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貧窮視角:第二波疫情突然加劇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印度

巴蘇(Kaushik Basu) 2021年05月10日 07:00:00


 

巴蘇

●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

●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程度超過了第一波,明顯的全球分歧正隨之顯現。疫情在富有的國家正逐步、不均等地減緩,但在許多發展中及新興的經濟體中,疫情卻突然加劇。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印度,但在孟加拉、巴基斯坦、土耳其、菲律賓、衣索比亞及肯亞等國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新一波疫情爆發。

 

這種分歧的起因很多,但各國取得醫療的機會不均等,尤其是在取得新冠肺炎疫苗過程中的明顯不平等,是不容忽視的。今年1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在至少49個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中,已施打超過3900萬劑疫苗。他也說道,相較之下「在人均收入最低的數個國家之中,有一個國家僅施打過25劑疫苗。不是2500萬劑,也不是2萬5000劑,就25劑。」

 

目前為止,全球已有超過10億劑疫苗獲施打,但在各國間仍存在巨大鴻溝。東非的塞席爾共和國獨佔鰲頭,該國人民已有59%接種疫苗,以色列、智利與美國則分別以56%、34%、30%名列高接種率國家。然而,巴西僅有5.9%人民接種疫苗,排名全球第43;印度和孟加拉就更低了,接種率分別是1.8%及1.7%。並且,在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為主的某些國家中,幾乎沒人接種過疫苗。

 

有鑑於新冠肺炎的疫苗跟食物以及庇護所一樣,是重要的必需品,對於這般嚴重的不平等,我們應該引以為恥。更糟的是,許多富裕的國家正在囤積遠超出他們需求量的疫苗以防萬一。

 

直到幾個月前,疫苗取得與開放科學(讓各社會階層的人都可以接觸科學研究、資料以及相關傳播)倡議者希望疫情的嚴重程度能促成反彈聲浪,反對專有科學及奠基於專利的市場壟斷。例如,在2020年五月,世衛組織為了鼓勵各界主動將疫情相關的智慧財產共享,啟動了「新冠肺炎科技取得庫」(C-TAP)。

 

同樣地,在去年成立的「新冠肺炎全球疫苗取得」(COVAX)平台本應該是由富裕國家提供財務援助,補貼並供應疫苗給貧窮國家。但即使是在當時,正如自由記者扎伊奇克(Alexander Zaitchik)近期於《新共和》(New Republic)所寫,「界定『過去』的樂觀主義及可能性思維早已消失」,而這與公眾情緒遙相呼應。

 

若我們能反思世界在確保公平取得新冠肺炎疫苗方面的挫敗,至少在未來,我們比較不會將貧困國家置於困境中而不顧。這個挫敗同時是智慧與道德上的。社運參與者出於善意的計畫與提議很少關注個人的誘因。但是,儘管為公司的道德操守發起運動是對的,假設這些公司有道德良知卻是愚蠢的行為。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未來,在那裡人們投資知識的創造,不嘗試將他們的發現用以盈利,而是奉獻到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共享資料庫。但顯然我們現在離這個未來還有一段距離。目前,我們必須讓私人行為者獲得他們創造知識應得的智慧財產權,以確保他們會投資所費不貲的研究。

 

與此同時,仍有機會可以大幅削減製藥公司的利潤(通過迫使製藥公司以更低的價錢販售商品,並讓不具專利的藥廠在特定地區販賣),但同時不扼殺這些公司將資金投入研究的誘因。

 

為了合適地達到目的,我們需要了解無形智慧財產(例如新疫苗)的產品市場結構。就目前而言,我們不了解:「市場」就是競爭與私下交易的大雜燴。根據「新經濟思維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最近的一篇研究論文,去年政府機關與製藥公司締結了44項關於新冠肺炎疫苗的雙邊交易契約,其中有許多細節未被公開,免責條約也不夠明確。總體而言,貧困國家基本上被排除在這些交易之外。

 

我們亟需要一個理論框架來理解這個市場。目前,這個市場近似於寡頭壟斷就像在1838年數學與經濟學家庫爾諾(Augustin Cournot)抓到其精髓前有的樣子。而後,庫爾諾的突破推動了第一批反托拉斯法(反壟斷法)的制定,例如美國於1890年制定的《謝爾曼反壟斷法案》(Sherman Antitrust Act of 1890),允許公司定價,但禁止公司秘密進行多邊協議哄抬價格。而這些法律逐漸變得更嚴厲。

 

今日,我們正在不確定性的迷霧中制定疫苗市場的規則。我們所知甚少,但可以確知的是,智慧財產權顯然必須持續扮演其中要角。另外,製藥公司的利潤可能已經遠遠超過維持其創新動能之所需——尤其是考量到它們的智慧財產權有多少是來自公費研究。在像目前這場大型流行病中,我們需要一次性支付款項補償製藥公司,補貼其成本,收回它們的某些專利,並允許不具專利的普通藥廠大量生產必須的疫苗。

 

長遠來看,強調一個社會的成功不單單是取決於利益,能夠讓我們走得更遠。「直到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這項標語相當於在敦促有錢人變得更「自私」,因為幫助別人也符合他們自己的立意。但這場疫情是一個行動的號角,呼籲我們思考時要超越經濟理性的狹隘範圍,並且將他人的利益視為我們自身利益的一部分。

 

(翻譯:廖偉丞,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Morals and the Vaccine Marke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