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脫碳視角:低碳航班是可行的 否則更貴的機票是必要的

透納(Adair Turner) 2021年08月24日 07:00:00

 

透納                                                                             

• 英國財政服務局前局長(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

 

德國中國最近發生的特大洪災再次表明,氣候變化對全球構成了可怕的威脅。為此,我們必須加大投資來加強我們對極端天氣事件的災後恢復能力,並加快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限制未來這一威脅的惡化程度。

 

上個月德國爆發洪災的前一天,歐盟概述了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5%的政策。這些措施在碳定價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在歐盟貿易計畫中,對排放設定更嚴格的上限,以及取消重工業的免費排放額度,並對歐洲內航班的傳統航空燃油徵稅。

 

後一項提議引起了航空業的反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認為,「稅收不是提高航空可持續發展的解決辦法。」事實上,航空業和其他行業一樣,應該將碳定價作為一項有力工具,以實現最小成本的減排。

 

在某些領域,脫碳(decarbonization )將有利於消費者。例如,在十年內,歐洲司機在購買和駕駛汽車上的花費將大大減少,因為電動汽車的效率遠高於汽油或柴油動力汽車。

 

但在一些「更難減排」的行業,脫碳將帶來成本。當集裝箱船使用氨或甲醇作為燃料而不是重燃料油時,海運運費可能會增加50%或更多。同樣,如果鋼材生產商使用氫氣而不是焦煤作為還原劑,或者在現有工藝中增加碳捕獲和儲存,鋼材批發價格可能會上漲30%左右。

 

因此,為了讓零碳排放的生產者有效地與原先的高排放技術競爭,碳定價是有必要的。但這對最終消費者的影響將非常小。如果一噸鋼多花30%,一輛汽車的價格將上漲不到1%。即使海運運費上漲100%,對一條孟加拉製造、在柏林或紐約購買的牛仔褲的價格影響也不到1%。

 

至於航空業--另一個「更難減排」的行業,電動發動機可以實現零碳排放的短途航空,人們乘坐飛機也可以毫無負罪感,而且票價也會比現在便宜。但由於電池太重,無法用於長途飛行,所以將需要可持續航空燃料(SAFs)來取代今天的傳統航空燃料來實現脫碳。無論這些可持續航空燃料是生物燃料還是合成燃料(通過用電將氫和二氧化碳結合而成),它們幾乎肯定會帶來額外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新和提高規模可以降低額外成本,但永遠無法將其消除。

 

因此,自由市場、自願行動和創新將不足以使航空業脫碳;還需要公共政策。一個可選方案是降低生物燃料或合成燃料的成本,而且為技術開發提供公共財政支援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如果為了讓航空業避免碳污染成本就對其給予永久補貼,這是不可接受的的。因此,為了縮小成本差,應該要對傳統航空燃料徵收碳稅,或者發佈官方命令,要求航空公司逐步提高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使用比重。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認為,任何此類稅收都將「從該行業抽走一部分資金,而這部分資金原本可以被用來投資于機群的更新和清潔技術的研發,以實現減排的目的。」但這反映了一個常見的謬論,即稅收會增加商業成本,從而減少企業利潤。如果像歐盟提議的那樣,對常規噴氣燃料逐步徵稅,成本增加將以更高機票價格的形式轉嫁給客戶。企業擔心更高的碳成本意味著更低的利潤,這種擔心和綠色遊說團體「讓企業付出代價」的夢想一樣自欺欺人。

 

此外,對航空業而言,碳排放稅對消費者成本的影響將是非同小可的。鋼鐵、水泥和運輸成本在終端消費品價格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燃油價格約占航空總價的20%。因此,如果成本上漲50%,票價可能會上漲10%左右。

 

但如果這是航空脫碳的成本,在提高票價的同時,我們必須公開告訴消費者。更貴的機票不會顯著降低消費者的生活水準,因為航空旅行只占英國消費者總支出的3%左右。與此同時,對許多人來說,更便宜的公路旅行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將大於更昂貴的航空旅行給他們帶來的損失。飛行成本的增加也不會產生遞減的分配效應,即對富人和窮人的影響相差不大。

 

在另一個關鍵行業——住宅供暖中,較高的碳成本確實會更高比例地落在低收入家庭身上,他們的支出可能達到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因此,在徵收任何碳稅的同時,都應該對受影響程度最大的人群提供重大財政支持。相比之下,航空支出作為總支出的一部分隨著收入的下降而下降。因此,更高成本的大部分將落在富裕的消費者身上。

 

與此同時,在航空業(以及其他領域),碳價格將強有力地激勵各個行業削減成本。傳統噴氣燃料價格上漲(如果事先就有信號),特別是如果加上燃料使用規定,就會有堅實的商業理由生產生物燃料或合成燃料,從而刺激創新,使該行業能夠達到規模經濟並降低成本。對未來燃料成本上升的預期將鼓勵改進發動機和飛機設計。這最終可能會將燃油效率提高30-40%,顯著降低燃油成本上漲對票價的長期影響。

 

一些綠色宣導團體希望通過限制航空旅行來減少航空排放。航空業理由充分地辯稱,低碳航班是可行的。為了儘快目標成真,該行業應該歡迎碳定價,並主張不僅在歐洲,而且在世界各地實施碳定價。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y Aviation Should Embrace Carbon Taxa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航空 減碳 洪災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