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設計政策論壇】開放資料全球第一 唐鳳要向 Open API 邁進

傅莞淇 2016年10月16日 22:36:00
先前多透過VR參與會議的唐鳳,16日現身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國際設計政策論壇。(WDC 提供)

先前多透過VR參與會議的唐鳳,16日現身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國際設計政策論壇。(WDC 提供)

「公民駭客」唐鳳16日首度以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的身分實體現身大型國際論壇,在國際設計政策論壇第2天議程中分享先前在「零時政府」(g0v)的案例,與她期望台灣打好開放資料的基礎後,走向開放API(應用程式介面)的體系。

 

(左至右)台北市資訊局長李維斌,Airbnb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Mike Orgill,德國開放知識基金會主持人Julia Kloiber,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Co-op Cooperative Ltd共同創辦人Cally O'Neill,及主持人天下雜誌副總編輯陳一姍。(WDC 提供)

 

呼應與會者德國開放知識基金會主持人克蘿柏(Julia Kloiber)提到的全球開放資料指數(Global Open Data Index)排名,唐鳳表示現在台灣已經做到世界第一,但這只算是打下一個基礎,「像是每家每戶都有水有電的程度。我希望我們接下來是往 Open API 走。」 

 

(取自 index.okfn.org)

 

唐鳳解釋,政府從公開資訊走向開放資料,在過去2、3年間完成資料的開放授權,讓所有人可以將資料做其他運用。只要資料格式相同,這不僅便於比較前後十年、二十年的改變,還可能與全國其他地區甚至全球作比照。

 

但要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出社會、經濟層面的運用,其他國家也需要5-10年的時間,才能發展成蓬勃的生態系。唐鳳認為,官方不需在一開始就追求亮點、追求有感,「先把底下的事做好」。

 

唐鳳指出,她期望台灣下一步往 Open API 前進。這與開放資料有兩大不同。第一是透過描述性資料的指向,讓機器可以自動發現(API discovery),完成自動界接。第二是從機器可讀推進到機器可寫入,便於跨機關、跨載具的界接,「如果每個系統都有這樣的概念的話,就能全部界接在同個地方,再去做各式各樣的事情。」

 

走出岔路的可能性

 

稍早,唐鳳在演說中以超越母語人士的英語語速,分享了她對開放式合作為政府運作開啟更多可能性的想法與實例。

 

她表示,過往的合作模式講求達到協調性共識(coordinated consensus),但這在數百人或更大規模的合作中是行不通的。在向所有人開放的合作中,只講求大略的共識(rough consensus)。這允許參與者之間保有歧見的空間,在各自認同的部分工作,他們已發現這是可行的。

 

唐鳳表示,他們所做的事可被稱為從政府「岔出」(forked)。每一條岔路都像是一種實驗,它保留了既有的成果,但試著朝不同的方向前進。如果有所成效,也能再回頭與主流結合。g0v將中央政府預算視覺化的計畫,後來促成了解析公共開支的合作平台,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北市資訊局期望成為策略性角色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李維斌發表演說。(WDC 提供)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局長李維斌也表示,政府內部在看到開放資料的價值後,也越來越願意參與這項行動。他指出,全台灣只有台北市有資訊局,「我們的任務是要讓大家看見資訊的價值。」

 

李維斌提到,政府單位講求效率,但人民期待的是效能,「人民期待服務,我們作的是業務。」要如何在回應人民需求之外,更深入去探索造成需求的問題所在,是政府彌補這種落差需採納的行動。

 

李維斌表示,北市資訊局已在努力突破公部門僵化、缺乏實驗彈性的慣例。並期待資訊局能成為各部門的策略夥伴,而不只是在硬體上提供協助。

 

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在總結中表示,台北市長柯文哲前一天出席論壇時,說到改變台灣,要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要從文化開始。這是他3年來的口號,但昨天又加上「改變文化,要從設計開始。」這是也是台北作為世界設計之都帶來的改變之一。

 

謝佩霓表示,台北有責任將設計的精神與思維傳達下去。她並以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的故事作比喻,期望眾人一同分擔巨石的重量,並一再地以面對光明的態度推動石頭,邁向未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