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乾任專欄:為何越來越多人的理智 總是在日常消費糾紛上斷線

王乾任 2018年07月12日 00:00:00
認知餘裕是現代普羅大眾最為欠缺的資源,它允許了自己理智斷線失控發飆。(湯森路透)

認知餘裕是現代普羅大眾最為欠缺的資源,它允許了自己理智斷線失控發飆。(湯森路透)

電視新聞不時會報導一些讓人看了覺得荒謬可笑的「日常消費糾紛」。例如,不久前的一則報導,某個帶孩子的媽媽因為比客運表定發車時間晚了三分鐘才上車,卻發現自己預定的座位已經被客運讓給其他候補乘客,於是在車上對乘務人員發飆,最後是其他乘客看不下去出言制止,這個失控的媽媽才悻悻然下車。

 

這類的消費糾紛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且似乎有越演越烈的情況。

 

好比說接下來這個例子,同樣是不久前才被媒體報導。某上班族認為自己之所以被公司辭退是因為在摩斯漢堡買早餐,被摩斯漢堡的門市延誤所導致,甚至還將摩斯告上法院求償十萬元,最後法院判決摩斯免賠。

 

網路輿論,通常一面倒的批判會針對因為細故而失控發飆的那一方,維護無辜受非難的另一方。如果雙方都失控發飆,就雙方都各打五十大板。

 

我認為,在消費端因細故卻爆發重大情失控的案例之所以層出不窮,關鍵在於社會生活的壓力之大,讓人難以承受卻無處宣洩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平常的社會關係全都不能得罪,卻又讓人不盡滿意,只能拼命忍耐,直到哪天真的忍無可忍,又被其逮到一個可以發洩的正當理由(通常出現在提供服務的賣方不小心在服務或產品中出現並不是太嚴重且可以更換的小瑕疵情況),便一股腦將生活中的壓力不滿情緒全都爆發了出來。

 

各自想起了自己的委屈

 

韓劇《漢摩拉比小姐》第二集中,一對母子前去烤肉店吃飯,幫忙更換烤架的服務生貌似不小心將烤架擦傷了孩子。母親見狀要求店家道歉,店家看了看孩子發現沒有明顯受傷情況,覺得是母親故意鬧事於是拉高分貝與之對峙,最後雙方引爆劇烈衝突還將彼此告上法院。

 

後來在法庭上,透過主審法官的引導,才讓我們了解了為何一個並沒有構成實際傷害的不小心,竟然引爆雙方的激烈衝突。那個獨自帶孩子去烤肉店吃飯的母親,是一個人自己照顧長期在學校被霸凌因而退化內縮,有人際交往障礙的孩子,早已身心俱疲。

 

烤肉店的服務生是來自中國的朝鮮族,家境貧困,年幼就被送出來打工卻碰到只願意給低薪的老闆,還經常得加班,身心同樣疲累不堪。烤肉店老闆則是拿出畢生積蓄孤注一擲於烤肉店經營,但是生意卻不好做,也是生活並不順利的人。

 

三個各自有苦楚的可憐人,因為一個細故,各自想起了自己的委屈,將不滿投射到其他兩方身上(好比說服務生誤以為能夠自己帶著孩子來吃飯的母親,是家境優渥沒吃過苦的大小姐),才引爆了此一事件。

 

這個故事也許是虛構的,但背後的情況卻應該是真實存在的。早已被生活折磨得不成人形,平日難以有所喘息的人,找到了一個可以明顯指責對方錯而自己受委屈的對象/事件時,比例失當的將自己過去的人生挫折全都發洩在這個事件上,希望以此修補自己的痛苦。

 

欠缺認知餘裕

 

這種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的故意/過度外在歸因,當事人未必不知道自己是錯的,但因為再沒有一個可以宣洩苦悶的對象自己就要被壓垮了,只好找個方便的對象發洩。

 

我不免想,文章開頭提到那個向乘務人員發飆的媽媽,之所以遲到,也許是女兒不聽話或是家裡有其他事情,費盡千辛萬苦趕到卻還是遲到,明知道自己理虧卻還是發飆了,因為當下她需要發洩情緒。

 

附帶一說,我認為蠻多醫療現場的衝突,也是類似的原因。病患家屬不知如何處理內在挫折,於是發洩在第一線醫療人員身上。

 

有人說,貧窮不是沒錢而是認知匱乏,因為處理眼前事情的認知餘裕不足,無法做出正確判斷,長期的錯誤判斷導致讓自己身處無力翻身的困境。

 

認知餘裕卻是現代普羅大眾最為欠缺的資源,每天趕行程早已疲累不堪,於是在某些覺得關係破裂也沒關係的地方(通常就是消費場所)放縱自己發飆一下也無妨時,就允許自讓最後一根稻草壓了下來,允許自己理智斷線的失控發飆。

 

除非能夠強化社會安全網,讓更多人被自己所處的社群保護而非拋棄(社會的原子化與個人主義化是對強者變強有力卻對弱者的苟活不利),能夠更多與社會整合而非脫序,能讓多數人都能游刃有餘的生活而非為了苟活就得用盡力氣,能夠有恰當的表達挫折與發洩負面情緒的管道,否則類似弱弱相殘情況還會繼續發生。

 

【延伸閱讀】

●王乾任專欄:意在言外的網路爭吵 不要傻傻跟著加入

●王乾任專欄:被網路輿論公審的上流人士 真正因而倒下有幾人

關鍵字: 消費 摩斯 公車 糾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