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藥物變成日常生活的享受 鴉片戰爭的關鍵「鴉片」竟是從臺灣傳入中國的?

楊照 2021年10月29日 21:00:00
中國人服食鴉片(取自維基百科)

中國人服食鴉片(取自維基百科)

「鴉片戰爭」的關鍵在於鴉片。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像是一句沒有意義的廢話,然而其實是對於我們認知歷史的一項重要提醒。

 

在敘述與理解歷史時,我們必定用到許多簡化的縮寫, 將複雜的過程命名,用什麼「戰爭」或什麼「事件」,四個字五個字來予以代表。久了之後,大家習慣這個名稱,很自然地就以字面上的意思來代替真實、複雜的歷史過程,認定這個名稱凸顯什麼,就是這件事最重要的性質,或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鴉片戰爭」真的是環繞著鴉片問題而產生的,這個命名對我們理解歷史事件有很大的幫助,在一般歷史敘述上,不是必然、通例,毋寧是個難得的特例。

 

因而我們先要了解鴉片,才能清楚地述說「鴉片戰爭」。但要了解鴉片沒有那麼容易,這樣東西及其意義與功能,實在已經離我們太遙遠了。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鴉片很早就被視為是有鎮靜與麻醉作用的重要藥材,和其他藥材一樣, 主要是透過服用進入人體。

 

鴉片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神經毒素,可以暫時麻痺人的神經系統,產生鎮靜和麻醉的效果。不過鴉片的劑量很難控制,劑量太大會有致命的危險,而在鎮靜和致命之間還有一種劑量,會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混亂,製造出近乎真實感受的舒適幻覺。

 

大麻或鴉片製造的幻覺效果很類似,都是加強你平素慣用的感官知覺。如果你愛聽音樂,大麻或鴉片就會讓你的聽覺格外敏感,聽到不可思議的、多層次多質地的美妙音樂,進而讓聽覺和其他視覺或觸覺產生幻想連結。

 

因為不容易控制劑量,不同劑量又會引發身體很不一樣的反應,所以傳統中醫對於鴉片的運用很謹慎,不是那麼普遍。

 

 

鴉片從被小心看待的藥物到變成日常生活的享受,中間有一項關鍵的變化。雖然沒有確切的過程記錄,不過史料指向這項變化最早很可能是在臺灣形成的。

 

十七世紀時,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或荷蘭人,發明了一種將少量鴉片混合在菸草中然後吸抽的方式,於是從服用鴉片變成抽鴉片菸。抽鴉片事實上大部分吸進去的仍然是菸草的成分,鴉片的劑量很少,而且吸進去的反應快,也比較容易調整混在菸草中的鴉片多寡。

 

這樣的新發明促成了十八世紀鴉片運用的大爆發。先是由葡萄牙人將鴉片菸的使用方法帶進了中國;到了一七七三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察覺到鴉片在中國的巨大利益潛力,決定要介入掌控印度生產及出口的鴉片。

 

 

*本文摘自《不一樣的中國史12: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遠流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