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氣候視角:世界三大碳排放者「中美歐」 應該一同為碳定價

埃爾潘德里(Edmond Alphandéry) 2021年01月11日 07:00:00

 

 

埃爾潘德里

●法國前財政部長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就職典禮恰逢巴黎氣候協定五周年後的一個月,這算得上是全球對抗氣候變化鬥爭的姍姍來遲的進展。儘管最近主要排放國紛紛做出到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的承諾,但當前趨勢仍不足以阻止全球變暖幅度超過2℃——這一目標必須達到,否則人類社會將遭到滅頂之災。

 

幸運的是,我們至少可以定量(quantify )分析未來的挑戰。據國際能源署資料,2019年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330億噸——這個數字最終將減少到淨零(Net zero)。

 

碳捕集與封存(CCS)可以移除空氣中的碳,但其成本波動很大。假設這項技術可以以每噸100美元的平均成本推廣,可以算出消除2019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耗資3.3萬億美元。再假設——不失合理性——與全球變暖所造成的社會成本相關的緩解成本為100每噸一百元,可以將這個數字與德國經濟所創造的財富相比,後者2019年GDP可達3.861萬億美元。由此可見為了阻止氣候變化加劇每年所要付出的驚人的代價。

 

對經濟學家來說,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是按照「誰污染誰掏錢」的原則。各國應該對境內每噸二氧化碳排放課稅或制定100元的價格,用所得收入購買採用CCS的企業所消除的碳。這一選項的問題在於它根本沒有可能很快實施。許多選民會反對這一方針,指出這會給經濟弱勢群體奇高的成本。但不要忘了,這些人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群體。

 

更緊迫的任務應該是動員全球規模部署CCS所需要的資金。巴黎氣候協定的一個主要弱點(除了其「國家自主貢獻」不具約束力以外)便在於它只針對排放量,而幾乎沒有讓碳定價起作用。如果能有更明確且得到普遍應用的碳定價,我們就可以同時實現抑制排放、鼓勵CCS等去碳化技術的創新和投資,並將其用於把碳從空氣中消除。

 

現在我們考慮歐盟,它承諾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2030年實現減排55%。許多成員國已經實施了具法律約束力的目標(包括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和瑞典)。要進一步推動,歐盟可以利用其15年前所建立的排放市場。這一強大機制已覆蓋歐盟45%的排放,但仍可以改進。

 

由於歐洲碳市場最初的目標只是碳排放量——基於限額-交易結構——導致碳定價波動極大。因此,在全球金融機爆發後,這一市場失去了80%以上的價值,此後多年來一直萎靡不振。直到最近,歐盟委員會才認識到必須更加注重碳定價,最新價格為每噸30多歐元。

 

到目前為止,碳定價是最有效的減排之道,因為它能持久改變排放國的決策。碳定價越高,轉向低碳或零碳能源、實施長期清潔能源專案的激勵就越強。這些項目的潛在比較優勢必然能夠吸引更多關注。

 

但高昂的碳定價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反,價格必須逐步提高,其節奏必須與碳中和目標相符。歐盟委員會開始考慮提價,這是正確的。但如果能夠事先公佈碳定價目標,可以大大增強這一戰略的效果。為推動這一思路,我成立了歐洲碳定價任務組(Task Force on Carbon Pricing),其成員不僅有經濟學家和政策學者,也包括明白需要明確的市場信號讓他們及時做出正確投資的企業領袖。

 

放眼全球,越來越多的政府——從日本和韓國到紐西蘭和英國——宣佈了零排放目標。中國最近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尤其重要,因為它是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經濟體,其總(而非人均)排放量超過了美國和歐洲的總和。此外,中國已經建立了碳市場;但和歐洲的例子一樣,如果有更明確的碳定價,這一機制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國家間的合作,因此,歐洲談定價任務組與國際金融論壇(一家中國智庫)聯合發起了一項計畫,推動一致的碳定價。美國聯邦政府的談政策方針即將迎來重大變化,也可以在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除了重申美國對巴黎協定的承諾,拜登起用理性的其後決策者擔任要職,如前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和美聯儲前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她領導著一個氣候變化和金融30人小組(Group of 30 Working Group on Climate Change and Finance)。葉倫在向媒體演示30人小組的發現時,明確表示她能夠理解挑戰,指出 「碳定價應該逐步升高,為企業創造激勵,加快邁向淨零的速度。」

 

不消說,世界三大排放者——歐洲、美國和中國——發起碳定價聯合項目能大大加強遏制氣候變化的全球措施。我們已經知道,碳定價對於兌現所有最近所作的碳中和承諾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可信的全球框架填補巴黎協定的這一空白,解決人類最艱巨挑戰的所有環境終於到位。

 

(本篇由PS官方提供翻譯,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arbon Pricing Now》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