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向非洲各國大方貸款興建基礎設施。(湯森路透)
坦尚尼亞,赤道以南的東非國家,人口5300多萬人。
30多歲的易卜拉欣(Ibrahim Chamume),駕駛著他自製的木製單桅小帆船駛到小村莊Mlingotini岸邊。岸上的居民已等著他,因為易卜拉欣剛從海中捕漁回來,準備與他的同伴一起將漁獲賣給村民。自他14歲子隨父業開始,便過著日復日捕魚的日子,一直在這片印度洋中長大及生活。
China in Africa: win-win development, or a new colonialism? https://t.co/G5FKkSP2lk
— Guardian Cities (@guardiancities) 2018年7月31日
易卜拉欣說這種傳統捕魚的方式獲得收入其實是難以維持生計。不過天總會留一扇窗,作業時看著寧靜的潟湖以及紅樹林沼澤景色;水清沙白的自然海灘,充足的養分讓這片土地的農作物生長茂密,居民們能夠種植玉米、木薯、腰果以及芒果。
在這個相鄰巴加莫約(Bagamoyo)夾在坦尚尼亞先前首都三蘭港的空曠地區,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已過了好幾個世紀。
然而,Mlingotini這個地方以至鄰近30公里的海岸地區,所有建築物都將全遭移除,中國準備在此投資100億美元(新台幣3088億元),與阿曼主權財富基金(OIF)共同興建經濟特區,計劃包括中國投資的大型貨運港口,阿曼投資物流區域、商業區,更有教育,教育,旅遊公園,這不是單一發展某一個項目,而是從無到有建立一個新的城市。
鄰近的巴加莫約是坦尚尼亞最古老的城市,亦是19世紀被西方「佔領」的港口之一,更曾是惡名昭彰、販賣黑奴的人口販賣中心,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這片土地,在歷經黑人平權後又將再次不平靜。
中國政府始終對巴加莫約很感興趣,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設計的「深圳模式」,成功地讓當時70年代的小村莊變成目前首屈一指的高科技經濟特區。坦尚尼亞前總理平達(Mizengo Kayanza Peter Pinda)曾說,「深圳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他們充滿信心,希望不久的將來,巴加莫約將會成為如深圳一樣的成功的經濟特區。」
這個「造市」計劃,坦尚尼亞指已到最後決定的階段,若然付誅實行,巴加莫約將會改造成非洲最大的港口。沉在千百年的淤泥將會被抽走,以便進入巨大噸數的貨船;工業區將會有整體的規劃,公寓更加能容納7萬5000人,甚至更傳出建立新國際機場的議題,許多失去了家園的居民,看來接了這遍土地巨變的事實。
澳洲墨爾本大學新南方經濟組織「知非派」教授強斯頓(Lauren Johnston)認為,巴加莫約成為第二個深圳並非沒有可能,「1980年深圳的人,有誰會想到變成現在這個模樣?,巴加莫約將會成為坦尚尼亞年輕地帶,更成為接壤六個非洲內陸國家的重要出入口港口。
巴加莫約的發展,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一帶一路」中的其中一部分,亦是中國官方在非洲最新的建設項目。
中國外長王毅將會出席在北京舉行第七屆中非合作部長級會議,被視為「加快中非發展的道路」。與台灣在2016年及2018年5月斷交,與中國建交復交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及布吉納法索將能出席會議。
中國自2009年超越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經濟夥伴,雖然2017年中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的論壇中,與30個國家簽署經濟貿易協定,當中僅有肯亞及衣索比亞兩個非洲國家參與,但中國一直心繫非洲這遍大地。
This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cargo ships to load and off load goods for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However, to address this China is partnering with Tanzania and other African countries to create deep-water harbour that will allow loading and and unloading at the Port of Bagamoyo pic.twitter.com/xCQxgO3Wh6
— Kc Ofoegbu (@NamebeKC) 2018年7月28日
2014年,肯亞與中國簽署協議,由中方出資承包興建一條新的鐵路,從首都奈洛比伸廷至沿海城市,與巴加莫約距離僅440公里的蒙巴薩,整個項目以「中國模式」來興建及管理,並由中國交通建設與肯尼亞鐵路局共同營運。
2017年鐵路通車,未來更計劃興建連接南蘇丹,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的鐵路,這個鐵路項目,亦成為了肯亞的基礎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正舖設一條756公里的的「亞吉鐵路」,連接吉布地港口。這個項目耗資25億英鎊(新台幣1020億元),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出資,並由中國鐵建中土集團興建,並將由深圳地鐵公司營運。
吉布地則以自己土地換取中國的優惠貸款、管道、以及兩個機場。中國拿了這塊港口土地後,建了首個海外永久性軍港,並進駐軍隊,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與兩個美軍基地為鄰。
截自2018年7月,進駐吉布地的中共解放軍已逾萬人。
「一帶一路」一直劍指非洲的東非沿岸,但是其實在早年,中國在奈及利亞以及安哥拉已為他們興建鐵路,最終的目的便是將各國鐵路網絡連起來。
北京早前更表示,支持「非洲聯盟」提出的泛非高速鐵路網絡。
長旅英國香港大學教授,現職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曾銳生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其實十分含糊。曾教授更打趣地說,「如果想它成為『一帶一路』的項目,那它就是『一帶一路』了。只要有非洲國家願意『配合』,那中國就會來支持你一切。」
中國插手非洲,提供非洲好處已非近年的事,1965年,當時仍未被聯合國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中華民國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已著手向非洲多國提供資金援助,以圖取得他們的支持。
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坦尚尼亞提供總共美金2億3000萬元(新台幣94億元)的無償金援,更派出專家幫助坦國興建「坦尚鐵路」,但由於坦國管理不善,坦尚鐵路出現很多的問題,現在坦國正欲求中國翻新鐵路。
現在的中國亦不是凱子,不再如從前給予一次性無償金援,改由借貸,中國興建,繼而將鐵路及港口的控制權牢牢堅握,為未來謀取更大的利益。
有借貸還要還貸,中國承包非洲各國興建基礎設施項目,繼而允許非洲各國分期還債,但這些債務問題逐步浮現出來。
自2000年至2015年間,中國向非洲各國借出貸款高達95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700億元),但是美國組織「中非研究計劃」研究人員表示,中國大約有40%出借的貨款是興建電力項目,有30%是用於運輸基礎建設現代化,這種項目貸款利息相對較低,但還款期很長。
擁有多本著作,針對中國在非洲投資的學者布勞蒂甘(Deborah Brautigam)提出觀點。
「需知道能否還款與項目是否有能產生盈利有密切關係,非洲的政府是否有足夠能力,透過這些建設來創造新的經濟發展進而償還貨款?抑或只是非國政治人物剪彩曝光,爭取人民支持的好機會?但中國人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他們早期已經在做。」
We are fooled to think these are investments, it's a take over. Colonialism will never end for as long as we have leaders who are drawn to money instead of securing our natural resources. This is how land was taken from us... #ChineseTakeOver #Africa_Made_in_China @Zwelinzima1 pic.twitter.com/UKFUb34D0j
— Thabo Maatjie (@TMaatjie) 2018年7月28日
全球研究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亦發表報告指出,吉布地作為參與「一帶一路」的非洲國家,極受容易債務問題困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指出,吉布地的外債在2年間由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50%上升至85%。美國前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曾指摘中國採取「掠奪性貸款」行為。
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更警告中國正在進行「新殖民主義」。
但是,看來很多非洲國家很歡迎這個中國大財主,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近2/3的坦桑尼亞人對中國人有好感,對歐洲人和美國人的好感度則不及50%。
就像易卜拉欣所居住的小村莊Mlingotini,會發現從出租車老司機,以至在餐廳打工的年輕人,看來已準備歡迎這群非我族類的來臨,他們相信中國人會帶來企業投資、更多的工作機會、他們會賺到很多的錢,能使用未來規劃的學校,遊樂場以及上網服務。
政府要滅村興建城市,得出的補償金是否能足夠重新安置建房令人懷疑,但易卜拉欣卻是滿滿的樂觀。
「計劃可以帶來很多的好處,面對傾盆大雨,我們只能躲在茅草屋下,我的兒子還小,假若我這一代無法享受,我也希望他與他的妻子能感受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