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賓:改變英國工黨的男人(下)

傅莞淇 2016年09月29日 08:30:00
柯賓於倫敦出席工黨活動。(湯森路透)

柯賓於倫敦出席工黨活動。(湯森路透)

無法贏得大選的領袖

 

柯賓等待參與電視訪談。(美聯社)

 

對柯賓最主要的反彈,在於他無法領導工黨贏得選戰,也就無法獲得改變的權力。批評柯賓者認為,他是80年代左派原型的活化石。當時工黨重視推進意識形態的轉換勝於贏得實權。

 

但柯賓的支持者認為,他是當今政壇少見的誠實左派人士,可以啟發下一個世代的社運分子,讓他們相信在當前新自由主義的社會中,還有別的出路。尤其是他恆常的左派立場,招回了許多已對政見反覆且耍弄嘴皮的政客感到厭煩的人。

 

「人們為他燃起動力很棒。他們多少是被那份真誠所感動。我想我們突然了解到,我們已太習慣政客說謊。」─ 英國演員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

 

但是,這群湧入工黨的柯賓支持者,在全國尺度上仍屬極少數。包括倫敦市長漢恩(Sadiq Khan)與挑戰黨魁的史密斯等工黨成員都認同柯賓是個好人,但他領導工黨日漸左傾,會更加不受廣大的英國人民青睞,距離掌權越來越遠。

 

倫敦市長漢恩(前)與工黨黨魁柯賓(後)於利物浦年度大會上。(湯森路透)

 

延伸閱讀:《「為了需要我們的人民」 倫敦市長支持推翻現任工黨黨魁

 

工黨面臨分裂危機

 

代表中間路線的史密斯在黨魁選舉中也獲得近20萬票的支持,柯賓壓倒性的勝利,不代表工黨已經度過分裂危機。事實上,分裂的危機可能還變得更加急迫了。

 

25日,支持工黨27年的地區組織領袖費里特(John Ferrett)提出辭呈。他表示,自己長久以來的政治家庭已經不復存在,並呼籲溫和派工黨成員建立一個新的政黨,提供選民另一個選擇。

 



同一天,先前表態支持史密斯接任黨魁的倫敦市長漢恩撰文,訴求所有工黨同胞團結起來。他表示,分裂將會是一場全國性的災難,因為英國此時需要一個強健的反對勢力。他沒有在文章中轉而支持柯賓。

 

「如果柯賓當上黨魁,工黨面臨的不只是1983年或2015年的大選挫敗。等在前頭的會是潰敗,也許滅亡。」─ 前工黨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於2015年

 

媒體對柯賓不公?

 

長期駐以色列拿撒勒(Nazareth)的英國記者庫克(Jonathan Cook)7月在個人部落格引用2份研究報告,指出英國媒體持續帶有偏見地描繪柯賓,「並非他無能擔綱領袖,而是他根本沒有成功的機會。」

 

 

倫敦政經學院(LSE)7月發佈的報告顯示,有75%的柯賓報導「不是扭曲,就是未能忠實地呈現他的觀點」。只有11%報導公平地陳述了柯賓的論述。由「媒體改革聯盟」(Media Reform Coalition)與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發布的另一份研究也顯示,即使是受到嚴格中立規範的英國廣播公司(BBC),抨擊柯賓的報導比例也遠高於肯定的報導。

 

長期關懷社會公義的知名英國導演肯洛區(Ken Loach)在二次黨魁選舉前,為柯賓拍攝長達1小時的宣傳紀錄片。肯洛區表示,柯賓在媒體的呈現對他並不公正,是他決定為柯賓紀錄他與一般人民互動過程的動機。

 

 

令人失望的新自由主義

 

劍橋大學歷史教授格斯爾(Gary Gerstle)22日撰文描述西方民粹主義的崛起。他認為,2008年的經濟危機,越來越像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在此之後,撙節政策蔓延全歐,全球化態勢中經濟不平衡的差距越來越大。左翼與右翼的民粹聲勢都上揚,在英國有柯賓與前「英國獨立黨」(UKIP)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在美國則有桑德斯與川普(Donald Trump)。

 



英國環境及政治作家蒙比奧特(George Monbiot)則將金融危機、環境傷害、公共服務的困境、與川普的崛起,回歸到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意識形態運作上,「我們回應這些困境的方式,彷彿它們是彼此孤立的事件,顯然忽視了他們全都受到相同的一套哲學催化或惡化。」

 

新自由主義是19世紀放任式經濟自由主義在20世紀的復興,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常被視為核心的擁護者。服膺新自由主義的政策路線可能包括國有企業私營化、減少政府開支、提倡自由貿易與放鬆管制等。

 

 

蒙比奧特描述,新自由主義的思想如此普及,現代人很少發現這其實是一種意識形態。在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中,窮人很窮是因為他們缺乏競爭力,被健康運作的市場機制淘汰。如果一個人失業,這是因為他能力不足。工會討價還價,是阻礙社會進步的行動。

 

新自由主義將公民視為消費者,認為民主決策透過買賣行為展現,並相信「市場」的力量會在自由競爭中給予參與者公平(而非平等)的報酬。但有些人民的消費力比其他人民更強,使得公民的發聲權並不平等,中下階級與貧窮人民感覺受到了忽略。

 

蒙比奧特認為,新自由主義是一套已經失敗的邏輯。它苟延殘喘到今日的原因,是左派遲遲無法以新的計畫取代它。這也是左派與中間路線現下最大的挑戰。

 

左派延宕太久的「典範轉移」

 

庫克比喻,英國工黨現況可以美國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概念來理解。孔恩辨識出,一種典範並不只是一項純粹的理論,還包括所有建立在理論上的世界觀與建制成果。當一個新的、更能解釋事物的理論出現時,它無法輕易、快速地取代舊的理論,而要等到舊理論的錯誤夠多,支持新理論的力量茁壯得足夠強大,才能完成典範的轉移。

 

庫克寫道,柯賓守持的社會主義遵循著歷久彌新的傳統價值,關乎同情、關乎社群與團結。這些是年輕世代在這個崇尚物質、個人主義、且競爭強烈的世界中很少體會到的東西。他們不再信服新自由主義的原則,挑戰既有的典範,讓建制內的高層人士感到了威脅。

 

 

格斯爾認為,民粹主義的崛起、與英國脫歐的決定,可能昭示了自蘇聯解體以來的新自由世界秩序正在瓦解。如果真是如此,這個過程當然不會是井然有序的,也不會只反映在英國與美國兩個國家的政治選舉層面上。

 

在這個左派應該負起責任,提出新世界秩序規劃的重要時刻,柯賓會不會是適合帶領英國左派走進未來的人?各方期望各異,也將等待時間驗證。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