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鏡丹麥 憲法法庭健保資料審議別反其道而行

樊家忠 2022年05月02日 00:00:00
近20年來,北歐各國透過開放完整、豐富的個體行政資料,吸引全世界的研究者利用北歐資料進行研究,形成全球性的 brain drain。(維基百科)

近20年來,北歐各國透過開放完整、豐富的個體行政資料,吸引全世界的研究者利用北歐資料進行研究,形成全球性的 brain drain。(維基百科)

歐洲在2016通過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後,我到丹麥訪問當時的丹麥統計局 (Statistics Denmark) 研究部門主任Ivan Thaulow,他提到丹麥資料治理法制的幾個重點:

 

1.丹麥的行政資料,不論是個體還是總體資料,都可開放提供學術研究或公益目的使用,無須徵求個人同意。其法源依據是《丹麥統計局組織法》(Act on Statistics Denmark) ,該法整合了聯合國的《官方統計基本準則》(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Official Statistics)以及歐盟的《歐洲統計應用規範》(European Statistics Code of Practice)。上述兩項跨國法規,同樣沒有禁止政府將行政資料提供學術研究或者公益目使用,使用時亦無需個人同意。

 

2.丹麥(以及其他北歐國家)認為,政府的行政資料是國家資產,不是個人資產,因此個人無權要求政府刪除或者退出 (opt-out)。

 

3.丹麥並非選擇性地僅開放特定資料,而是開放所有的個體行政資料供學術研究或者公益目的使用。相關資料範圍涵蓋了戶籍、教育、健康、生育、婚姻、死亡、親屬關係、移民、勞動供給、就業、運輸、消費、儲蓄、財務、居住、商業及企業等等。

 

4.所有政府行政資料,不但開放給丹麥的公部門與私人機關(包括政府、學校、研究機構、民間企業),也開放給全球的研究者申請。

 

5.丹麥開放行政資料的政策,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環節,因為這讓政府透明度提高,民間監督得以落實。

 

有關丹麥行政資料使用的立法、授權,以及其他更多法規資訊,請參考 t.ly/TilG

 

丹麥開放個體行政資料使用的具體操作細節

 

為了維護個人隱私,丹麥釋出的個體資料都先經過去識別化處理,將個人資料包括姓名等加密處理。但不同的資料區塊,可以透過加密後的個人ID,或者公司ID互相串接。

 

此外,研究者個人或者不同機構自行蒐集的資料,也可以跟來自丹麥統計局的個體資料進行串接,這個設計擴展了資料的使用潛力。

 

個體行政資料的使用權限,由丹麥統計局核發給經過審查許可的研究機構。這些機構通常是官方的研究機構(如大學、其他研究機構、政府部會等),以及非營利組織下的研究單位。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研究者就可以申請使用行政資料。

 

民間單位如果有安定的研究或分析環境,則非政府組織、顧問公司、以及一般的民營企業也可以獲得授權,但資格審查更為嚴格。

 

審查申請案時,丹麥統計局會非常仔細地評估申請機構,會申請機構的可信度納入考慮,包括機構所有者、職員們的教育水準、以及研究經驗。

 

個體行政資料的使用權限,是根據「資料必要性」(need to know) 的原則授予,也就是研究者只能使用完成研究所需的資料,不可超額使用。而使用權限會以安全遠端存取 (secure remote access) 的形式授予,擁有這個權限的研究者,可以透過自己的電腦連線到丹麥統計局的伺服器使用資料,不受地域限制。

 

外國研究者若是與具有權限的丹麥機構合作,也能夠獲得資料授權,並可透過遠端連線使用,不受國籍與地域的限制。

 

由於丹麥統計局是將個體行政資料使用權限發給機構,而非單一個人,這使丹麥統計局能更有效地執行監督與管制。得到授權的研究機構,必須負責確保機構內所有使用者遵循使用規範。任何一人的違規行為都會使得整個機構受到嚴重的懲罰,例如整個機構被停權。這讓各機構有非常強的誘因去好好監督個別使用者的行為。因此直到目前為止,違規的行為十分罕見。

 

丹麥開放個體行政資料使用的影響

 

近20年來,北歐各國透過開放完整、豐富的個體行政資料,吸引全世界的研究者利用北歐資料進行研究,形成全球性的 brain drain。這個情況甚至嚴重到美國幾位頂尖的經濟學家 (包括去年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David Card) 出來公開呼籲美國政府應改進資料制度,否則美國研究人才大量跑去北歐做研究,造成美國本土研究能量下降 (詳見t.ly/z-q5)。另外,德國為了反制北歐對人才的吸力,自己出錢在美國的幾個頂尖大學設置德國研究中心,讓研究者透過遠端連線使用德國個體行政資料,以鼓勵美國學者研究德國。

 

這是沒有煙硝的資料戰爭,已經在國際開打多年。台灣的個體行政資料非常豐富,有機會在國際競爭中佔據高地。希望這次憲法法庭關於健保資料的審議不要反其道而行,剝奪行政資料為國家創造重大利益的機會。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