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成美中博弈戰場 「誰能領導人工智慧領域,誰就是世界新主人」

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 2021年11月07日 12:00:00
美國與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展開競爭。(pixabay)

美國與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展開競爭。(pixabay)

兩個巨人的戰場:高科技領域博弈

 

美國是否會失去全球未來科技領航者的主導地位?在塑造未來的科技領域,北京投注了巨額資金,矢志成為世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全球冠軍。那麼,該怎麼看待被用來做為社會高壓統治制度新工具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那個將決定人類未來數十年發展方向的領域?

 

領銜全球人工智慧

 

領銜全球人工智慧者是美國和中國。人工智慧(通稱AI, 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指使機器模仿人類認知過程的技術統合)將是徹底改變未來的關鍵領域。根據普華永道(PWC,一家專門從事審計、會計和諮詢的國際網路公司)預估,到2030年,人工智慧的發展將為全球GDP帶來15.7萬億美元的增長,而其中將近7萬億美元的財富歸入中國財庫。2019年,全球一半的人工智慧之投資,是由中國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大都會的公司進行的。2018年8月,在墨爾本舉行第一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因里亞.薩克雷研究中心(Inria-Saclay Center)主任博川.布倫瑞克(Bertrand Braunschweig)觀察道:

 

「有三分之一的成果呈現來自中國的實驗室。」

 

不久前,美國還是人工智慧研究領域裡不容置疑的領導。白雲蒼狗,中國現在已走在這發展迅速的領域的前端。法國國際戰略事務研究所研究員暨人工智慧專家查爾斯.蒂布(Charles Thibout)如是研析:

 

「2017年7月,中國政府揭示了它的人工智慧發展鴻圖。最初,年度預算是200億美元,預估到2025年將上升到600億美元,但可能早已超過這些數字了。根據五角大廈,中國的人工智慧年度預算可能已經達到700億美元。這遠遠超過美國每年投注在這領域的40億美元公共資金,而美國向來是人工智慧的強國。」

 

(延伸閱讀:【中美爭鋒:誰將左右世界領導權】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在臺灣爆發嗎?)

 

中國大力投資高科技領域。(湯森路透)

 

鉅額投資

 

不過在美國,這個領先投資的一直都是私營企業。蒂布補充道:

 

「去年GAFAM投資在人工智慧研究的經費約在400億到600億美元。」

 

(譯註:GAFAM是對資訊科技(IT)行業最具主導地位的公司合稱,包含谷歌(Google)、蘋果(Apple)、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與微軟(Microsoft)五大公司。)

 

今天,BATX(中國網路四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小米)將自己定位為美國的競爭對手。李開復是其中一位頂尖的人工智慧專家。這位創業家暨研究者出生於臺灣,在美國成長並求學,曾任蘋果、微軟、Google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等重要職務,目前在北京工作。他著作等身,其中《AI新世界》(AI Superpowers, 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在全世界暢銷熱賣中。在一次訪問裡,他解釋道:

 

今天,我們有兩個國家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的驅動力:美國和中國……在中國,競爭尤其激烈,企業家們不眠不休日以繼夜瘋狂的工作著。其中有一個文化因素,因為在中國,他們是第一代能夠擁有這樣的機會,這些人的父母輩都非常窮困。當這種歷史現象發生時,職業道德與工作意願都非常強烈旺盛,人們從不疲累。終於,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大力支持人工智慧產業。

 

李開復並預測,在15年內,美國現有的40-50%的職業將不復存在,特別像是研究助理、翻譯、會計、卡車司機、潛水人員、血液分析人員和農業工人。2017年9月,俄國總統普京會晤俄羅斯年輕人時,他告訴大家:

 

「誰能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誰就將成為世界的主人。」

 

中國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監控

 

人工智慧的人臉辨識被中國當局物盡其用了。在舉世稱奇的經濟繁榮後,各大城市分別部署了數百萬部監控攝影機,這個人工智慧系統已經讓當局得以在街道上辨識出哪些人犯了罪,隨即跟蹤,並且派員拘留或逮捕。但是,兩億多台監控攝影機配合人臉識別算法,縱使所犯的是微不足道的不禮貌舉動,執事當局員警也能夠干預並加以懲處,基本上是侵犯人民的私人生活領域了。吾人不可能不聯想到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其反烏托邦經典傑作《1984》中「老大哥」打造的恐怖世界。在全中國布下天羅地網的「社會信用體系」在2020年實施,經由包括監控和人臉辨識系統,對「好」或「壞」老百姓的某些特定行為給予「好」或「壞」的分數。例如,在公共場域抽菸、粗魯、不付款或未繳稅、使用過期的火車票等等等,這些違規行為可能受到的懲罰包括:禁止搭火車或飛機、禁止從銀行貸款,甚至不准買房。

 

另一方面,舉報罪犯可以得到加分。根據中國國家信用資訊中心的一份報告,2018年,中國禁止1,750萬「失信」的人民購買機票,另有550萬「失信」的百姓無法購買火車票。中國的學校和大學已經部署了監視錄影機來跟蹤學生的出勤和行為,現在,中國學生在課堂上偷玩智慧型手機已經難逃法眼了。從2019年12月開始,依照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門規定,人民想要擁有智慧型手機SIM卡者,必須接受人臉辨識系統掃描,為的是「保護人民在網路空間的權益」。2019年9月底,中國工程師推出了一款超高清監視錄影機,能夠辨識大型空間如體育場內所有的觀眾。同時間,在西方國家中,對這類大規模監控的抵制決策持續增加著。2020年元月,歐盟委員會在很迅捷地通過五年內停止在公共場域使用人臉辨識的科技。在美國,加州舊金山、麻州薩默維爾市,以及後來跟進的加州奧克蘭市,皆明文禁止使用這種有爭議性的科技。但中國卻有加無已,甚至規定全國人民從出生開始就必須做基因檢測,他們在新疆的維吾爾人身上試驗了這前所未有的政策。

 

社會信用體系

 

2019年8月,在華歐盟商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敲響警鐘,在一份《分數決定命運──企業社會信用體系如何規劃市場主體》的報告書裡指出,社會信用體系現在針對企業進行評鑑與控制:

 

「企業界的社會信用體系能決定個別公司或生或死,這並非空穴來風。」

 

該組織諄諄告誡,在企業界的這體系雖與社會信用體系不盡相同實際上是殊途同歸的,這是歐洲企業應該警覺的時候了,必須覺知中國當局的操作將會如何衝擊到他們的營運。9月中旬,《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當局已對三億三千多萬家國營企業進行評估,北京計畫在2021年建構一個對所有公司評量分級的唯中央獨有的資料庫。已有不少商家採用人臉辨識科技。顧客購物時,不再需要掏出信用卡或智慧型手機來支付購物費用。你只要站在攝影機前,它就會迅速識別,接著從你的銀行帳戶扣款付費。味多美的資訊科技總監胡博宣揚道:

 

「你不再需要隨身攜帶手機;你可以不帶任何東西出去購物。」

 

(延伸閱讀:【中美爭鋒:誰將左右世界領導權】軍事領域,由美國持續掌控的無聲競賽)

 

人工智慧會否與人類作對?

 

這家廣受歡迎的烘焙連鎖店販售符合華人口味的西點麵包和蛋糕,在數百家銷售點使用人臉辨識終端系統。儘管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也使用了人工智慧,但創辦人美國企業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對這項技術的仍持謹慎態度。2019年8月29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與阿里巴巴前董事長馬雲針鋒相對。馬斯克警告說,電腦的運作速度變得如此之快,當電腦與人類溝通時,會覺得人類很慢。

 

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湯森路透)

 

「電腦將會對試圖與人類溝通感到厭倦,因為相比之下我們的思考會比電腦慢太多。人類的講話對於電腦來說將會像是緩慢的低頻信號,有點像鯨魚的聲音,而電腦能夠輕易地在兆兆位級別上進行溝通,所以電腦只會覺得不耐煩,跟人類說話就像與一棵樹說話一樣。」

 

馬斯克擔心人工智慧最終會與人類作對,而馬雲很冷靜地避開正面回應,他認為機器沒有智慧:

 

「電腦只有晶片,人類有心靈。智慧是來自於人的心靈。」

 

差不多同時期,2019年10月6日,微軟首席執行長薩提亞.納德拉打破他一貫的保守態度,抨擊美國封殺中國的作為,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

 

「許多人工智慧的研究都是公開進行的,整個世界都是從這些公開的知識中獲得益處。……對我來說,從文藝復興和科學革命以來都是如此。因此我認為,設置障礙,在實質上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多於提升,無論在哪裡。」

 

※本書擷取自《中美爭鋒:誰將左右世界領導權》,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


法國作家、新聞工作者。畢業於史特拉斯堡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在巴黎的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學習中文後,負笈臺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繼續進修中文。繼而在法新社致力長達37年的新聞志業,期間被派駐於北京、東京、華沙、尼克西亞、紐約聯合國總部,以及巴黎擔任全球新聞主編。董尼德以他的亞洲旅行經歷寫了數本關於日本和西藏的著作;《西藏生與死》於1990年榮獲亞歷山德拉・大衛・尼爾獎(Alexandra David-Néel Prize)。他與著名的漫畫家卡布(Cabu)合作了三本圖畫書。於關心時局闡述世界局勢之同時,他配合老照片撰述了一系列關於他的故鄉奧佛涅區的小鎮、火山、溫泉和城堡種種。從新聞工作退休後,董尼德筆耕不輟。

譯者簡介

洪祖玲


戲劇導演、文字工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系客座教授。美國哈佛大學ART劇團暨劇場訓練研究所導演研究、美國私立紐約大學Tisch School of the Art導演研究、紐約Circle Repertory Company導演實驗坊會員。方圓劇場創辦人。編導作品有《八仙做場》、《谷德,搖搖搖》等。譯作有法蘭西斯・霍吉《戲劇導演》、皮藍德婁《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和《各是其是》、史特林堡《夢幻劇─生命之旅》等。主編《世界名劇精選─古典篇》。

2012-2014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主編。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