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宗教人權現況受質疑 台梵中三方拉鋸引關注

仇佩芬 2018年10月02日 21:30:00
教廷與中國在9月22日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協議,本月1日世界主教會議記者會發佈有2名中國主教出席會議,正巧副總統陳建仁也將率團出席教廷封聖儀式,此次安排形成兩岸代表同時在梵諦岡局面,格外引國際矚目。(湯森路透)

教廷與中國在9月22日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協議,本月1日世界主教會議記者會發佈有2名中國主教出席會議,正巧副總統陳建仁也將率團出席教廷封聖儀式,此次安排形成兩岸代表同時在梵諦岡局面,格外引國際矚目。(湯森路透)

繼9月22日簽署臨時協議後,教廷正式宣佈邀請2名中國教區主教出席世界主教會議,其中一人更是之前曾受教廷「絕罰」處分者,引發國際社會質疑,而台灣與教廷邦交更成為討論焦點。由於近來中國迫害地下教會事例仍然層出不窮,甚至仍有10多名神職人員遭到關押而下落不明,教廷為求「共融」向中國讓步的決策,也備受外界質疑。

 

教廷與中國於9月22日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協議,外界解讀中梵雙方對主教任命問題顯然仍有未能解決的歧見,因此未能依原本預期的教務協議。然而教廷隨後宣佈承認中國劃設的8個教區,本月1日更在世界主教會議記者會上正式發佈,將有2名中國主教出席會議,引發國際社會質疑教廷是否對中國做出大幅度讓步。

 

兩岸代表同在梵諦岡 台梵中三方外交角力受矚目

 

教廷邀請中國主教出席會議的決定,與副總統陳建仁率團出席教廷封聖儀式的行程安排,恰巧形成兩岸代表同時在梵諦岡、各自參與重大活動的罕見局面。我方外交人士私下分析,雖然不能確定此一「巧合」是否為教廷的刻意安排,卻也在國際社會矚目之下,呈現出台梵、中梵各自發展政治與宗教關係的具體場景。

 

對於中國與教廷以對話加快解決宗教事務歧見的進展,我國已有所掌握;這2年來隨著中梵對話推進,我方也試圖藉由加強與教廷的交流,和在宗教及人道議題的合作,以凸顯台梵邦交的不可或缺。去年藉著中華民國與教廷建交75周年,以及教廷第24屆「海洋使徒世界大會」在高雄舉行的契機,台梵雙方也再度強調雙方在協助福傳、人道救援及維護世界和平等工作上的合作。

 

去年中華民國與教廷建交75周年,我國駐教廷大使館舉辦盛大國慶酒會,大使李世明(前排左四)陪同教廷外長蓋拉格(前左三)、樞機主教團副團長雷伊(前左二)等人出席。(圖片取自亞洲新聞官網)

 

中國宗教人權問題受質疑   牽動台梵邦交變化

 

另外,為了明確傳達我國捍衛宗教人權的立場,台灣也參與美國國務院於7月舉行的宗教自由高峰會,由我駐美大使高碩泰代表與會並發言。然而由於美國在會中嚴厲抨擊中國宗教現況,在國際政治領域被解讀為美國藉宗教人權議題攻擊中國的舉動。當時應邀出席並發言的教廷外交部長葛拉格總主教(Paul R. Gallagher),在會中高調強調宗教人權的重要性,教廷卻同時推動與中國對話甚至簽署協議,讓外界對教廷的中國政策大為質疑。

 

為傳達我國捍衛宗教人權立場,我駐美大使高碩泰(中),參與美國國務院7月舉行的宗教自由高峰會。(圖片取自「Bob Fu傅希秋」推特)

 

而據國際媒體報導,目前仍有10多名神職人員遭到中國政府不當拘禁,部分年長者甚至生死不明,但在中梵簽署臨時協議並持續對話中,雙方並未觸及此一問題,更加深外界對教廷決定的疑慮。我方外交高層也表示,國際社會對於中國宗教人權現況的疑慮,確實是教廷推動與中國發展更進一步關係的重大變數;隨著中梵雙方對話推進,勢必觸及相關議題,我方也會密切關注是否對台梵邦交以及台灣教徒權益有所影響。

 

除了宗教與人道交流,籌備中的教廷大使館重建工程也一直被台梵雙方做為邦交穩固的證明。原本位於愛國東路的教廷大使館因年代久遠,教廷決定原址重建,卻因遲遲未見動工,屢次被外界懷疑是否邦交動搖。

 

位於愛國東路教廷大使館因年代久遠,教廷決定原址重建,但至今遲遲未見動工。(攝影:李智為)

 

官員透露,教廷方面非常希望重建工程能盡快展開,但因我國建築法規致使教廷必須修改設計圖,以取得我方的建築許可。據透露,內政部等相關部門行政流程相當順利,只待建築執照核發,教廷方面重新審批建設預算,幾個月內便可動工。官員表示,這也確實是教廷看重與台灣邦交的具體證明。

 

【延伸閱讀】
●【內幕】中梵教務協議簽署在即 我與教廷溝通後定調無涉邦交
【鞏固台梵邦交】陳建仁再出訪梵諦岡 贈教宗「台灣阿嬤」彩墨瓷盤

 

關鍵字: 教廷 宗教人權 中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