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從陸客看到台灣的落伍與短視

主筆室 2016年07月21日 10:59:00
開放陸客觀光已逾8年,和當年「一次提振台灣觀光產業」的宣示背道而馳。(攝影:李昆翰)

開放陸客觀光已逾8年,和當年「一次提振台灣觀光產業」的宣示背道而馳。(攝影:李昆翰)

2008年劉兆玄出任行政院長,被馬總統賦予的重任之一,就是向中國觀光客敞開大門。因為國內另有國安疑慮,初期受到很多質疑,但劉兆玄信誓旦旦,說自己著眼的是「讓台灣觀光的基礎建設,藉這次高潮,把它好好持續做下去,將來吸引的不只是大陸的客源,還會吸引全球的旅客都願意到台灣來。」

 

之後的發展,顯然不是如此。而它本來就是一項極具政治目的的作為,主要核心仍是依附在馬政府的傾中政策。中、台兩方期待台灣四海都是中國人,可以形塑出一股兩岸一家親的氣氛,同時藉此凸顯台灣的經濟前景,就在中國。

 

於是,儘管台灣觀光基礎建設的品質還沒跟上,我們卻沉溺在中國觀光客人數的統計裡,以為那就是政策發酵的有利解釋。對岸的荒謬則在於,很長一段時間,那些受「政策指示」赴台觀光的中國觀光客,臨行之前,還得接受旅行社安排,上一堂官式思想教育,避免被台灣民主自由的風氣所「汙染」,尤其提醒他們不要忘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及遇到法輪功信徒時該怎麼應對。「觀光」的本意應該是增廣見聞,調解身心,有很高的自主娛樂性,也唯有威權專制的政府,竟把人民旅遊行為,當牧羊一樣馴化驅趕。

 

在兩方彼此動機不純下,我們便出現了一個舉世所無的現象。根據范世平教授提出的「大陸觀光客來台對兩岸關係影響的政治經濟分析」,日本自2000年開放陸客觀光,5年後才達到65萬2千人,韓國在開放7年後才突破70萬人,而馬來西亞則在開放陸客觀光18年後,陸客才到68萬9千人,新加坡也是在開放13年後,陸客才到67萬人。唯獨台灣自2008年7月開放陸客觀光,一年後就達66萬人次。台灣觀光景點,真比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更吸引人?

 

如此巨大的差異,在於其他各國即便覬覦中國觀光客帶來的觀光前景,仍採穩健發展策略,我們則有別具用心的政治和經濟考量。結果就是為政者坐在辦公室,為著節節上升的陸客人數沾沾自喜,業者則爭相削價競爭,無視殺雞取卵。最歡迎中國觀光客的是這群人,結果他們卻以最輕蔑的方式對待他們。

 

開放陸客觀光已逾8年,和當年「一次提振台灣觀光產業」的宣示徹底背道而馳。有人對過去台灣滿街的中國觀光客心有惡感,其中不全然是「反中情結」作祟,而是在他們所獲得的旅遊品質上,讓人看到了自己國家的落伍和短視。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