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伊曼」病逝 全球僅剩不足80隻

陳品潔 2019年11月24日 13:05:00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雌性蘇門答臘犀牛伊曼。(取自沙巴野生動物部)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雌性蘇門答臘犀牛伊曼。(取自沙巴野生動物部)

馬來西亞繼最後一頭雄性蘇門答臘犀牛(Sumatran rhinoceros)在5月死亡以後,最後一頭雌性蘇門答臘犀牛伊曼(Iman)也在23日因癌症在沙巴州病逝。

 

蘇門答臘犀牛是體型最小的犀牛品種,曾經在亞洲多地都可以見到其蹤影,近年卻因為棲息地遭受破壞及盜獵猖獗,數量只剩不到80頭,多數棲息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與婆羅洲島。

 

 

《衛報》報導,沙巴州環境部長莉歐(Christina Liew)表示:「對此消息感到非常難過。」

 

 

犀牛角被當作珍貴中藥材之一,也導致嚴重的盜獵問題。儘管犀牛角的主成分為角蛋白,與構成頭髮和指甲的物質相同。

 

犀牛角的國際貿易自1977年起就被禁止,盜獵問題仍嚴重。(湯森路透)

 

多次大出血被搶救 早已疼痛不堪

 

犀牛伊曼自2014年3月被捕以後,患有子宮腫瘤(uterine tumours)的她,在野生動物保護區受到照顧,曾經多次大量出血被專家緊急搶救,直到最近才離世。

 

《路透》報導,沙巴州野生動物保護處主任圖格(Augustine Tuuga)表示:「伊曼的死亡比預期中還要快,但我們知道,她早已開始承受劇痛。」

 

 

人工繁殖宣告失敗 恐在未來滅絕

 

馬來西亞早在2011年就開始嘗試為蘇門答臘犀牛進行體外受精的人工繁殖,但一直都未獲成功,2015年則宣布該物種已在野外絕跡。

 

國際犀牛基金會(International Rhino Foundation)表示,由於棲息地的持續喪失及盜獵,蘇門答臘犀牛難有繁殖的機會,很有可能在幾十年內絕種。

 

印尼韋卡巴斯國家公園的8歲雌性蘇門答臘犀牛拉圖(Ratu)。(湯森路透)

 

蘇門答臘、爪哇犀牛皆不到百頭

 

現今地球仍存活的犀牛可分為五種,非洲的白犀牛、黑犀牛,以及亞洲的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蘇門答臘犀牛。白犀牛又可分為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和南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兩個亞種。

 

雌性北白犀。(湯森路透)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的統計,目前只剩下2萬頭白犀牛、5千頭黑犀牛,及3500頭印度犀牛存活。蘇門答臘犀牛則少於80頭,爪哇犀牛則不到68頭,都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的物種。

 

白犀牛、黑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有兩個犀牛角,而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則只有一個角。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關鍵字: 犀牛 動物 動保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