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肺炎】中國官方密件:4.3萬無症狀者未列入確診紀錄

高詣軒 2020年03月23日 12:37:00
19日,上海東方明珠塔周圍的行人。(湯森路透)

19日,上海東方明珠塔周圍的行人。(湯森路透)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趨穩,但官方確診數字是否足以反映疫情全貌仍令人質疑:根據港媒22日批露的中國政府機密文件指出,截至2月底有約4.3萬名檢測陽性患者,由於沒有明顯立即症狀,雖然接受隔離監控,但並未計入官方確診數當中。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這些無症狀、或症狀潛伏期較長的病毒感染者,稱為所謂「沉默帶原者」,專家尚無法掌握他們在疫情中扮演的角色。不過據報導引述中國官方文件,發現「沉默帶原者」可能占所有檢測陽性的病患中的3分之1,恐讓各地抗疫政策更加棘手。

 

 

無症狀患者檢測 全球不同調

 

全球疫情當前,但各國對確診病例(confirmed cases)的計算方式莫衷一是,成為掌握疫情的一項阻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無論感染者是否出現症狀,只要檢疫陽性就應計入確診,南韓也採取這樣的方式,然而中國在2月7日改變指導原則,只將出現症狀的感染者列入確診數。

 

報導更指出,美國、英國、義大利目前除了長期暴露病毒風險下的醫療人員外,原則上不對無症狀者進行病毒檢測,而中國、南韓則是只要與病患有密切接觸,無論是否出現症狀,都會實施檢疫,似乎也是為何兩國能夠讓一度失控的疫情回穩,反觀歐美地區感染數仍持續攀升。

 

武漢疫情回穩,21日拆除部分路障。(湯森路透)

 

醫界對於「無症狀」傳播風險的說法,至今也令外界霧裡看花。先前報導指出,WHO國際出訪團隊在視察中國之後,稱估計無症狀感染約占總病例的1%到3%,然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質疑WHO過去對於無症狀傳染的看法。專家認為,可能有許多感染者未獲診出。

 

報導引述北海道大學流行病學者西浦博領導的日本專家團隊,2月向《國際傳染病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投書指出,全球武漢肺炎病例持續增長,但中國的疫情數字和根據境外感染數所推估的疫情數字之間,卻存在著一定落差,可能意味有相當多患者未檢出。

 

 

中國官方無症狀數字偏低

 

《南華早報》指出,或許南韓官方的疫情數字,和中國疫情狀況最能互為參照。報導指出,南韓截至18日已對所有已知和確診病人有過密切接觸的人等實施近30萬次檢測。

 

南韓防疫單位掌握的數據顯示,有超過20%的無症狀病例,直到出院為止都沒有出現病徵。南韓無症狀病例比例數字偏高,料與廣施檢測的作法有關。

 

在上海,民眾給狗隻戴上口罩。(湯森路透)

 

另一個幫助我們了解無症狀傳播狀況的,則是在日本橫濱滯留數周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疫情狀況。根據日本官方數字,在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員接受檢疫後,有712名呈現陽性,其中有334名患者屬於無症狀。轉看歐洲,有報告指出在義大利有44%武漢肺炎病例屬於無症狀。

 

多地傳出的無症狀比例數字偏高,讓中國公布的疫情數字更加值得懷疑。根據中國官方專家24日公布的資料,截至2月11日,在當時的約4.4萬累計確診病例當中,只記錄到近900名無症狀患者,於中國以外地區發現的無症狀比例有一定落差。

 

 

紀錄外病例恐是疫情源頭

 

WHO的說法是,雖然無症狀傳染的角色仍不清楚,但「沉默帶原者」應不是整體疫情的關鍵因素,然而部分學者也質疑,無症狀、延遲出現症狀的病例是否受到輕忽。報導引述一份中國、英美、香港專家的研究認為,紀錄外的輕症、無症狀患者,可能是1月武漢封城前主要確診的感染源。

 

該份報告提醒,許多未獲正式紀錄的患者可能症狀輕微、或是沒有症狀,因此未獲檢出,但可能有造成廣大人口曝露在病毒當中的風險。

 

另一份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學者待出版的研究則估計,在研究的93個中國城市、450名病例中,約10%病例是來自尚未出現症狀的帶原者。

 

 

《南華早報》引述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學者何栢良指出,部分無症狀病患體內的病毒數量可能和有症狀的患者不相上下,也有可能傳染給他人,「當然,要是無症狀患者沒有咳嗽,傳染風險就相對偏低,但他們說話的時候仍可能吐出飛沫。」

 

報導並引述香港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者高本恩(Benjamin Cowling)表示,目前已有清楚證據顯示,一旦患者遭新型病毒感染,在明顯症狀出現以前可能就具備傳染力,類似的傳染事件已經傳出數起。

 

專家呼籲,加強對無症狀病例的了解,將有助於當局對防疫政策做出相應的調整。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