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澄清何清漣「美國退群」一文的幾個事實

布爾 2018年07月04日 00:00:00
何清漣認為歐巴馬執政八年,非法移民的福利高於本國窮人,但其引用的報告有很強誤導性。(湯森路透)

何清漣認為歐巴馬執政八年,非法移民的福利高於本國窮人,但其引用的報告有很強誤導性。(湯森路透)

何清漣女士在上報發表的《美國退「群」只因不想當冤大頭》一文,主要是站在川普等美國右派的立場上,論述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事。筆者贊成美國政府退出這個機構,但何女士的論述中存在不少與事實不符的材料。筆者認爲有必要澄清,以正視聽。

 

第一,關於TPP

 

何女士說「這一由歐巴馬極力促成並在其卸任前簽訂的協定,主要內容是全面開放美國市場,讓TPP成員國的數萬種商品免稅進入美國。」

 

按照何的句式,「全面開放美國市場」甚至會被誤解爲最主要、甚至唯一主要的内容。但它只是TPP的一個方面,不足以反映其全貌。歐巴馬不至於蠢到光把美國市場向外國開放。TPP不光開放美國市場,其他國家也向美國開放市場;不限於貨物,連各國的服務業市場也一併開放;各成員國在智慧財產權、環境、競爭政策與勞工等四大議題上基本採用同一標準;還必須承認仲裁機構的權威性。

 

何的這種説法,相當於兩人簽訂了一份價值一萬元的買賣合同,其中一人說,合同的主要内容就是自己給了對方一萬元。這豈非荒謬?

 

順便說一句,何說「無論是川普還是希拉蕊,在競選時都承諾當選後一定退出」。但希拉蕊沒有說過退出,她說的是反對TPP 現在的形式(in its current form)。

 

第二,關於氣候協議

 

何說:「2015年底簽訂的這份協定規定,由美國等發達國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資助,幫助減排。其中美國需要承擔750億美元,占總資金的四分之三。」

 

這是川普等右派人士宣傳材料,其真實性早被各大媒體分析過。巴黎氣候協議所指的每年1000億美元資助,不是說美國與歐洲政府撥款1000億(美國哪裏來這麽多錢?),而是說這些政府承諾通過政府撥款與市場相結合的方式幫助籌集資金。這個承諾不是強制性的(mandate)。客觀而言,筆者認爲根本做不到。

 

對美國納稅人來説,最重要的是政府撥款有多少。歐巴馬最後承諾是每年撥入30億美元到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最終實際給了10億。這個數字聼上去也不少,但何女士足足放大了25倍。雖然該承諾的每年30億撥款讓美國成為財政貢獻最大的國家,但是對比其他發達國家,美國的撥款也不見得那麽不公平。

 

比如日本承諾每年撥15億,英國承諾撥12億,美國GDP與碳排放量比這些國家到高好幾倍(根據2015年數據,美國碳排放量是日本4.3倍,是英國的12.8倍。2017年,美國GDP是日本4倍,是英國7.4倍)。按人均計算,瑞典每人負擔60美元,美國每人只負擔9美元。

 

第三、伊朗核協議

 

何說「美國充當世界帶頭大哥需要付出代價,多出錢成為理所當然之事。伊朗核協議其實是幾個發達國家向伊朗花錢買穩定,當然也是美國出力最多,歐洲得益最大。」

 

眾所周知,伊朗的最大仇家就是美國和美國力撐的以色列,伊朗發展核武器,主要針對該兩國。英法德與伊朗都沒有太大冤仇,歐洲「得益最大」不知從何說起。所謂如果說西方國家「花錢買穩定」,那不過是對伊朗解除制裁而已。說美國出力最多,大概指美國運給伊朗的美元現金,但那原先就是被美國凍結的伊朗資產。

 

第四、人權理事會

 

何認為「但這帶頭大哥,早就只能出錢當冤大頭,卻難享『大哥』的尊榮,還經常被其他國家,比如中國與歐洲盟國算計。2001年,美國在盟國法國糾合中國等獨裁國家,被逐出人權委員會就是一例。」

 

人權委員會有很多問題,如本文開始筆者也表示贊成美國退出。但一件事還一件事。

 

人權委員會席位需要選舉產生,歐美發達國家共有10個席位的配額,每年輪選三分一席位,每次席位的有效期為三年。這種制度決定了誰當選都不是天經地義的。戰後,美國一直當選,直到2001年,這是美國第一次選不上。根本談不上美國「經常被計算」。而且這是選不上,而不是選上後被踢出來。

 

當年歐美席位選上的是法國(52票)、奧地利(42票)和瑞典(32票)。美國拿來29票落選,這有很多原因(比如小布希退出京都協議,美國重新發展導彈防禦系統、欠下大筆會費沒有繳納等),是否「公平」見仁見智。但制度這樣設計,就沒有人能確保美國一定會是當然代表。不能說選不上,就指責別人「計算」。其實,此事對美國的影響也有限,因為第二年,美國又參選選上了。

 

第五、移民福利

 

何認為「歐巴馬執政八年,還出現一個奇特現象:非法移民的福利高於本國窮人。」

 

首先我也不贊同歐巴馬的移民政策。但何的這句話是基於一份移民研究中心(CIS)的報告,如此概括這份報告有很強的誤導性。

 

首先,報告比較的是移民和本地出生的人,而不是「非法移民」和本地人。這裡的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合法移民但未有綠卡、取得綠卡、歸化等多種情況(總之不在美國出生的人)。其次,這裡比較的是所有家庭,而不是「窮人」家庭。由於移民普遍比較窮,完全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他們獲得更多的福利支援。第三,報告也承認,非法移民無法直接獲得絕大部分社會福利,他們獲得的途徑主要是間接地依靠已經是美國公民的子女而獲得的。

 

第六、難民

 

何認為「在歐洲向中東難民打開大門之前,美國多年來是全世界接受難民最多的國家,每年美國允許8.5萬名難民入境,超過所有其他國家接收難民的總和。」

 

歐巴馬時代的美國不是在接收難民問題上最慷慨的國家。伊朗、黎巴嫩、巴基斯坦、烏干達、土耳其接收的難民都超過100萬。就算在發達國家中,美國也不排第一。比如2007年,在德國註冊難民數是57萬,美國只有28萬。中東難民潮之後,美國接收的數字更和歐洲沒法比。德國一年接收50萬難民,美國才接收8.5萬個。

 

即便與鄰國加拿大比較,美國也不見得慷慨,歐巴馬接收的難民是加拿大多一倍左右,但美國人口是加拿大九倍。如果縱向比較,歐巴馬時代美國接受難民數目,還比不上90年代初期,更比不上80年代初期。比如,1980年,美國一年接收難民20萬。

 

第七、朝鮮

 

何認為「但美國也未放棄其國際責任,比如川普總統正在與朝鮮金正恩積極接觸,希望解決朝核問題,但明確要求日本支付朝鮮高昂的去核費用。這一姿態表明:美國可以利用聲望、實力幫助國際社會解決難題,但受益國別想再讓美國出力之時再出錢。」

 

這段話尤其費解。朝鮮核武器,在威脅日本韓國的同時,難道不也是對美國的威脅?難道今年初,美國夏威夷發出的「誤報」,不是未來朝鮮核威脅的預演?解決朝鮮問題,美國難道不是受益國?

 

※作者為國際關係學者

 

【延伸閱讀】

●國際經緯:反制中國「銳實力」 澳洲人醒了

關鍵字: 何清漣 美國退群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