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新冠視角:大國領導人可悲 未能承擔更多全球防疫責任

羅賓遜(Mary Robinson ) 2021年07月19日 07:00:00

 

羅賓遜

愛爾蘭前總統

 

2019年新冠疫情為數百萬人重塑了世界。或者,更為準確的說,疫情暴露並加劇了遍佈社會的嚴重種族、性別和階級不平等,並且凸顯了許多政治制度無法以保護個人人權和尊嚴的方式採取應對措施。除非我們能重新在政治和民眾生活中注入希望,否則世界既無法從這場危機中重建,也不可能有機會應對氣候變化等更大範圍內的生存威脅。

 

不幸的是,在世界人權宣言中,協助人類規劃前進方向的路線圖已經存在。聯合國大會於1948年通過的宣言之於當今世界的重要性不亞於二戰物質和道德破壞時代。

 

宣言第1條清楚地闡明了一個永恆的真理:「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處於平等地位。」要想在今天實現這一願景,我們必須推動領導人超越熱情的言辭,致力於有意義、可衡量的可行的行動。他們尤其需要保障新冠疫苗在全球的平均分配,並向無力抵禦氣候變化肆虐的國家提供財政支持。

 

首先,高收入國家必須採取措施,爭取實現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新冠疫苗實施計畫預先市場購置承諾所做出的最晚到2021年9月1日前,為全世界最貧困國家提供至少10億劑疫苗的既定目標計畫,並且在2022年年中以前提供超過20億劑。

 

對富國而言,為本國民眾囤積新冠疫苗從道德角度講既不公平,而且,從健康和經濟的角度講也非常短視。冠狀病毒在資源匱乏的貧困國家持續和變異的時間越長,人類作為整體距離徹底消滅生命和生計威脅的目標也就越遠。

 

本著同樣的精神,7國和20國集團領袖應支援世衛組織和世貿組織有關自願許可和技術轉讓疫苗生產的呼籲。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們至少應支持立即放棄按照世貿組織規則的智慧財產權——該舉措最近得到了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

 

可悲的是,在英國最近召開的峰會上,7國集團領導人未能表現出他們對解決因疫情而加劇的不平等責任有著多麼深刻的理解。從更廣義的角度講,2019年新冠疫情暴露了狹隘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政策的缺陷,因為它們對科學證據和同情心嗤之以鼻。無論其規模及實力如何,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有效面對公共衛生威脅。

 

領導人必須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並且聽取疫情防範與應對獨立專家小組的建議。只有資金充足、統一且井然有序的醫療系統才能抵禦未來疫情和衛生緊急事件的侵襲。

 

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富裕世界應對新冠疫情的失敗已經加深了全球南北國家間的信任赤字。而這反過來,又將導致在下一次重要國際外交會議上達成協議變得更加困難:那就是今年11月將在格拉斯哥舉辦的COP26氣候峰會。

 

所有國家都必須在COP26峰會召開前逐步調高近期的減排目標,而迄今為止,我們仍在靜待主要排放國完成這項任務。此外,富國應通過展示如何提高氣候融資貢獻——包括更大比例的出資——來重建信任,真正兌現早就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以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變暖及其影響。

 

我們在捍衛人權、戰勝疫情和應對氣候危機等領域所面臨的共同挑戰都有兩條共同線索:警惕洋洋自得,以及有責任捍衛共同利益。在這樣充滿考驗的時刻,我們可以從曼德拉這位從未動搖過對人權和正義信心的領導人身上得到啟示。

 

頗具歷史諷刺意味的是,世界人權宣言通過的同一年,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建立。但曼德拉立即看到了宣言的力量和潛力。他曾在1997年的一次總統演講中表示,「對這項邪惡制度的所有反對者而言,世界人權宣言簡單而高貴的語言突然在最黑暗的時刻為我們帶來了希望的光明。」

 

今天,相比以往任何時候,我們都更需要重新發現並重申曼德拉終其一生都如此有力闡述的團結和共同努力的原則性宣言。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更好的重建」,因為從產生不平等乃至混亂制度的現狀重建沒有任何意義。相反,我們必須「更好的向前發展」,用希望、紀律和決心來推動我們的努力,從而,為子孫後代建設一個可持續、和平和公正的世界。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 Human-Rights Approach to Global Challenge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