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正名

吳春城 2023年03月05日 09:00:00
正名、觀念革命、要求權利,是所有社會運動的重要成分。第一步正名就是以壯世代取代銀髮族的指稱。(取自Pexels)

正名、觀念革命、要求權利,是所有社會運動的重要成分。第一步正名就是以壯世代取代銀髮族的指稱。(取自Pexels)

人都是用認知來看世界,而非眼睛。而名詞就是認知一個事物的開始。就像小孩陪爸媽看連續劇時,第一個往往會問:「這是好人還是壞人」。當他用好人這名詞來定位一個角色時,他才能理解這角色接下來所有的行為。

 

所以社會運動一開始最重要的就在正名。如果沿用老人、銀髮等舊稱,人們腦中所浮現的永遠是傳統農業社會的畫像,成為一種文化制約。產業不知道賣什麼給他們,想到的只有拐杖和輪椅,不會想到時尚、科技。政策千篇一律就是更多福利、更多照護,而不是世代經濟循環。

 

世界各國也發現這問題,不斷找名字。日本就取過新大人、大大人,台灣也取過樂齡族、橘世代。但終歸指涉脫不了「老」的意涵,成為忌諱,沒有人願意自豪地稱自己為老人。找不到名字,我就成為沒有名字的人,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又如何奢求別人正確看待自己?

 

「壯世代」有哲學,有政策。不只是觀念革命,還要求權利。我們所追求的不是一個吸啃資源、競逐禮遇的「強」人生,而是驅動人生熱情、促進世代循環、透過貢獻群體而找到自我的「壯」社會。

 

 

吳春城博士

 

國內知名趨勢觀察專家,曾獲台灣廣告史中心推崇為「上位公關的先行者」。33歲時因應台灣民主化趨勢,以「審度天下大勢,引領時代風騷」為職志,創辦戰國策顧問公司,至今為國內最大型公關集團,擔任全球前八大品牌長約顧問,八度蟬聯台灣最佳公關公司。

 

60歲因應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創設「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力圖以「壯世代(Strong Generation)」取代「老人」、「銀髮族」等負面字眼,提倡高齡解放運動,推動壯文化、壯政策、壯產業、壯Style,期待為超高齡化與超少子化已危及國安的台灣,尋找解方。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