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利互惠或走向新殖民主義 複雜難解的「中非」關係

陳品潔 2019年05月26日 14:10:00
出席一帶一路論壇、訪問北京的埃及總統塞西(左),與習近平(右)握手合影。(中新社)

出席一帶一路論壇、訪問北京的埃及總統塞西(左),與習近平(右)握手合影。(中新社)

中非關係是互惠互利?還是新殖民主義的擴張手段?

 

隨著中國崛起成世界強國,發展「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CPEC)等倡議,中國對於國際關係的影響力不容小覷。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Focac)成立,中國逐漸擴大在非洲經濟版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承諾提供高達600億美金(約新台幣1兆8800億元)的外援。

 

 

2018年非洲仍有33個國家處於未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y),亟需基礎建設、外援及貿易。埃及新聞網站《Egyptian Streets》評論指出,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慷慨援助,不僅可換得廉價勞動力,進而獲得非洲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政治支持。

 

 

擴大中國影響或非洲救星?

 

學者馬盧(Mehari Taddele Maru)提出,中非關係的觀點有兩大類。

 

一、反中觀點(Sino-Phobic):

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認為中國在非洲的行為是「新殖民主義」,旨在提升中國的重要性、權力、經濟,從而發揮影響力並占主導地位。

 

二、親中觀點(Pro-China):

認為中國是救星(saviour),使非洲脫離貧窮。非洲並非中國新殖民的受害者,中國是無條件的與非洲合作。

 

 

中國、埃及日益密切 多領域合作

 

北非的埃及與中國近年在不同領域發展合作關係。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在2018年赴中國北京參與中非合作論壇(Focac),是自2014年以來第五次訪問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2016年訪問埃及開羅,加強中埃戰略夥伴關係,埃及也成為最早堅定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

 

透過中非合作論壇和聯合國援助計畫,中國逐步擴大其在非洲各國的實質影響力。(中新社)

 

此外,習近平與塞西還簽署多項價值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664億元)的協議,擴大在農業、教育、文化、紡織、能源、房地產、工程及其他領域的合作,並將蘇伊士運河工業園區(Suez Canal industrial park)作為兩國加工貿易合作的地點。

 

 

援助非洲「一帶一路」是關鍵

 

在2019年非洲聯盟期間,埃及總統塞西擔任輪值主席,並稱埃及願意加強中非之間的合作與夥伴關係。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將促進中非的進一步合作。

 

抵達埃及亞歷山大港訪問的中國海軍艦隊,以及大批迎接的中國僑民。(中新社)

 

中國向非洲各國政府提供大量援助貸款,不僅發展基礎建設,更協助非洲發展維和項目,資助打擊索馬利亞青年黨武裝分子的「非洲聯盟駐索馬利亞特派團」(African Union Mission in Somalia)。

 

許多非洲政治家、學者仍對中國持謹慎而觀望的態度。埃及智庫「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ACPSS)的亞洲事物專家費茲(Mohamed Fayez)表示,非洲國家與北京發展關係時,「一切都是在為『一帶一路』(BRI)所服務」。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