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北海岸 我反對核四重啟

郭慶霖 2021年03月19日 00:02:00
從核電的過往、現在、未來,一再顯現過去國家核廢處理政策的不周全、現行法令的不足、社會溝通的不良。圖為去年「告別核電、風光明媚」廢核大遊行。(攝影:李智為)

從核電的過往、現在、未來,一再顯現過去國家核廢處理政策的不周全、現行法令的不足、社會溝通的不良。圖為去年「告別核電、風光明媚」廢核大遊行。(攝影:李智為)

北海岸位居於臺灣北部海濱,擁有山海生態環境的美麗風景,自15世紀到17世紀,世界歷史進入海洋時代以來,一直是許多不同族群生息的舞台,更歷經了不同政權的統治,因而有著珍貴且多樣的產業人文。

 

藉由能源議題,循著核電重大紀事,可以清楚的看見我們美麗的家鄉因而改變,更不難發覺地方專屬的DNA,天然長鏈所排列而成的「環境序列」被迫壞,先民遺留的「在地密碼」被斷裂,美麗的「藍圖」、完整的「配方」,1970年因一時政府獨裁壟斷、粗糙壓迫的決策手段,一座座未經選址與環評的核電廠,造成地方珍貴的資源因而消失、居民為此散落各地、地方發展也因此遭受阻礙半個世紀,而除役後未來的修復與復育、再生與創生更顯長路漫漫。

 

核廢處置的困境與難題

 

台灣核電廠自1970年代至今,如影隨形與北海岸及恆春居民纏繞了4、50年,如今核一、二、三廠將分別於2019、2023與2025年陸續除役,三座核電廠除役在即,核廢料將如何處理?怎麼處置?除役後的電廠怎樣再利用?多年來地方發展受限,除役後地方能否再生?需要進行那些修復與復育?告別核電除役後的下一步,核廢料將要何去何從?

 

如今,核電廠進入除役階段,卻牽扯出更多層面、且沉積已久的問題,從核電的過往、現在、未來,一再顯現過去國家核廢處理政策的不周全、現行法令的不足、社會溝通的不良,導致核廢料處置至今停滯不前,最終處置場未能有效推動。

 

科學與道德、物理與倫理

 

不知是過度樂觀亦或是真的愚蠢的核電狂熱份子的所謂理工科學家們,與拉幫結派的核電經援政治結構,加上長久以來的法規不足、組織闕如、基金未充、溝通不良、缺乏信任、無法承擔,造成現今核廢的難題!

 

賢哲有言:「科學是建立於可觀察、可實驗、可度量的證據上,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今天,卻有著理工科學背景之人,違背了求真、求實、求證的科學精神,為一己之驕奢、邪慾與淫志,什麼話都講得出口。

 

真的不明白,這些擁核的所謂的核工學家、物理人士是如何養成的?家教就不用說了!學校的養成教育,到底有沒有傳授「科學與道德」、「物理與倫理」,如果沒有,那是很容易危害世間!

 

反核團體13日將辦「福島十年,告別核電」市集,正面迎戰重啟核四公投。圖為2014年遊行。(取自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臉書)

 

無論支持或反對核能發電 ,核廢料存在已經是既成的事實,當代享受核能電力,就應該正視核廢料問題加以解決,不要因這一代人不道德的使用能源,造成後代不正義的負擔,為免核電廠除役拆廠後產生大量的核廢料無法處置,到最後「非核家園」反成「核廢家園」。

 

被汙名化的再生能源,罪及非核廢核方針

 

綠能的選擇與發展的路徑,如果沒了規範與引導,任其發展、隨意劃設,使得綠能背負了莫須有的惡名,讓再生能源徒生障礙、推動受阻。

 

經濟部應確實負起責任,在選址與興建的過程中,好好規範並監督業者,避開敏感環境區位、選擇適切的施作工法,兼顧環境生態,莫使少數業者造成再生能源的負面印象,讓再生能源背負污名,而罪及非核廢核方針,使得能源轉型受阻。

 

我們可以看見連最基本資訊的落差,不僅普遍存在於一般民眾而已,就連重要相關單位、專家智庫的論述軌跡與決策脈絡的混亂,對外的發言與作為,有時更顯得荒腔走板。

 

別讓,國家既定政策的「非核家園」變成「核廢家園」。莫使,人民長期努力推動的「告別核電」,因不專業無心的誤導,以及專業刻意的欺瞞,被說成「哭爸核電」。期待,全面進行公開對話,以期理解信任認同,共同參與推動,謙卑積極尋找出現階段最佳可行方案。

 

嚴重傾斜的台灣社會,正等待著被除役

 

關乎核電除役與核廢處理、處置,執行的進程推動與否,於今實屬成敗關鍵時刻,還是要看身逢其時,總統府裡蔡英文的睿智與決心,如何在眾多智庫幕僚裡、紛雜的耳語中,考量最大、犧牲最小,做出決策。否則,無論國家未來任何的接班人,將面臨更難以收拾的局面。

 

如何健全適切原子能輻射安全管理管制的國家法規體系,核電除役人才技術培訓、除役階段核電廠的人事組織變革、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架構,應有明確責任與分工,設置獨立的管理、管制機關,以執行放射性廢棄物跨世代與跨人類歷史尺度、地球地質穩定的管理之獨立審查與監督管制,確保環境、設施、設計等輻射屏蔽安全無虞。

 

長期以來被選址地方不受尊重仍有不同聲音,有賴相關機關加強溝通並尋求共識,期能順利完成核廢三法的立法及修法工作,以回應國人對核廢料問題妥善解決的殷切期盼。

 

如何進行核電除役與核廢處理與處置的社會溝通與公眾對話,以尋求核廢決解方案,制定政策方向。當需透過一個公正的組織體、建立一套客觀的標準、以公開的參與程序尋找解方。這也是個人在「行政院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會議中提出,台灣要全面的進行社會溝通,進行社會除役,而不只是核電除役而已。

 

過去,因惡質政治的刻意擠壓,使得資訊破碎,認知混亂,看得見的空汙,卻看不見被污名化的再生能源與現階段須過渡的解決方案。現在,公投更無法改變環境條件與設施風險存在的嚴酷事實,走過核電50個年頭,嚴重傾斜的台灣社會,正等待著被除役。

 

我住北海岸,關心核電廠除役困境,反對核四重啟。

 

為實現「非核家園」的目標,現階段須找出過渡的解決方案。

 

在悼念311日本福島核災十週年的同時,也祈願家鄉平安,台灣沒事。

 

※作者為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