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死抱「一中」 國民黨無法改變長期下墜的趨勢──2024總統大選系列之三

主筆室 2024年01月17日 07:02:00
「一中法統」已經深入國民黨的肌理,構成了國民黨的黨名、黨綱、黨德,以及黨魂,也造成了台灣年輕人與它的距離。(美聯社)

「一中法統」已經深入國民黨的肌理,構成了國民黨的黨名、黨綱、黨德,以及黨魂,也造成了台灣年輕人與它的距離。(美聯社)

攻上國會第一大黨,許多國民黨人沾沾自喜;不過,比較4年前後的兩次選舉票數,這只是在掩耳盜鈴。國民黨在4年前的總統票有552萬(還不包括宋楚瑜的60萬),今年只有467萬;國民黨在4年前的政黨票有472萬,今年雖小漲到476萬票,但還是輸給民進黨的498萬,差距拉大為26萬票;至於幫國民黨攻上第一黨的區域立委票,4年前還有563萬票,今年竟只有540萬,還輸給民進黨的609萬票近70萬。若非藍營在東部、離島及原住民選區的席次紅利,以及多個選區僅以1、2千票險勝,所謂的國會第一大黨實在當之有愧。

 

這還是民進黨執政的第三任期,在總統制國家,選民喜新厭舊的表現通常直接又明顯,同一黨籍的總統連續執政3次都屬特例。美國從上世紀1950年代以來,同一政黨執政3次的情況,僅在雷根交給老布希時出現過一次。台灣卻在第8次總統大選就出現同一政黨連續執政3次的罕見情況,並不是民進黨做得多好有多強,而是反對黨實在太令人不放心;不放心的原因無他,就是「兩岸」 ,台灣選民不放心國民黨死死抱住的「一中法統」。

 

何謂「一中法統」?就是在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之上,還有一個位階更高的「巨靈」,也通常被叫做「兩岸一中」。從「一中法統」出發,台灣是屬於中國的(雖然國民黨說這中國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人依《憲法》有「追求統一」的義務;而從侯友宜、朱立倫,到「戰鬥藍」,到馬英九,每個人在這場選戰裡都避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有沒有互相隸屬的問題, 因為他們說,這會違背「一中憲法」的原則,但真正的理由其實是會觸怒中共,導致後果難料。

 

從「台灣人都有追求統一的義務」出發,違背的人就變成「數典忘祖」,就是「追求台獨」,也就會「惹禍上身」;台灣過去8次總統大選裡所謂「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基調,就是這樣來的。早前,國民黨的這套法統論述深植人心,所以它總是能夠以「戰爭牌」恐嚇並動員選票;不過,隨著過去30年台灣的老人不斷凋零,人口結構不斷地轉換,這套荒謬的「法統論」與「戰爭論」在選舉中越失去效用,對年輕人尤其如此。

 

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80後年輕人而言,民主、人權以及本土的理念是他們與生俱來的DNA;他們生長在自由的土壤,不解兩岸間的恩怨糾葛,更無法懂得什麼憲法一中。他們知道有個「敵意的大國」在身邊,但絕不喜歡台灣內部有個政黨一天到晚拿戰爭來恐嚇自己的人民;尤其,台灣都已經自己選總統了,為什麼還要聽任一個比《憲法》還要大的統一巨靈來指揮自己的前途方向?

 

幾乎成功預測此次大選得票差距的美麗島民調,就佐證了這樣的說法。若以它選後發佈的「大選追蹤民調最終結果」交叉分析來看,國民黨在50歲以上族群還稍稍可以與民進黨分庭抗禮,但隨著年齡層往下,支持度隨即如跳水一般,國民黨在30到39歲的支持者只有12%,20到29歲族群更只拿到11%,都遠不及民進黨的32%與22%,若非柯文哲在年輕族群分票,藍綠差距還可能繼續擴大。

 

從人口結構的轉換來看,國民黨幾乎無法遏阻這種長期下墜的趨勢;想要改變,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徹底地從「一中法統」裡解放。包括朱立倫、江啟臣等國民黨主席都曾做過類似的努力,但總是不了了之;因為,「一中法統」已經深入國民黨的肌理,構成了國民黨的黨名、黨綱、黨德,以及黨魂,任何人想改,不僅黨內保守勢力強力反彈,共產黨也不會放過他,硬推下去就只有分裂一途,沒有任何黨主席敢承受這樣的罵名。

 

國民黨在2018及2022兩次地方選舉都大勝,但一年後的兩次總統大選隨即被打回原形,那是因為台灣人期待制衡,卻又無法放心國民黨的兩岸路線,所以地方可以給國民黨執政,但連續3次把中央執政權交給民進黨。國民黨人可能慶幸比起4年前,他們的總統票追得更近了;但那其實是柯文哲參選,淡化了兩岸因素在總統大選舉足輕重的催票效果。只是,4年後的「柯文哲因素」會變成什麼樣?選舉的成敗全交給別人來決定嗎?想要角逐下屆總統大選的國民黨人恐怕得好好地想一想。

 

【延伸閱讀】

● 社評:柯文哲羽翼已成 藍綠將面對「大交換」的時代──2024總統大選系列之一

● 社評:民進黨應積極尋求綠白合作──2024總統大選系列之二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