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烽火前線自白】敘利亞醫生:人道救援工作像堆沙堡,一腳就被踩爛

吳洛瑩 2019年07月29日 07:02:00
敘利亞內戰至2011年開打至今仍未終止,許多孩童一出世就在戰火之中。(湯森路透)

敘利亞內戰至2011年開打至今仍未終止,許多孩童一出世就在戰火之中。(湯森路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俄國文豪托爾斯泰(Leo Tolstoy)寫的是18世紀的俄國社會,但套進當今的國際局勢裡來看,似乎也不衝突。

 

不幸的國家各有各的不幸,戰亂、乾旱、飢荒、貧窮和疾病相互交織,「悲慘世界」在那些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地方一再上演。

 

「我來台灣第4天了,在敘利亞的同事跟我說,我們蓋的醫院被炸掉了3個」,這話講從來自敘利亞的迪亞布(Kinan Diab)告訴《上報》,說話語氣卻是雲淡風輕。

 

2013年,迪亞布全家因內戰舉家逃離家園。國家遭遇重大苦難,迪亞布身為牙醫選擇投身世界展望會和其他敘國NGO在當地的援助工作,參與敘國北方醫院的興建計畫。

 

 

敘利亞內戰自2011年開打至今尚未結束,除了內部分裂,敘國已成美國、俄國、伊朗等國家打擊敵對國家的代理人之戰戰場。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人口總數約有1800萬的敘利亞為現今難民來源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統計約630萬敘利亞人逃至黎巴嫩、約旦、土耳其等國。

 

迪亞布說,「人道救援工作,好像在海灘上堆沙堡、沙雕,好不容易堆好了之後,別人一腳過來把他們的成品踩爛了,然後一切又得重新開始。」

 

曾擔任世界展望會敍利亞危機傳譯專員的迪亞布(Kinan Diab)(身著紅格子衫者),來台參與13日的飢餓三十活動。(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徒勞無功的感覺當然令人感到沮喪,但他表示,「身為人道救援工作者卻不能停止,如果你因為挫折而停下工作,需要幫助的人們該怎麼辦?」

 

此次迪亞布來台,是與另外3位來自阿富汗、南蘇丹和衣索比亞的人道救援工作者,一同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主辦的飢餓三十大會。他們還有另一個共同身份,4人都是曾經歷戰火、甚至是在飢荒之中存活下來的倖存者。

 

阿富汗(左起)、南蘇丹、衣索比亞和敘利亞的人道救援工作者。(攝影:陳沛妤)

 

迪亞布和與會的「飢餓勇士」青少年分享,戰爭之前,敘利亞的青少年跟其他國家的10幾歲孩子沒什麼兩樣,喜歡跟朋友聊天、玩手機、使用社群媒體、天天去上學…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日常,就和一般千禧世代會做的事一樣。

 

戰爭毫不留情摧毀了所有平凡而寧靜的時刻。

 

迪亞布說,「想像一下,有一天你突然被迫離開家,不知道該往哪裡去,也來不及帶甚麼東西、沒帶充電器可以幫手機充電」,這讓手機不離身的青少年可以對於「流離失所」感同身受。

 

迪亞布舉手機為例,讓台灣青少年能對戰爭如何影響生活感同身受。(攝影:陳沛妤)

 

 

南蘇丹 696萬重度飢餓人口

 

不幸的故事還發生在南蘇丹,該國自2013年底陷入內戰,根據聯合國最新糧食安全報告指出,預計到7月底南蘇丹將有696萬人陷入重度飢餓狀態,佔了該國人口61%,其中有2.1萬人達到聯合國糧食安全綜合階段分類5級之中的最嚴重等級,屬於可能面臨「災難性食物匱乏」的狀況。

 

南蘇丹世界展望會糧食援助專員亞比篩(Nzinau Janet Abishai)說起家鄉的情況,淚水都在眼眶裡打轉,「看到有一些同胞,因為戰火摧毀聯外道路,讓整個村莊或是部落的人受困其中,他們也沒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耕種,我們只能用飛機空投糧食和救援物資,除此之外,盡是無能為力。」

 

南蘇丹世界展望會糧食援助專員亞比篩(Nzinau Janet Abishai)。(攝影:陳沛妤)

 

目前,亞比篩負責展望會在南蘇丹朱巴和上尼羅省約 5 萬名境內難民(IDP)的糧食援助計畫。但她也曾是難民,8歲時,因國家動亂而流離失所,亞比篩與家人步行 4 天逃到中非共和國,必需靠自己耕田及捕魚為生,並於 14 歲就嫁人,不久後成為單親媽媽,獨立撫養 4 個孩子並移居至烏干達。

 

南蘇丹不同部落之間經常發生衝突,甚至遇過別的部落加害自己部落同胞,救人工作還能繼續嗎?亞比篩的答案是:「看到哪裡有需要,就去幫助他們,除非我們到不了那裏」,因為人道救援是基於看見需要,最高原則就是人道優先。

 

 

「別讓世界遺忘他們」

 

2019年恰好是飢餓三十援救活動30周年,展望會透過30個小時的活動,把處於飢荒前線的第一手案例帶到台灣民眾眼前,而遠在太平洋島國的人民又能如何出力呢?

 

2019年恰好是飢餓三十援救活動30周年,展望會透過活動平台讓台灣青年更了解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國家。(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迪亞布說,設身處地了解難民的處境,「把這些資訊傳給身旁親友,讓他們不被這個世界遺忘。」

 

1980年因蘇阿戰爭而舉家逃往伊朗的哈法瑞(Narges Ghafary)是現任阿富汗展望會傳播主任,經常向外界分享阿富汗現況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阿富汗的位置,或是對阿國的印象僅有戰亂和災難,但婦女和孩童的需要、還有脆弱的他們如何為自己找到希望都是長期被外界忽略的議題和進展。

 

 

哈法瑞說,2018年阿富汗因為受到嚴重乾旱影響,造成約有30萬人被迫離家尋找水源和食物,過程中他們失去家當和牲畜成了無家可歸的境內難民。

 

走訪難民營,那裏有成千上萬的帳篷搭建在一起,簡單的毯子和帳篷就是他們抵擋寒冬的工具,再遇上缺乏食物和飲用水的窘竟,情況雪上加霜。

 

現任阿富汗展望會傳播主任哈法瑞(Narges Ghafary)。(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不少孕婦也因為沒有醫療資源,僅能使用最原始的驢車、耗上10天就診,有些人甚至直接在途中分娩,「回到家,有時想起這些情況,我會忍不住哭出來。」

 

哈法瑞說,「不只有自殺炸彈客!阿富汗也有美麗的山,山上有漂亮的花、美味的食物,以及給孩子們踢球的足球場啊」,那裡還有滿懷希望的人們,不能被忘記。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