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佩芬觀點:誰的歷史?誰的定位?

仇佩芬 2016年07月19日 15:08:00
在意亂情迷下脫口而出的「一中原則」,造就了馬英九的歷史定位。(攝影:葉信菉)

在意亂情迷下脫口而出的「一中原則」,造就了馬英九的歷史定位。(攝影:葉信菉)

台灣總統直選以來,儘管兩岸關係跌宕起伏,每一任總統在迂迴中卻都未放棄前進的步伐。李登輝任內舉行兩次辜汪會,陳水扁任內開放了春節包機直航和小三通;而在前總統馬英九任期的最後半年多,在全球矚目的舞台上,馬英九跨出一步,握住了習近平的手。他邁出的步伐,比前兩任總統都更大、更遠。

 

這是馬英九心心念念的一刻,想方設法了近五年、換了三任國安首長,終於讓他站在習近平面前、站在全世界面前,以他想要的身分—兩岸分治六十多年來,第一個和中國領導人正式會談的台灣總統。

 

歷任台灣總統都會有這樣的夢想,跨越刀疤般狹長的台灣海峽,跨過一千五百枚飛彈構築的屏障,跨過制度和敵意的鴻溝,寫下只有台灣總統才能書寫的歷史,並且在那上面為自己落款。

 

然而關於那可能留下的歷史,卻將因為領導人的想法不同而走上不同的方向;就像李登輝曾經說的,「只要台灣公開承認一個中國,早就可以見了」。是的,只要願意,這些總統都有可能成為「OX會」的主角,然而在歷史聲譽和政治代價的權衡下,其他人都做了另一種選擇。

 

只有馬英九,在他深信不疑的兩岸關係六十年來最佳狀態中,在對方用曖昧語意表達的所謂「善意」下,走上馬習會舞台。在歷史留名的狂喜中,他忘了漫漫長路不只為走到這裡,而是為了走下這舞台之後的兩岸前景和台灣未來;在意亂情迷之下脫口而出的「一個中國原則」,就這樣造就了馬英九追求的歷史定位。

 

只是對台灣民眾,不,對全球的利益相關者而言,握手和會談那一刻的鎂光燈由一人獨享不值一哂,重要的是光線下的陰影處,握手的雙方談了什麼?給了什麼、又得了什麼?而所謂歷史定位,又是誰定義的歷史?由誰來論述的定位?

 

時過境遷,爬梳馬習會從緣起到實現的點滴歷程,不只是想解開政治決策的秘辛,不只是要為歷史找答案,更是在面對兩岸關係發展道路上矗立著的這座巨大石碑,清楚地意識現在的台灣、現在的兩岸關係,仍然背負著這座石碑的重量之際,我們必須看清誰在石碑上刻下了他們的名字,又如何用一己的意志寫下一個國家的歷史。

 

※作者為本報資深記者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