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美妤專欄:川普現象 反噬的新法西斯

劉美妤 2016年11月01日 00:02:00
川普確實荒謬,但創造出川普這種人的,正是長久以來掌握政治資源的希拉蕊們。(美聯社)

川普確實荒謬,但創造出川普這種人的,正是長久以來掌握政治資源的希拉蕊們。(美聯社)

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毫不掩飾的歧視言論,加上吹噓可以對女性為所欲為、鼓吹殺害「恐怖份子疑犯的家人」等爭議談話引起美國國內及國際上大量討論後,我們無法忽視的,是近十年來逐漸浮上檯面、從耳語、客廳和「更衣室」走進公眾空間的極右派思維。在全世界,那些受「政治正確」壓抑已久的聲音洪水般流瀉而出:嚮往威權、反移民、反同志、反族群與信仰多元、反女權、反墮胎合法化,在我們神奇地迎來一個對同性戀、科學和伊斯蘭教開明友善的天主教教宗之時,法西斯的幽靈卻業已悄然回歸,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反撲,而人們竟歡欣鼓舞擁抱它。

 

川普可能成為美國總統這件事,很荒謬嗎?它並非近五、六年這波極右派回潮的第一個指標事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菲律賓,他們選出杜特蒂。祭出血腥的濫殺式掃毒下,他的民調信任度依舊高達76%。在印度,新任總理和執政的人民黨與激進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RSS直接相關。而在歐洲,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奧地利極右政黨自由黨(FPO)的總統候選人霍費爾(Norbert Hofer)今年大選以僅僅0.6%的極微差距落敗,贏得全國近半選票,也大大鼓舞了整個歐陸的極右勢力;德國的極右政黨「德國他途」(AfD)已成議會第三大黨,而支持者多為藍領勞工。荷蘭極右派自由黨也成了第三大黨,法國國民陣線、英國獨立黨、芬蘭真芬黨、挪威進步黨、丹麥人民黨等等,都在近兩年聲勢大漲。匈牙利執政黨已是十足保守右翼的「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Fidesz),而新崛起的國會第三大黨「更好的匈牙利運動」(Jobbik)比之更右。希臘的金色黎明黨,挾著赤裸的種族主義,連黨徽都酷似納粹標誌,贏得國會18個席次。

 

正義是昂貴的奢侈品

 

其實窮凶極惡的ISIS或許也該算在其中,只差在外顯的粗暴與粗糙程度。那拒斥的姿態、要回到最傳統(即使歪斜到已非傳統)的信念,本質何其相似,而兩者的利益也極諷刺地相互結合了—歐美主流社會對穆斯林的拒斥,為這個極端主義組織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新血。歐洲這些極右黨派的奶水來自所有聲嘶力竭想捍衛著自己國族、信仰、傳統的,絕望的人們,許多是長年來面對移民搶走飯碗、更因製造業大量外移而失業的基層勞工。川普的支持者亦是如此—若細看他支持率高的那些地區,其中最多的便是在後工業時代榮景不再、工廠大批遷往海外的那些城鎮。支持者的分佈,主要來自低收入、低學歷的白人族群。這些人,正是在所謂「弱弱相殘」現象中,看不見來自上層的壓迫,只對搶走工作、勞動條件更慘的移民憤怒不已的「原底層」。

 

當大都會的自由派嘲笑跟著「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川普競選標語)搖旗吶喊的鄉下人時,憤怒的、感覺被剝奪的人們,只能倒向更激進的保守極端。那邊的傢伙至少承諾要把工作機會帶回來,至少粗俗地說出他們的心內話了。他們和那些做海外志工舉辦慈善募款餐會以顯示自己多麽高尚慈悲心胸包容的富裕高知識份子考慮的事截然不同;他們之間,也不乏相信過民主黨的人們,相信一個不那麼右的政黨會為工人的權利喉舌,會給他們的孩子機會。然而最終他們發現,在一地荒廢工廠的中西部城鎮裡,正義是昂貴的奢侈品,而福利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櫥窗裡的牛肉,比奸商提供的爛工作還虛假。更別說,歐美的自由派—大黨裡自詡與工人站在一起、政治光譜「相對偏左」的那些—也早與正義漸行漸遠了。

 

貧窮世襲並蔓延著

 

對外,高唱並大力推銷民主自由的美國政府不但堂而皇之地往中東國家的國土上扔飛彈、更暗中策動他國政變、內戰,將政治黑手伸進拉丁美洲。以經濟自由化鬆開法規控制,讓美國企業大舉佔領外國資源與市場。對內,貧窮世襲並蔓延著,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的情況愈趨明顯。

 

⋯那些漫無止境、老調重彈的演說、宣告、記者招待會和威脅辭令,一再翻弄著「民主」、「正義」、「人權」、「恐怖主義」這幾個辭彙。但這每一個辭彙在他們的字裡行間,卻是代表了與其原意截然相反的意思。—約翰・伯格(John Berger),《留住一切親愛的》

 

在歐洲,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歐洲中央銀行(ECB)狼狽為奸,為以德國為首的高GDP國家量身訂作遊戲規則,並在希臘等國舉債玩金融遊戲失敗後以撙節措施處罰從頭到尾未曾參與決策的平民百姓,削減福利、教育支出等,私有化公共財產與自然資源,讓困頓失業的人們更加無所依恃。

 

於是2010年以後,你嗅到歐洲社會向兩方撕開的煙硝味,左的走向更左,右的走向更右,人們急切尋找著出路。因為那些所謂的「溫和」、「中間」政黨在困境中毫無猶豫地選擇拋下了無產者和掉落下去的中產階級,而保護把事情搞砸的大企業家。人們曾相信,拒絕授權政府參與他國戰爭,可以阻止政客的愚行。人們曾相信,老實繳稅可以得到政府承諾的保障,而踏實工作,可以榮耀自己與國家,可以留給孩子一個夢想的立足點。他們錯了。

 

賓拉登的意識形態策略簡直就像童話故事

 

而這些西方國家「共抗恐怖主義」的盟友,是暴力侵奪平民家園、逼巴勒斯坦人在自己土地上流亡的以色列。當受害者扔起石塊、企圖以無法相提並論的弱小暴力反制暴力,他們就成了恐怖份子。

 

英國作家約翰・伯格成書於2007年的著作《留住一切親愛的》(Hold Everything Dear),寫於卡崔娜颶風、九一一、倫敦地鐵恐襲等事件後,早已精準描繪出當今世界深陷的泥淖,十年後的今日,黑暗只見更深:

 

「⋯何不明白表示,我們正生活在有史以來最暴虐混亂的時代,因為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倖免?這場暴虐的本質很難捉摸,因為它的權力結構(從兩百大跨國企業到美國五角大廈都包括在內)既環環相扣又四方漫射,既獨裁自大又無名無姓,既無所不在又無一定所。它從境外施展它的暴虐,這裡的境外非指財政法律術語,而是超出任何政治掌控的地方。它的目標是將整個世界從地上拔起,消除其地方性。它的意識形態策略是暗中侵蝕這個實存世界,直到每項事物都崩解成它的虛擬版本,然後這個虛擬國度將出現源源不絕的利潤之泉—這正是這位暴君孜孜恪守的信條。相較之下,賓拉登的意識形態策略簡直就像童話故事。」

 

從彼時到此刻,愈來愈多人走上街頭,不論信仰、國籍、種族、性別、年齡的差別,攜手反對這位暴君的統治;然而同時,在這樣的世界裡絕望的一些人,選擇了拒斥而非擁抱。他們放棄了思考與質疑,寧可躲進憤怒與仇恨帶來的溫暖共感中,不再相信公義是可能的,轉而擁護威權。

 

川普的荒謬是希拉蕊們創造出來的

 

全球化走到這個十年,終於明白展露出它最殘酷的姿態,亦明白地被揭露了它從二十世紀起一次次的失敗,來自於擁護全球自由經濟的學者們與政府們對其本質的錯誤認知。經濟學家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在其著作《全球化矛盾》裡提及:「金融全球化最後促成的是不穩定,而非更高的投資與更快速的成長。在各個國家內部,全球化造成了不平等與不安穩,而不是讓所有人都受益。」他並如此歸結其觀點:「我們無法同時追求民主、國家自決與經濟全球化。我們如果要推動全球化進一步發展,就必須放棄民族國家或者民主政治。」

 

於是,在這回堪稱史上最難看的美國總統大選裡,我們看見了保守主義如何在民意下走向激進,而這樣的民意直接來自全球化貿易、貧富差距擴大、金融體系的掠奪所造成的惡果。川普確實荒謬,但創造出川普這種人的,正是長久以來掌握政治資源的希拉蕊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