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緯:台灣嚴陣以待「川普亞洲行」來襲

韋行之 2017年10月30日 00:00:00
川普即將訪問亞洲並與習近平碰面,北京向來的伎倆就是對雙邊聲明製造不實的扭曲詮釋,若再加上川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發言模式,將更平添此行不可預測的變數。(湯森路透)

川普即將訪問亞洲並與習近平碰面,北京向來的伎倆就是對雙邊聲明製造不實的扭曲詮釋,若再加上川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發言模式,將更平添此行不可預測的變數。(湯森路透)

台灣媒體近日報導,美國白宮資深官員以背景簡報方式說明總統川普11月亞洲行,其中涉及台灣部份,這位負責亞太事務的國安會官員保證,川普訪中不會簽署美中「第四公報」。

 

同一時間,在台北訪問的歐巴馬政府任內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素也在演講中強調,美台關係「如海中之錨一般穩固」,華府絕不會犧牲台灣換取美中關係的改善。

 

羅素在歐巴馬8年總統任內先後擔任過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與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嫻熟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演進,其任內也歷經習近平接班當權以及歐、習兩人交手、馬英九任內處理兩岸關係的模式以及蔡英文當選台灣總統之間台灣內部政治的變化等過程,可以說是最瞭解台海與兩岸關係的美國專家。

 

至於前述這位不具名的白宮資深官員應該就是現階段負責安排川普訪問亞洲的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博明。他是媒體人出身,後來從軍派駐阿富汗,接任白宮新職以來處事低調內斂,在川普上任9個月來白宮內部角力風波不斷的爭議中,逐步建立高層對他的信任。

 

但這次博明與國務院亞太事務系統官員安排川普這趟亞洲之旅的處女秀時間長達兩周,亞太地區又正逢多事之秋,朝鮮半島緊張情勢未見改善,日本首相安倍於國會大選再次大勝獲得處理國內外議題的最新民意,習近平則是在十九大成功鞏固其權力地位,美中之間近期在南海的摩擦日增,東協國家持續觀望川普與習近平的互動結果作為下一步外交調整準備。

 

川普可能缺席東亞高峰會

 

在議題方面,除了在東京、首爾與日本首相安倍、韓國大統領文在寅討論北朝鮮問題,川普還將進行首次到中國的國是訪問,與習近平進行第二次正式的「川習會」,共同舉行記者會,分明發表聲明。接著川普將出席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最後訪問菲律賓與號稱「東方川普」的菲國總統杜特蒂會晤。

 

有一說法是川普只會到馬尼拉與杜特蒂見面,可能缺席在菲國天使城舉行的東亞高峰會(EAS),果真如此,將遭外界解讀為對此項歐巴馬極為重視並親自參與的東亞高峰會,川普並不重視。

 

由此觀之,台灣密切關注川普這次亞洲之行,絕對不能只從「川習會」、兩岸關係或是APEC台灣領袖特使宋楚瑜與川、習兩人互動的單一稜鏡來解讀,而是必須將其視為川普政府在面對亞太政、經、安全動態出現劇烈變動之際,川普國安團隊欲藉此建構其完整且具說服力亞太新戰略的機會。

 

如果從這個角度檢視川普此行的規劃,就不會如往常一般只陷入對美中會否簽訂「第四公報」,或者川普會否將台灣當作與習近平談判籌碼的制式擔憂而已,又或者過度放大宋、習兩人在APEC互動的解讀。

 

不可能和中國發展出像美印般的關係

 

一般而言,美國總統出訪某一區域之前,其國安團隊都會先放出風聲進行後續議程的設訂。先前川普出訪北約峰會,其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與國防部長馬蒂斯就聯名在國際媒體撰文論述川普對北約的外交立場。這次川普訪問亞洲之前,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和馬蒂斯先後針對亞太情勢發表重要演說正是例證。

 

提勒森選擇在華府智庫發表演講,高調抨擊「北京不民主,不遵守國際規則」,還明確點名中國在南海的「挑釁行為」以及實行「掠奪性經濟政策」。為了因應北京的崛起,提勒森公開呼籲美國必須與印度發展「全球戰略夥伴關係」來共同面對「北京的威脅」、聯手保護世界秩序。他還特別指出,美國尋求和中國發展建設性關係,「但美國不可能和不民主的中國發展像美印般如膠似漆的關係」。提勒森上周正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訪問。

 

同一時間,馬蒂斯也在菲律賓出席東協國防部長會議時異口同聲呼應提勒森在華府的談話。馬蒂斯說,「東協讓那些希望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基於尊重,而非基於掠奪性經濟或軍力規模的國家,擁有發言空間。美國依然明確支持東協」。

 

提勒森高舉印度的重要性,馬蒂斯向東協提出美國的「再保證」,最終目標都在於希望營造集體力量來制衡中國,也可被視為替川普訪問亞洲進行定調。

 

事實上,精於談判的川普應該很清楚他面對的亞太政經情勢,他應該與勝選的安倍以及剛當選不久大統領的文在寅強化關係;面對完成領導鞏固的習近平,川普絕對不能示弱,更不能為了尋求習近平合作就拿其他議題作為交易籌碼;面對美國退出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川普應藉由首度出席APEC的機會說明美國的立場,而非自我塑造成為各國的敵人;在東協高峰會上,川普若能親自出席,將讓東協國家不致於因為美國的態度冷淡,別無選擇只能靠向中國。

 

不可預測的變數

 

當然,台灣最關切的重點就是「川習二會」時,台灣議題會占有多大份量,又習近平會否打「北朝鮮牌」來要求川普在台灣議題上讓步。以目前白宮公佈川普訪中行程來看,美方幕僚的確意識到此一可能性。兩國元首並未計劃簽署聯合聲明,就是避免北京玩文字遊戲,製造川普為習近平「一中原則」等核心利益背書的印象。

 

但即使是各自發表聲明,北京向來的伎倆就是製造不實的扭曲詮釋。若再加上川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發言模式,皆存在著不可預測的變數。

 

蔡政府自然已經針對上述可能發展進行沙盤推演,也透過外交管道提醒美方,以及要求必要簡報。此外,運作美國政學界與國會發言提醒川普政府不應犧牲台灣利益也是必要手段。

 

無論如何,川普訪問亞洲之旅牽動的不只是美中關係或是亞太經貿而已,而是更多面向的安全與政治角力,影響所及不僅是兩岸關係,更涉及台灣在東北亞安全困境與推動新南向政策可能面臨新挑戰等因素。蔡政府應該廣徵各界意見,強化外交能量,進行各種可能想定推演,深化輿論作戰,才能有效因應此一重大外交戰局。

 

【延伸閱讀】

●國際經緯:「修昔底德陷阱」下的美中台關係

●紀永添專欄:中國戰略轉向決定未來台海局勢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