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高雄艦移撥給中科院後,加裝八角型被動式相列雷達作為海上飛彈測試平台。(取自MDC軍武狂人夢)
海軍151艦隊所屬「高雄」號登陸艦(LCC-1)卸下兩棲運輸任務,移撥給中科院作為海上飛彈測試平台,日前意外曝光該外界看見其外觀加裝八角型雷達等設備,據指出,高雄艦從2020年起其測試重點在驗證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外,同時驗測海弓三防空飛彈裝入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飛彈進行飛行導控,以及海劍二的海上飛彈測試;2020年底海劍羚飛彈系統才會登艦進行測試。
日前被軍事迷在白天拍攝到改裝後的高雄艦在近海航行的照片,據了解,這次出航是機動式安裝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組件,與中科院研發的「被動電子掃描陣列」(PESA)相列雷達聯結後,到外海進行系統的偵蒐測試,為2020年海弓三、海劍二與海劍羚飛彈系統作先期測試準備。
至於高雄艦艦首甲板上裝置的八角型被動式相列雷達,據指出,在中科院尚未研製出「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相列雷達前,先以這套被動式相列雷達進行各項系統測試,但海軍已向中科院明確表示,這套被動式相列雷達又大又重,無法安裝在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上,要求中科院一定要研發出符合海軍需求艦用型AESA相列雷達,換言之,目前外界看到的這套八角型被動式相列雷達,只是用來測試,不會量產安裝在新型軍艦上。
據指出,高雄艦作為中科院海上飛彈測試平台,目前規劃在2020年初進行海軍新一代迅聯戰鬥系統(包括相列雷達)與向美採購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聯結後,發射中科院研製的海弓三防空飛彈,首次的飛控測試的重點在各系統與飛彈訊號的聯結,以及發射後海弓三飛彈接受雷達導引的飛行等項目;雖然海弓三飛彈已完成陸上測試的項目,但是在海上測試因訊號會受海面折射干擾等複雜因素,其難度與變數自然會比陸上測試多且是無法預期。
至於海劍二防空飛彈的測試,因海軍雙船體沱江艦的首艘量產型已於11月14日安放龍骨,預定在2021年初要下水進行測試,也就是是下水前該艦的戰鬥系統與武器系統都要先測試完成,待量產型沱江艦下水後就安裝並進行各項的作戰測試,因沱江艦首批量產型是重點是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因此海劍二預定在2020年要進入初期作戰測試(Initial Operational Test & Evaluation),因此時間也是相當的緊迫。
據指出,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在陸上全功能系統的射擊測試,發生射控系統「訊號給錯且誤導飛彈」的嚴重失誤,造成飛彈「脫靶」的測試失敗,雖已找出問題並讓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如期在2020年登上高雄艦進行測試;由於「迅達」八角型被動式相列雷達的偵測距離超過200公里,海劍二系統不需要太大的遠距偵測範圍,因此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會有另一組偵測距離在100公里的相列雷達來搭配,再於獨立發射箱來進行海上的測試;至於何時裝入MK41垂直發射系統,則要待海弓三防空飛彈完成海上所有作戰測試後,才會將海劍二納入MK41進行測試。
至於代號「劍影專案」的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經中科院向海軍簡報海劍羚飛彈系統發展現況,將就飛彈實體測試與整套系統測試驗證的各項數據,與該系統的各項作戰功能後,海軍規劃將該系統成為「承海計劃」沱江艦的制式裝備,目前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已完成首次的實彈導控測評,並規劃在2020年底以前,要登上高雄艦進行海上的實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