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緯:美國亮綠燈了 台灣不要錯失「印太戰略」成型契機

韋行之 2018年08月12日 07:00:00
川普的國安團隊早已清楚界定美國對亞太戰略的方向,更明白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湯森路透)

川普的國安團隊早已清楚界定美國對亞太戰略的方向,更明白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湯森路透)

多年前筆者有機會訪談一位美國共和黨國防事務策士,若是他們重返執政,會否提出與當時執政的民主黨政府截然不同亞太安全戰略?他語帶幽默回應,共和黨當然會提出不同的「口號」。

 

最近筆者又有機會詢問他同樣問題,他嚴肅地分析,強調從小布希時代末期開始,一直到後來的歐巴馬政府以及現在的川普政府,美國的外交國防重心愈發著重在亞太地區。

 

他的論點重心在於,中國近年來在亞太地區以霸權姿態崛起,美國誤判北京願意扮演區域安全秩序維護者的意願,反而給予中國在軍事、安全、經濟甚至國際事務予取予求的野心。因此自從歐巴馬時期開始,美國一方面從中東撤軍,脫離伊拉克的外交泥淖,另一方面在亞太地區重新布建新的戰略版圖。這就是歐巴馬時期提出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或是「亞太再平衡」(Rebalance to Asia)戰略的構想。

 

此一戰略從提出到接近成型,也花費將近五年的時間,因為它涉及軍力部署的調整、「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醞釀,以及複雜的外交斡旋、結盟與角力。

 

但歐巴馬的第二任任期,剛好遭逢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的崛起,中國不再韜光養晦,而是要全面性地推動「中國夢」,實現「新型大國關係」,背後的算計更是要快速挑戰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

 

但歐巴馬在外交上的相對弱勢,讓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成為川普攻擊民主黨政府的首要目標。川普批判歐巴馬政府八年來,在經貿上過於被動,極力促成多邊貿易架構的同時,卻犧牲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因而他訴求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上任以來也劍及履及地實踐他的競選諾言。

 

無論國內外對川普執政風格有多少不滿,從去年年底川普政府公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來看,川普的國安團隊早已清楚界定美國對亞太戰略的方向,更明白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

 

從上述美中關係近十年來的演變加以檢視,才能掌握何以川普在今年以來,頻頻向北京出招,從貿易大戰到執行南海航行自由權,從規劃增加國防預算、強化海軍戰力,再到限制中國電信公司進入美國市場,都是在執行國安戰略報告所勾勒的圖像。

 

只不過川普政府也需要提出一個替代性的戰略主軸,那就是去年年底他首次訪問亞洲時所提出的,要建立一個「開放與自由的印度太平洋戰略」(An open and free Indo-Pacific Strategy)。

 

從建構論述與對外宣傳的角度而言,「印太戰略」已經逐步充實其內涵,目前正進入與相關國家溝通對話的階段,未來幾天的具體成型與執行期是重中之重。幾天前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在前往新加坡參加東協外長會議時,就更進一步闡述「印太戰略」的內容。

 

龐培歐表示,「印太戰略」是一個自由開放的戰略:「自由」代表所有國家都應在免於威嚇的情況下保護其主權,在政府的層次上,自由代表良好的治理,重視民主與人權;「開放」代表所有國家都有進入海域與空域的管道,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與海事爭端;經濟上則代表開放且互惠的貿易。換言之,它涉及民主、貿易和安全等三個面向。

 

川普政府在印太地區尋求的是「夥伴」關係,而不是「霸權」,是包容與合作,而非排他或主導。「印太戰略」不會排除任何國家,美國反對任何一個國家在這個地區的獨霸或威嚇。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7日底宣布,印太區域投資計畫。(美聯社)

 

台灣當然也是一部份

 

龐培歐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各造都心知肚明劍指中國。龐培歐進而宣布,美國將為「印太倡議」投入1億1300萬美元的「頭期款」,來推動數位經濟、網路安全與基礎建設,這是美國政府對印太地區的承諾,但真正的資金必須來自私部門。

 

事實上,「印太戰略」雖然意在強化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的四角關係,但它所涵蓋的範圍包括太平洋與印度洋內的國家,台灣當然也是一部份。事實上在過去一年來,川普政府國務院與國防部相關官員密集訪問這幾個主要成員,以鴨子划水的方式,逐步填充「印太戰略」的合作內涵。

 

從龐培歐這次階段性的透露來看,它涉及安全、軍事、外交、經貿乃至未來高科技等領域,包括鎖定「2025中國製造」的產業,以及嘗試要求中國接受更公平的貿易開放措施,改善違反智慧財產權與強迫外資技術轉移等現象。以現階段龐培歐提出的投資金額來看,符合川普政府一貫要求「使用者共同付費」的原則。

 

「印太戰略」當然還有若干不確定因素,最關鍵的就是區域內國家的配合程度。包含台灣在內的多數國家都無意在華府與北京之間選邊戰。印度總理莫迪幾個月前在北京會晤習近平,日本首相安倍計劃訪問北京,台灣蔡英文政府也不放棄與中國重啟官方對話的努力。

 

有鑒於美中貿易戰的戰火可能延燒到明年,各國都繃緊神經,預作防範,也為「印太戰略」蒙上陰影。

 

台灣有對付中國統戰的長久經驗

 

其次就是有關川普政府會否思考加入「全面性泛太平洋夥伴關係」(CPTPP) 的談判。川普決定退出TPP,但其他11個TPP原始會員國仍然決定完成CPTPP。除非川普決定重啟CPTPP談判,否則美國要個別與「印太戰略」區域內國家進行貿易談判將曠日費時。

 

對台灣而言,蔡政府已宣示積極爭取參加CPTPP談判,若川普政府無意參與,台灣也必須另啟與美國貿易談判的準備。

 

先前已經有「友台」的美國學者建議台灣應該掌握此一時機,透過各種管道向川普政府提出台灣參與「印太戰略」的行動方案。包括龐培歐在內的美方官員也都在不同公開場合肯定台灣可以在「印太戰略」的版圖中,占據重要位置。

 

他們標誌台灣的民主與高科技產業發展作為最重要的資產。面對全球對於中國銳實力滲透的憂慮,台灣幾十年來對付中國統戰分化攻勢的經驗,也成為各國取經的最好對象。這些都是台灣的機會,台灣更應該善用此一良機,在未來幾年「印太戰略」逐步成型的時程中,形塑台灣不可或缺的戰略價值。

 

 

【延伸閱讀】

●中國把澳洲當成「大後院」 台灣想當中國的什麼

●華府傳真:謝謝中國近期一連串的對台打壓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