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中國「政治性觀光行程」背後的曙光

高洺塗 2016年10月11日 07:00:00
減縮赴台旅遊及中國旅行社業者推出的「藍色縣市之旅」,其實是中國涉台機構所操作的區別化政策,這在農業採購上似乎較為可行,於觀光旅遊上,應有執行技術上的困難。(路透)

減縮赴台旅遊及中國旅行社業者推出的「藍色縣市之旅」,其實是中國涉台機構所操作的區別化政策,這在農業採購上似乎較為可行,於觀光旅遊上,應有執行技術上的困難。(路透)

10月7日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不歡迎政治性的觀光行程。政府歡迎陸客來台的政策不變,但不可能接受觀光藍綠區別對待的做法,也不歡迎政治性的觀光行程安排,因為這不僅不符合旅遊市場運作,更製造台灣內部莫須有的矛盾,並激化兩岸人民對立,這些都有違兩岸觀光交流目的,也不利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就陸委會這點聲明,筆者以為觀光旅遊的本質是合諧的,任何對這產業能有助益的活動,我們應該都要樂觀以對。至於此行程的邏輯性、完整性、旅客接受與否,應該讓「市場法則」來選擇。
 

9月18日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接見藍營八縣市長後,大陸釋出八項利多,回應台灣八名泛藍陣營縣市首長,登陸促銷台灣農產品與觀光,做為此行訪問成果。隨後中國國際旅行社,於10月2日宣佈自10月起將推出「國台辦藍色縣市之旅」,端出6天不到2萬元台幣的低價策略,來號召陸客響應,前進台灣泛藍執政縣市旅遊。惟筆者以為此媒體所刊行程報導,真實性不無可疑。

蔡英文總統本月4日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針對兩岸關係、經貿發展及南海爭議等議題回應媒體表示,在兩岸關係上,她的承諾不變,善意也不變,但不會屈服在壓力之下,也不會走到對抗的老路上去。隨後總統府於5日宣布,由宋楚瑜擔任蔡總統特使,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對此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任何勢力、任何人不要低估大陸13億民意的堅定決心。基此上面幾則報導,應可顯示出兩岸三點意涵。
 

中國區別化政策

 

此波減縮赴台旅遊及中國旅行社業者推出的「藍色縣市之旅」其實是中國涉台機構,企圖操作區別化政策,將農業採購與旅行團集中在「九二共識」縣市,排除綠營執政縣市。這在農業採購上似乎較為可行,於觀光旅遊上,不僅有執行技術上的困難,就算操作成功,形成九二共識縣市連結中國旅遊市場;而綠營執政縣市連結日、韓、歐、美、東南亞旅遊市場,這肯定不是中國政府所樂見的結果。然而吊詭的是9月21日,由台灣觀光遊樂區協會李理事長吉田領軍的台灣20家主題樂園到上海、南京等地舉行推廣活動,其中就包括綠營執政縣市的業者。
 

減縮赴台的停損點

 

經濟一體化是政治統一的前提,現階段中國不可能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讓台灣經濟與中國更緊密結合,更依賴中國,仍然是現階段中國政府的重要目標。這可從中國國台辦在9月23日宣布產業搭橋會議恢復舉辦,定位為民間交流,就可以得到證實。就這個角度而言,兩岸觀光並非自由市場,大陸對台的觀光政策是有條件開放,就是政治問題,也是其國家戰略;9月18日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接見藍營八縣市長聲明,更像是中國政府這段期間操作減縮中國旅遊團赴台的停損點。
 

兩岸冰凍關係逐漸解冰

 

就蔡英文總統的專訪與APEC指派宋楚瑜為代表,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的發言趨於和緩來觀察,兩岸關係似乎已有取得諒解、解凍現象。姑且不論雙方是否已經由其他管道溝通協調過,這對台灣經濟,特別是此波受傷最重的觀光旅遊產業,都是道黎明前曙光。
 

從這波觀光旅遊赴台減縮人數來看,蔡英文選擇把中國當是競爭者,而非敵人;在立場上,沒有陷入中共劃定的「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的範圍,表示期待展現兩岸談判的態度。台灣藍綠兩黨應該屏除已見,尋求共識,處理好產業紛爭,如能形朔有利於與中國談判的內部氛圍,以自信的競爭者姿態面對中國壓力,相信更確保台灣的利益。就產業紛爭上,這次交通部觀光局,擬於本月所要公佈的觀光旅遊產業紓困期程、辦法,務必謹慎處理;因為補貼政策成本效益的結果,只是觀光群體少數獲益。這會否是另一個與執政者主張的公平正義,背道而馳的錢坑政策?
 

※作者為實踐大學觀光學系講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