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凌翔:拜登重組全球晶片供應鏈 一個字「難」

烏凌翔 2021年10月13日 00:00:00
汽車行業是美國的民族工業,也是現存少數支撐就業數字的製造業,偏偏因為缺少晶片而頻頻停工。(湯森路透)

汽車行業是美國的民族工業,也是現存少數支撐就業數字的製造業,偏偏因為缺少晶片而頻頻停工。(湯森路透)

面對晶片缺貨,拜登受到的煎熬可以想像,預算等重大法案一拖再拖,民主黨在總數100票的參議院只有50席參議員,連一票也跑不得,明年期中選舉壓力已漸漸逼進,依歷史經驗,執政黨選後在參院成為少數是常態,若拜登「遵循」歷史規律,即使不論年紀,成為跛腳總統,勢所必然。

 

以上是政治壓力,還有經濟壓力。汽車行業是美國的民族工業,也是現存少數支撐就業數字的製造業,偏偏因為缺少晶片而頻頻停工,也可以想像,商務部長雷蒙多承受議員轉達業者的壓力,必然一波強過一波。9月23日第三次以白宮名義召開的晶片會議,要求晶片供需雙方必需提供業務機密資料,並且語帶威脅要以針對戰爭時的國內法-《國防授權法》為依據,強迫業者填寫「自願性」問卷,然而全球最大晶片製造業者台積電與三星皆非美國企業。

 

雷蒙多要求「供應鏈透明」的要求,引起軒然大波,明明可以向各家半導體協會:SIA(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EMI(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WSTS(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IC Insights等組織購買報告即可獲知的訊息,卻偏偏捨近求遠,「大動干戈」,不僅南韓業者大肆反彈,一向低調的台積電也公開對外宣示不會洩露客戶機密的立場,等於溫和說「Sorry, but, No」。

 

而且,就算得到資料後,如何查核資料真偽?根據SIA的報告,2019年半導體產業的產值是晶片貿易額的4倍,換言之,晶片從出廠到最終使用者手中,還有長長一段是大、中、小盤商,他們賣來買去,才有屯貨的動機,晶片製造廠屯貨何用?

 

9月23日白宮晶片峰會前,拜登明示他的期望是在美國境內重建自給自足的晶片供應鏈,他的幕僚則建議與盟邦合組半導體聯盟。前者當然一勞永逸,但耗費太大,緩不濟急;後者較為可行,似乎也是目前美國採取的策略,但也非一馬平川的坦途。

 

6月中,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第一次出訪,參加了在英國倫敦的G7與布魯塞爾的北約峰會後,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及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談決議成立「美國-歐盟貿易與技術協會」(US-EU TTC,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然而,US-EU TTC本月上旬在美國匹茲堡第一次開會,法國就提出異議。根據美國《Politico》的報導,法國是因為不滿澳、英、美稍早成立「AUKUS戰略聯盟」而且取消澳洲給法國的潛艇大訂單才橫插一槓,目標是要讓法國籍的歐盟官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來主導這項跨大西洋的半導體會談,甚至期望在歐盟境內建立晶片生產能力

 

一向低調的台積電也公開對美國「供應鏈透明」的要求說不。(湯森路透)

 

顯然,美國與歐盟都想在自己境內建立自給自足的晶片供應鏈,但也同樣緩不濟急。而且,韓國也想啊:今年五月韓國總統文在寅不顧他明年就要缷任,宣佈了十年投資153兆韓元的「K半導體戰略」目標即是「建設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業地,引領全球供應鏈」-可沒把老美放在眼中!另一方面,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一獲假釋資格就立刻被放出牢籠,文在寅不諱言是要他出來主持集團未來的大局,顯見韓國政府急於增強半導體戰略的急切雄心。

 

相比之下,日本6月下旬提出的增長戰略務實許多,只強調半導體是戰略物資,應「集中投資以強化供應鏈」,以及加強「日、美合作」。只是就在這個月日本首相菅義偉已被岸田文雄取代,岸田上任後時日還有限,只聽聞他強調經濟安保政策「鑑於中美對立加深,放在日本經安保的核心位置是建構半導體供應鏈」與「將與同盟國等加強合作」的一般性原則,未來如何推進,還有待觀察。

 

相對日本政府的「穩健」與走馬燈,民間可急壞了,媒體從今年初就一再放出台積電將赴日設廠的消息,近來更傳得有鼻子有眼的,頗有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味道。

 

晶片有兩種特性都很關鍵:所需數量與所需製程,前者要滿足得靠貿易,後者則要靠技術。貿易即對外採購,理論上花錢就有,但是在官員眼中,這就產生了對外依賴的潛在國安危機,譬如中國華為被制裁的案例,大家都「看進心裡」,所以各國都想建立自給自足的境內產業鏈。然而,學問之內,沒有帝王之路,晶片之內,也沒有速成之路,只能腳踏實地的發展科學與技術。

 

美國擁曾經擁有世界第一流的半導體生產技術,之前沒發覺落後的嚴重性,也不算戰略誤判,中國大陸早就知道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不也還沒補上短板就已被「掐脖子」了嗎?只能說,可能科技進展太快?或,國際局勢也變化太快了?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