就有近2萬名英軍喪生。諾里斯認為,從某個角度來說,新啟動的群體性計畫是「We're Here Because We're Here」的承續。計畫的進一步細節將在10月公布。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