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外科醫生招不到 高難度及罕見手術將失傳

上報快訊 2016年11月01日 14:30:00
國內醫界面臨「五大皆空」醫生不足的困境,內科、外科醫師乏人問津,小兒外科更招不到人,醫師感嘆,十年內小兒外科將面臨熄燈危機。(翻攝自istock)

國內醫界面臨「五大皆空」醫生不足的困境,內科、外科醫師乏人問津,小兒外科更招不到人,醫師感嘆,十年內小兒外科將面臨熄燈危機。(翻攝自istock)

沒有醫生可看的窘境即將來臨?國內醫界面臨「五大皆空」醫生不足的困境,內科、外科醫師乏人問津,小兒外科更招不到人。醫師感嘆,十年內小兒外科將面臨熄燈危機,等這一代醫師退休,高難度及罕見手術如神經母細胞瘤、無肛症泄殖腔先天異常等將失傳,住院醫師恐將只能出國受訓,否則「再過不到十年,孩子只能到國外開刀了。」

 

衛福部與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統計,每年報考小兒外科專科醫師僅1到3名,目前專科醫師約60名,但是,以孩童手術為主的小兒外科醫師全台不到50名;相較同是照顧孩童的兒科,去年新進醫師72名、前年65名皆遠多於小兒外科醫師。

 

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張嘉宇感嘆,目前逾半數小兒外科醫師57歲,相較14年前為47歲,顯示遲遲沒有新血加入。張嘉宇說,除了常見的疝氣、隱睪症手術外,發生率低的手術如膽道閉鎖,全台1年做不到40例,又多集中在台大、馬偕等醫學中心,其他醫師1年僅做個位數,更延長醫師養成時間。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許文明說,小兒外科屬於外科「次專科」,一般外科醫師做到總醫師就可獨當一面,但小兒外科醫師,當上主治醫師5到10年後才敢放手,未來待有經驗的醫師退休後,小兒外科醫師的養成將再延長5年以上。

 

許文明表示,等到自己退休,專精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醫師恐怕後繼無人。由於年輕醫師尚未成熟,手術不敢放手做,像無肛症手術中又更困難的泄殖腔先天異常手術,台灣1年不到4例,未來面對病人,恐怕沒有醫師敢執刀。

 

張嘉宇說,醫學會正討論未來可能將住院醫師送往大陸、美國等,孩子相對多、手術數量較多的國家進行長期訓練,也希望提高健保給付和落實基層轉診。

 

過去曾有學者提出,台灣若不改善健保給付失衡情形,將會造成「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科五大皆空」的情形。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料評估表示,到2022年時內科醫生將會是最短缺的,其次是外科、急診、婦科及兒科。(塗鵬揚/綜合報導)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