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悲歌】生沒床位死沒停屍格 港醫護的絕望吶喊

麥浩禮 2019年02月03日 07:01:00
香港近日流感嚴重,病房擠逼病床需放在病房通道。(網上圖片)

香港近日流感嚴重,病房擠逼病床需放在病房通道。(網上圖片)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化城市擁有完善且成熟的醫療系統是理所當然,以「亞洲國際都會」引以為傲的香港,五光十色經濟繁華,但繁華光影的背後,香港醫療系統卻面臨著分崩析離的黑暗景況。

 

近日香港流感情況嚴重,當醫生護士背負著救人的天職,努力接收治療病人的同時,一群坐在辦公室,管理香港公營醫院的醫院管理局高層,卻只找來藝人拍攝短片打氣,最終觸發默默工作的醫護人員理智斷線,群起怒斥醫管局無聊透頂,應該做的卻不做,近200百名醫生更在醫院發起抗議大會,控訴政府及醫管局漠視醫護苦況,最終令醫管局高層數度致歉。

 

為此,《上報》訪問1位在香港公營醫院的現職護士,窺探香港醫療系統為何淪為如第三世界,香港到底怎麼了?

 

 

 


生無病床死無停屍格

 

任職超過5年,香港公營醫院護士李小姐(化名)坦言,香港流感情況目前非常嚴重,「現在有很多確診是A型流感,其實在2018年開始流感情況特別嚴重,在這段流感高峰期,舉例10個入院的個案便有一半人因流感產生併發症而進來」。

 

然而流感雖能殺人,卻比不上制度上的災難,對醫護人士而言猶如是慢性自殺。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居住了近750萬人,人口增多醫療資源自然需要更多,根據2016年港府《中期人口統計》,香港年齡中位數由10年前2006年前的39.6歲,大幅升至2016年的43.4歲。

 

人口老化需要多看病,但醫院空間不足,令不少躺在的流動病床的病人需要安置在病床之間的狹窄通道,或床房外的走廊,更甚附近茶水間,洗手間位置,通道擠塞令病人醫護寸步難行,令病人更覺辛苦外,醫護人員除了搶時間救急扶危同時,卻在人滿為患的工作環境中穿梭苦撐。

 

 

流感情況嚴重,感染人數的增加死亡人數亦相對上升。

 

《明報》報導,大埔那打素醫院(Alice Ho Miu Ling Nethersole Hospital)貼出告示,指由於殮房使用率太高,醫院有機會將兩具同性遺體暫放同一個存放格之中,為免殮房出現擠迫情況,請盡早領取遺體。縱使醫管局回應媒體查詢時,指現時殮房使用率僅7成,稱有關告示為「恆常」通知,但承認若遺體數目多於可存放格數,殮房人員會將兩具遺體放在同一存放格內,以紓緩空間不足情況。

 

從事殯葬的人士網民指出,「年近歲晚,人人都希望趕在新年前辦好喪事,政府火葬場連額外『OT爐』(額外火葬爐)的名額也被搶空,趕不切(火葬)的先人只好在殮房等待過年後了...哀哉」,可見不論生者死者,「空間」問題相當難處理。

 

 

 

 

高層超收玩數字遊戲 ​外科內科互搶病床

 

面對嚴峻病房情況但高層卻不聞不問,一群公立醫院前線護士向醫管局發出公開信,批評醫管局高層眼中只有數字,就是希望盡快將留在急症室的病人推上病房,再令一些根本還沒醫好,還沒照顧到自己的病人盡快出院,導致一些病人出院數日甚至幾小時更便重返醫院求診,造成惡性循環。

 

同時高層又將原本基礎病床數字提高,令醫院實際病人人數百分比降低,讓病患留醫率留在可接受範圍。

 

 

李小姐直言上述情況已是公開的秘密,「醫管局公布所謂超收110%或120%病人,其實是高層只想『做好數據』示人,他們在計算數據時有可能以已超收數作為基數再乘百分比,即假設本身醫院能容納100人但已超收20人,但他們卻將超將人數120變成再超收20%,變相共144人實際超收44人。超收情況可達150%或更多。這些數字根本無法反映實際情況」。

 

沒床位令排期病人沒法做手術

 

但縱使病人源源不絕前往求診,總不能因病房沒位而拒收,李表示「有些人到時病況很嚴重不得不救,只能必須推上病房,但病房永遠只有這麼多。在內科病房早已爆滿下,便要求外科借出額外病床,但外科又要維護外科病人權益,面對內科源源不絕的借用外科床位的要求,連帶影響外科令整間醫院運作大亂」。

 

李小姐表示現在的情況已導致一些本應已作排期,進行外科手術的病人,準時到達醫院後,卻被告知由於沒有床位故不能入院進行手術,要求他們要麼先回家,要麼就留在醫院等候,但一等便數個小時,且無法告知有床位的時間。李小姐直言有外科醫生因久久沒有病床,令他的病人無法動手術而怨聲載道。而作為醫生的左右手的護理人員面對這個情況亦深感無奈。

 

除了設施硬件不足,屬軟件的人力資源的不斷流失,成為香港醫療界久久解決的根本問題。

 

工作壓力大年輕護士出逃 ​人力不足成惡性循環

 

隨著香港高學歷普及化,愈來愈多高學歷的護士畢業生滿懷理想進入公營機構工作,卻受不住壓力山大,喘不過的工作環境,日復日煎熬的工作徹底磨蝕新力軍的精神意志,令他們萌生退意,更有年輕護士工作不到一年便離開崗位。

 

李小姐直言「特別是男護士,工作辛苦,加上常被病人及上級責罵,他們的流失率特別多」。而捱得過適應期,有數年經驗的護士則要麼被高薪挖角到私家醫院,一是寧願人工減半,也要爭相進入屬政府部門體系的衛生署,如母嬰健康院工作,較公營醫院輕鬆且不必上大夜班,成為護士的逃生門」。

 

李表示,由於不少任職多年護士快將退休,但中間卻出現巨大斷層,「意味走一個人便少一個人手。人手短缺的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

 

醫護人手不足,令現存的護士工作身心俱疲,李小姐直言若身體出現問題也不敢請假,因為擔心會令其他同事承受更大的工作量。「例如流感時我們要搬動病人的睡姿,讓他們使用到不太常用的肺部位置呼吸,但經常搬動病人令不少護士出現勞損」。

 

李直言,當初進入公營醫院時已預料會很辛苦,「當護士怎會不辛苦」。然而時日過去,不僅沒有因經驗累積而架輕就熟變得輕鬆,愈來愈沉重的工作量令她直言她想像中更辛苦。「不知就裡的人會認為以下說法是誇大,但事實上遇上最忙的時候,是連喝一杯水上一個洗手間的時間也沒有,當你聚精會神著地工作,忽然有同事拍拍說,『不行你要休息一下』,才驚覺自己真的需要放鬆,因為人根本在精神透支」。

 

人手不足但醫院仍需人手營運,便會出現所謂的「地獄更表(班表)」、或者出現買更(買班),即以日薪買回醫護人員休息日回來上班,令不少醫生及護士在沒有足夠人手只能「捱義氣」繼續超時工作,燒耗醫護本應不多的下班休息時間。

 

中國移民湧入香港定居加劇問題

 

根據香港統計處數字,2017年香港粗出生率僅7.7%,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2017年世界概況(World Factbook)數據指出,香港生育率1.19,僅次於台灣、新加坡及澳門,成全球倒數第四,台灣則以1.13成倒數第三。

 

然而香港人口卻繼續顯著上升,據港府2018年年中人口臨時數字,香港人口增加5萬7000多人,當中有4萬1000人是使用「單程證」移民香港,是香港人口自然增長(即出生扣減死亡)7700人的5倍,港府更估算,面積比新北市小的香港將在2043年到達822萬人尖峰。

 

所謂的「單程證」為中國公安部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予中國後,以「家庭團聚」為由,讓每日最多150名中國親屬來港定居成為香港人的證件,然而港府並無審批單程證的權力,亦無從過問中國當局會否用盡150人名額,制度不清多次傳出單程證在中國有價有市,同時令港府無法制訂有效的人口政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早前表示,若20年沒有持單程證的新來港人士,香港人口將少74萬人。單程證導致縱使香港生育率持續下降,但人口卻出現顯注上升的奇怪現象。

 

 

醫護組織「杏林覺醒」成員、屯門醫院心臟專科醫生黃任匡表示,政府必須檢討現時150人單程證問題,直言這「已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數學及邏輯問題」。黃任匡質疑香港人生育低,但來醫院卻愈來愈多人,「不是要大家歧視新移民,而是每日150個(單程證),每年便有5萬多人,十年便有50萬人」。

 

要解決問題,黃任匡建議「源頭減人」,要求政府檢討香港單程證問題,並要求港府引入擁有「英聯邦」執業資格的外國醫生來港支援,雙管齊下解決問題。「香港醫生是學習英聯邦制度的醫學訓練,與英聯邦醫生屬『同門師兄弟』,較容易溝通及合作」。

 

對此李小姐亦認同黃任匡所言,每日150名中國人來港是現時醫療制度崩潰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愈來愈多操普通話的中年人士到醫院求診,他們完全不懂粵語,但卻拿著香港身份證」。

 

李小姐亦強調不是歧視新移民,只是人愈多,醫療需求自然愈大,「諷刺的是,這些拿了香港身份証的中國人出院時,往往會向醫護誠懇道謝,並說對比中國的醫療質素,香港一流醫療服務讓他們獲得妥善的照料」。

 

不是政府丟錢就能解決問題

 

面對香港醫療情況嚴峻,醫生的絕望吶喊,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在1月29日宣布,將會額外向醫管局撥款5億港元(約新台幣19億元)期望舒緩問題,讓前線醫護感受政府關心情況及盡力協助。

 

林鄭同時表示,將加快招聘兼職醫護程序、更好地使用特別酬金計劃以增加人手、給予各間醫院額外資源和減省非治療性工作。

 

 

但是李小姐對林鄭的作法卻不以為然。

 

「5億如何用,怎樣用,需要有一個詳細部署,而不是政府單單丟錢了事便能解決問題, 若將資源分配到不重要地方造成資源錯配,更是無法解決問題,畢竟遠水是不能夠救近火」。 

 

醫護人才不是一時三刻便可徵召,而引入「英聯邦」資格醫生卻影響現行香港醫生獨立執業制度,更甚會引發所謂「親英」的政治問題,根據醫管局資料顯示,香港大型啟德醫院最快也要2021年才能建成開幕,不論硬件軟件在短期間未能到位,以解決當下現存問題。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