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美國得挹注台灣更多

湯名暉 2024年02月17日 07:00:00
美國如果不能提供防空與制海的境外防衛能力,台灣無法移動與搬遷的半導體產業鏈將面對登陸作戰的威脅。(美聯社)

美國如果不能提供防空與制海的境外防衛能力,台灣無法移動與搬遷的半導體產業鏈將面對登陸作戰的威脅。(美聯社)

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增加對中國課徵關稅的範圍,美中之間的貿易依存關係逐漸發生結構性的變化,雖然總量上仍處於上升的指標。但是從美國商務部的數據觀察,2023年美中貿易逆差為7,734億美元,比2022年下降了近20%,其中貨物貿易逆差減少到4,272億美元,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數字,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也由1,510億美元減少至1,470億美元左右。

 

脫鉤看似在即 但對華政策模糊

 

2024年2月初公布的數據更出現20年來最重大的結構性改變,墨西哥首次超過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疫情結束之後美中貿易並未明顯好轉,相較2022年10月以後,美中貿易的單月額度都未超過6,000億美元,若從貿易總額來看,中國已降至加拿大與墨西哥之後位居第三。政策手段已顯著的降低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即使中國嘗試以東協國家作為中轉途徑,但是美國整體而言更偏向以西半球國家作為主要的貿易夥伴。美國選擇脫鉤的議論似乎已日漸明朗,但是仍不如中國對美政策更為清晰明確。

 

美國國內各界即使有反中聲浪,但在屠龍派之外,還有著外交派,漢學派和擁抱熊貓派,大戰略層面的順序也各有議論。目前美國得同時面對印太戰略、俄烏戰爭、以哈戰爭的三大挑戰,其中分別對應著中國、俄國和伊朗以及三者的潛在地緣政治聯盟,但是美國卻沒有明確定義出順序和競爭策略。其結果不只是師老無功,更使得三國之間尋求機制的漏洞互通有無,甚至以虛假訊息穿透美國與各國內部,甚至使得民粹的氛圍惡化,使得各國內部更難形成積極的外交政策和意識。

 

中國對美戰略清晰明確

 

面對貿易戰逐漸發生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在高失業率和通貨緊縮之餘,面臨數據真實性的質疑聲浪,卻不曾放下「槍桿子出政權」的信條。以中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為例,火箭軍在新冠疫情期間仍持續擴張,建置的單位增加兩個營的規模,作為北斗系統基地的西昌在2023年底完成中國第500次的發射任務,太原與酒泉基地新增公路和鐵路機動型導彈發射器,以及在西部地區沿著山地興建的地下發射井,試圖規避各國的衛星偵查手段。

 

在載具的進程方面,中國持續佈署東風17超高音速飛彈,與超過200枚的東風26飛彈,以及結合滑翔機制的Wu-14極音速(hypersonic)載具,試圖反制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分散式作戰」的佈署。中國一心一意的集中資源於軍事力量,回應美國與太平洋各個盟邦的網格狀安全機制,特別是日趨緊密的AUKUS和QUAD。雖然美國整合盟邦資源的同時,也在太平洋上營造中國分散用兵的計畫,但是卻未有著相對比例的資源,究其根柢,在於美國的政治與軍事等各個部門,並未對於中國的定位做出清晰的階段性定論。

 

美國挹注歐洲 面臨民粹抵銷

 

從俄烏戰爭的地緣衝擊來看,檢視美國投入於歐洲國家的資源,僅北約(NATO)一項就是印太與中東地區盟邦所不具有的豐沛條件。身處交戰狀態的烏克蘭背後是相對富裕且穩定的歐洲各國,仍具備經濟與軍事層面一定的自處能力,而今卻是意識形態領域上最具挑戰之地。

 

當前全球性的民粹浪潮以歐洲為甚,匈牙利和東歐各國的極右勢力與德國東部串聯,法國和義大利的農民也紛紛加入抗爭,一時之間新舊歐洲的意見竟然統一起來,民粹主義將成為西方的意識秩序在21世紀最大的挑戰。美國挹注歐洲的資源固然豐碩,但是歐洲各國卻未必能在俄烏戰爭持續堅持立場,面對中國亦然如此。歐洲右派民粹主義者反中,也不會將印太事務作為高優先順序的安全議題,而是更傾向利己主義,還不如東亞的美國盟邦在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上對美國的付出,日本和韓國對於東歐國家的訓練與軍備合作,並不亞於歐洲國家對自身家門口的關注。

 

美國挹注歐洲的資源固然豐碩,但是歐洲各國卻未必能在俄烏戰爭持續堅持立場,面對中國亦然如此。(美聯社)

 

美國的印太戰略需要整合性方案

 

美國的印太戰略則是以傳統的地緣政治為基礎,同時考量全球生產與市場體系的區位,前者得面對前述的中國核威懾能力和傳統軍事力量的增長,後者則面對生產資源難以轉移的挑戰。該地區具備半導體產業的高度知識密集特性,以及東亞沿海龐大的製造業地帶,各國之間犬牙交錯的經濟結構難以僅靠「友岸外包」就能實現脫鉤。

 

例如:台灣的長榮海運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這幾年最重要的客戶,而使用的設施與福建級航母的區域相鄰,也就是中國的軍工企業部份收益來自於台灣企業,而產品也用於台灣。台灣的半導體廠過往也無從識別是否出貨給軍工企業體,台積電即使在日本和歐洲尋覓新的設廠地點尋求分散風險的方案,卻也無法移出已經融入在地的產業知識,以及難以出口的生產機具。面對產業的人文特性,美國盟邦所面對的經濟與產業問題,並不能只靠轉移到印度就能獲得解決方案。

 

東亞各國來自美國的上游知識與技術,經由投資已輾轉為中國所用,過去尋求以價值改變中國的目的未成,但是中國卻在加入WTO以後逐漸成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一員,並且享有全球化帶來的益處,而今在永續發展的議題上更是需要中國的參與,使得美國的印太戰略無法只有威懾手段,若無相應的承諾作為誘因,在軍事以外的層面最終也會波及美國的國家利益。

 

杯水車薪的資源難以保衛龐大的利益

 

美國在印太島鏈的前沿軍事資產以駐日韓的美軍為主,但是在台灣海峽和南海仍得投入常態性的任務資源,面對中國超常態性的「灰色地帶衝突」結合常規軍事手段,台灣在內的印太各國所面臨的生存壓力並不亞於交戰中的國家,但是與其他地區相比,美國在印太地區投入的資源與保衛的利益極不相稱。

 

2024年2月13日,美國參議院通過針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953.4億美元的援助計劃,其中為烏克蘭提供 610 億美元,為以色列提供 140 億美元,以及為支持包括台灣在內的印太地區夥伴僅提供 48.3 億美元。面對中國的壓力,台灣能取得的資源可謂杯水車薪,在美台半導體產業與自由貿易的進程上又未見足以穩固台灣政經結構的方案,而中國的軍事能力和國力規模更是數倍於俄羅斯。

 

軍事方面,美國幫助台灣「武裝到牙齒」的刺蝟思維並不能保護半導體資產,如果不能提供防空與制海的境外防衛的能力,台灣無法移動與搬遷的半導體產業鏈將面對登陸作戰的威脅,城鎮戰對於解放軍的代價固然高昂,但最終仍將使台灣乃至於全球付出更勝於城鎮戰的代價,一個至少停滯十年且替代方案尚不可知的全球經濟體系。

 

美國方向不明確且未能整合資源的對華政策,以及對於台灣政經軍不均衡的投入,需要國人與各界專家學者進一步闡述。美國零散的政策與不對等的資源,現實上難以維護龐大的地緣政治利益與全球產業體系,定位中國的角色,有效的威懾與承諾,以及加強對台灣和印太地區的投資,才能讓維持既有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