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專欄:台灣政黨延續的成就不亞於政黨輪替

黎蝸藤 2024年01月17日 07:00:00
台灣的民主制度讓台灣人人都能挑選,人人都是老闆,這正是台灣人民幸福之處。(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台灣的民主制度讓台灣人人都能挑選,人人都是老闆,這正是台灣人民幸福之處。(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台灣日前舉行總統大選和立法院立委選舉。這次選舉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果,就是第一次實現政黨「延續執政」,即有執政黨,跨越了八年兩屆的個人法定總統任期上限,成功換人「接班」。選民讓民進黨賴清德「接棒」蔡英文,繼續當司機「走對的路」。這是一個台灣民主實踐的「歷史性時刻」。

 

在這次台灣大選中,「下架民進黨」、「政黨輪替」是反對派政黨的標準口號。在反對派的宣傳中,不進行「政黨輪替」就是不民主。其實,定期選舉,政黨輪替,政權和平交接,固然是民主政體的基本特色。然而,政黨不能「為輪替而輪替」,政黨「延續執政」,同樣也是民主政體的體現。

 

而且,台灣人民或許沒有能充分意識到,「延續執政」這個民主成就的不容易和重要。

 

為什麼「延續執政」不容易?

 

台灣人民通過真正的民主投票程序選出最高領導人的實踐開始在1996年。經過28年,至今已舉行了八次。此前的陳水扁、馬英九都是「兩任總統」,其「接班人」無一例外地輸掉了下一次選戰。更準確地說,不但輸了,還都是慘敗。

 

美國選舉和台灣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是四年一次,總統直選產生,而且總統任期都是兩任,而且基本上都是兩黨對峙。自從1988年,老布希「接棒」雷根總統贏得大選以來,還沒有一個執政黨的「接班人」可以在選舉中勝出。柯林頓的接班人高爾不敵小布希,小布希的「接班人」馬侃不敵歐巴馬,歐巴馬的「接班人」希拉蕊不敵川普。再推前一些。小羅斯福總統史無前例地四連任之後,美國在二戰後終於修憲正式限制總統任期為兩屆。自此之後,執政黨執政四年或八年之後,「接班人」能贏得選舉的,也就只有老布希一個。可見,民主總統選舉中,「接班人」能接棒真是非常不容易。

 

另一方面,在位總統爭取連任通常都有更大勝算。於是,一做就做八年,反而成為「常規操作」。在台灣,除了不爭取連任的李登輝之外,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的均贏得了連任的總統選舉。美國同樣也是如此,戰後不能連任的,就只有1980年卡特輸給雷根,1992年老布希輸給柯林頓,2000年川普輸給拜登三次。(傑弗遜和福特是中途繼任總統,這裡把他們視為上一任一起計算)。以致美國總統在戰後出現了民主黨當八年,輪換到共和黨當八年,再輪換到民主黨當八年的「規律」。

 

雖然每次連任選舉,每次「繼任」選舉,哪一方獲勝都有自己特定的故事,但能夠出現這種「規律」,不得不說,有其內在的原因。

 

總統連任比較容易成功,是因為除非執政真是人神共憤,選民多半有讓在位總統「再幹四年」的想法,總統也早為連任準備,不會放手出台太大爭議性的政策。「接班人」的繼任戰剛好相反,執政黨執政八年,已經有點「疲態」,選民也多少有厭倦心理。在位總統的執政目標,從前四年的「爭連任」變成後四年的「追求歷史地位」,也開始推進大膽的議題,爭議性加大,這都會令選民不滿。在台灣上兩次輪替選舉中,2008年「接班人」謝長廷失利的原因在於陳水扁弊案,2016年「接班人」朱立倫失利的原因,除了「換柱」而臨時拉上架的原因之外,最主要就是馬英九時代的太陽花事件。同時,「接班人」競選時也束手束腳,即不能批評前任太猛,因為這幾乎就等於批判自己的黨;也不能對前任照單全收,一來會被視為「前任總統的傀儡」,二來也會為前任總統的爭議事件「擔當仇恨」。於是作為「接班人」的總統候選人的定位就很不好找。於是,八年之後,選民「政黨輪替」的考慮,就佔了上風。

 

選民讓民進黨賴清德「接棒」蔡英文,繼續當司機「走對的路」。這是一個台灣民主實踐的「歷史性時刻」。(圖片取自賴清德臉書)

 

為什麼「延續執政」重要呢?

 

民主政治本身是一種制度,一種形式。形式是重要的,但「內容」同樣重要。我們希望,民主政治能帶來「良治」(Good Governing),而不希望看到,民主政治的後果就是「一團糟」。事實上,確實有很多國家,雖然行民主制度,但治理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即便撇除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民主國家」,一些普遍被認可的真正民主國家,也有這類問題。這給一些反民主的國家,得以攻擊「民主不好」。

 

民主政治為什麼有機會出現「劣治」呢?原因非常多。一種原因是,過於追求「政黨輪替」,就會出現反效果。特別是如果兩黨政策差異太大,太極端,政黨輪替就很容易會變成左右政策來回擺:上一任政府幹的事,下一任政府推倒重來。上一任政府的承諾,下一任政府通通不算數。這種政策路線「左右橫跳」的不穩定,會造成很大的弊端。在內是虛耗,來回「折騰」;對外是損失國家信譽,讓其他國家不知道如何與你打交道。

 

即便沒有那麼極端,也有一些批判指出,如果執政無法延續,那麼總統就只會著眼自己任期內的四年八年,而缺乏更長遠的前瞻和規劃。前瞻和規劃,不是搞「社會主義」,不是「計劃經濟」,而是要指出國家的路向。事實上,很多國家的長期規劃,都不是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事。比如,最明顯的是低碳經濟,各國至少以2050年為目標而規劃,和提出的時候相距二三十年。又有現在的晶片和人工智能的競爭,如果沒有長期的產業政策,根本不可能成事。

 

民主社會要維繫長期發展的策略,不外乎兩個選項。

 

第一,政黨延續執政。一個政黨的政策方向是相對固定。延續執政,能保證政策的長期執行(比如從八年,可望延長到16年)。

 

第二,執政黨和反對黨之間,對國家的路向有共同認識,或者說,至少大方向是一致的。這樣的話,政黨輪替只會微調,而不會根本性地逆轉政策的長期執行。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認同,民主政治不能只停留在「總統幹不好,我們就把TA選下去」的水平上,而是「通過民主,實現良治」,我們就有理由為對「政黨延續執政」的抹黑進行批駁,進行平反。這種通過民主選舉,獲得民意授權的政黨延續執政,不是「一黨專政」、更不是「民主獨裁」。它既是民主體制的合理結果,也是在民主體制下,長期政策得以延續的有效保障。

 

這次台灣選舉,筆者還覺得有兩個趨同值得一提。第一,「接班人」賴清德的政策和蔡英文的趨同。在前面,筆者說過,在一般的選舉中,「接班人」候選人的困難在於是既要支持現任總統,又要和現任總統保持距離。但在台灣這次選舉中,並沒有出現這種困難。相反,代表英系的蕭美琴被挑選為總統候選人,表明了英系政策的延續,這被外界高度讚揚為成功之舉。到了再後來,民進黨推出的「在路上」的廣告,蔡英文把鑰匙交給賴清德,更說明了這個「接班人」的角色。

 

第二,執政黨和在野黨政策的趨同。說實在,筆者看過綠營和藍營的政綱,雙方的分歧並不像宣傳出來的那麼大。至少在中國輿論看來,在關鍵的兩岸政策上,一個是台獨,一個是華獨,都是「獨」。這種政策的在大方向上的趨同,其實符合筆者上面論述的民主社會要維繫長期發展的策略的第二條途徑,是一件好事。

 

這一切,都是台灣民主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堅韌的說明。

 

自從1988年,老布希「接棒」雷根總統贏得大選以來,還沒有一個執政黨的「接班人」可以在選舉中勝出。(維基百科)

 

台灣選舉在全球華人中還有獨特的地位。

 

記得在N年前,台灣選舉在香港是一件大事,很多民主派的朋友會提早一週飛往台灣「觀選」。觀選觀的是什麼,其實也沒有太多特別的,就是看看台灣選舉的造勢,看看台灣投票日的人流,看看開票時勝選一方的雀躍,敗選一方的大度。這些可能都是台灣人民見慣不怪的東西,但偏偏,香港人要成群結隊去觀摩。選舉完畢還要回來發表心得,討論香港民主制度如何借鑒。

 

當年香港也有選舉,不但有,還有三個: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區議會選舉。然而,特首選舉是中央欽定的小圈子選舉,立法會選舉只算「半個直選」,只有作用有限的區議會選舉才由民選產生。香港人民一直希望在立法會和特首選舉都實行直選,十年前,一個老師在大會中高舉紙牌「我要有權選特首」的畫面,就是香港人民普遍的呼聲,也是隨後的「佔中」、「雨傘革命」的直接訴求。當時香港人羨慕台灣的選舉,這是一種帶著希望的羨慕,是想著「我們以後也能這樣」的那種羨慕。

 

時移勢易,五年前的逃犯條例事件以及隨後而來的國安法加「完善選舉制度」,徹底把香港變成了「中國香港」。正如有香港研究選舉制度改進的學者所言,自己的研究領域被整個「DQ」了(取消)。現在,很多當初要赴台觀選的香港人,要不已經在台灣,要不無法離開香港,要不已沒有必要再觀選了。現在香港人看台灣選舉的,或許也還有羨慕成份,但已經是那種「它很美,但和我沒有關係」,僅此而已罷了。

 

但台灣作為華語地區民主先鋒,注定有其吸引的人群。這兩年有大批從中國潤到海外的自媒體「大V」,現在組團要到台灣「觀選」。希望台灣的民主選舉的經驗能被觀摩學習。

 

正如香港熱播劇集《新聞女王》中一句台詞:「有得揀才是老闆」(可以挑選才是老闆)。台灣的民主制度讓台灣人人都能挑選,人人都是老闆,這正是台灣人民幸福之處。

 

※作者為旅美學者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