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禁令】華為啟動應急計劃 確保替代供應商生產無虞

麥浩禮 2019年05月22日 11:38:00
華為展開應急計劃,全面檢視下游供應商是否有使用美國技術及服務。(湯森路透)

華為展開應急計劃,全面檢視下游供應商是否有使用美國技術及服務。(湯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5月中祭出禁令,限制華為購買由美國公司生產的晶片及使用服務,並禁止美國使用會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電訊設備,雖然過後又將禁令延遲90日執行,但提供Android系支援服務的谷歌(Google)已跟華為「分手」,拒再更新系統,而美國晶片廠商更拒絕發貨供應晶片直至另行通知,身陷中美貿易戰風暴的華為作出緊急措施,全面檢視下游供應商情況,以確定在美國的打壓下,能否繼續維持公司正常營運。

 

 

知情人士向《南華早報》透露,華為近日聯絡多間非美國生產的部件供應商公司,以檢視他們是否能繼續提供部件予華為。三間華為供應鏈證實,華為最近幾天詢問他們的產品及服務是否包含美國任何的關鍵技術,皆因禁令發出後,美國將會阻止這些廠商與華為繼續合作,以購買美國公司的部件及技術。

 

尋找替代生產鏈

 

日本一間供應商表示,「華為代表最近致電詢問我們的部件是否使用了由美國公司開發或提供的關鍵技術。我們已向總公司報告並正在等待回覆」供應商表示其他業內人士近日也收到了類似的電話。

 

另一個中國科技公司亦表示,華為已對該公司設備進行檢視,由於產品不受美國黑名單所影響,故將繼續與華為正常合作。

 

華為緊急檢視所有供應商的資料,是由於受美國公布的嚴格限制,任何公司、政府機關、及個人若售賣任何包括美國技術的產品予華為,日後都必須得到美國工業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的許可,否則違法。意味那些與華為合作,包含美國技術的廠商都會出現風險。

 

 

華為2018年一份主要供應商名單中,顯示華為依賴於海外供應商提供技術和組件,特別是在美國及日本,儘管華為一直大力進行研發,並使部件供應商更為多元分散,但大致仍主要依靠國外提供。在華為定義為「核心技術」的92間公司中,其中33間為美國公司,25家間來自中國,11間來自日本,10間來自台灣,而其餘則來自德國,南韓、香港等國家及地區。

 

獨撐無法應付

 

華為全資半導體公司海思半導體(HiSilicon)表示多年前已製定應急措施,包括評估若美國切斷提供晶片及技術時所遇到的情況。

 

公司總裁何庭波表示,海思集團投入大量資源建立半導體生產鏈以確保華為生存。不過若只得海思獨力支撐,恐難以應付華為的出貨量及無法製作高階旗艦機包括P30等所需晶片。

 

由於這次美國的禁令遍及華為流動設備的軟件及硬件,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客戶設備研究副總經理Bryan Ma直言「若以海外市場來說,此舉(美國禁令)將令華為即將推出的手機變成『紙鎮』。如果沒有谷歌的應用程序支援,手機將不再有用,其他應用程序亦無法使用Google Play的服務」。

 

 

 

關鍵字: 華為 美國 晶片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