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魯爾
• 印度前外交部長
• 聯合國前助理秘書長
• 現任印度國大黨籍議員
聯合國今年踏入了第76屆,早在2020年慶祝75週年的時候,多邊主義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危險。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去全球化的新時代。證據顯示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正在上升,許多政府高聲強調主權、國家主義和自我依賴,並且質疑條約和貿易條約本身。聯合國因此有各種理由擔憂自己的沉默。
聯合國秘書長古斯特雷在2020年的致詞時,稱新冠肺炎為前在全球災難的「第五末日騎士」。病毒的出現與快速傳染到全世界,攀升的死亡人數,加總起來成為持續的恐懼,另外還有全球貿易的急遽收縮與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達成可持續性發展目標對正在受苦於經濟崩潰和社會失能的世界,遙不可及。
聯合國正面對一項生存危機,過去最大的支持者正挑戰建立聯合國的多邊主義的基本假設。美國前總統川普希望退出多邊主義,迫使法國總統馬卡洪譴責美國,因為美國是國際體系的最後保護者。川普當時宣布打算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可能是二戰後多元體系崩潰的前兆。
但歐洲也同樣被疫情相關的限制所纏繞。歐洲曾經是被視為區域整合美德的宣傳者,但歐洲團結很快在疫情的摧殘之下破滅,申根跨境自由旅行是最早的犧牲者。
事實上,歐盟成員國在疫情一爆發就重新架起了國家邊界。義大利作為中國以外最早新冠肺炎爆發的國家,被歐盟鄰居拒絕提供醫療設備,對義大利祭出出口管制而不是對苦惱的歐洲友人展現團結。歐盟多邊主義的信用將會需要很長時間恢復。
中美上升的緊張關係也打擊多邊合作秩序,即便是充滿好意的自由派也警告中國會利用西方放棄聯合國的機會,來奪取多邊系統的領導權。但中國的多邊主義主要是口頭上的,中國偏好現有模式,習近平的跨國基礎建設投資計畫一帶一路就可以看出來,該計畫追求不平等的雙邊條約,缺乏獨立聯合國機構的多邊監督,這讓簽署國依賴與欠中國債務。
當世界衛生組織想要展現對武漢在疫情爆發前期的監督腳色時,中國拒絕了。多邊系統的能力無法一同對抗全球衛生緊急狀態,新冠肺炎展示國際組織下滑的合法性。
世界衛生組織的疫情反應顯示許多國際組織和他們的機構高度政治化,被大國所操縱,而且缺乏獨立領導與目標。中國作為WHO的主導國家,傾向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不是全球公共衛生。
WHO不是唯一國族主義跟經濟狹隘主義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和弱化聯合國集體行動能力的地方。也許最嚴重的全球失敗是關乎於減少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曾是只屬於科學家和倡議者的優先事項,全球暖化的衝擊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明顯和更有破壞力。今天氣候移民比逃離衝突和尋求經濟機會的難民還要多。但是好幾個世界領袖在聯合國發言時,都沒有提出新承諾來共同努力面對他,即便這幾年是適合大刀闊斧改革的時期。
有鑑於世界正掙扎與處理最迫切的生存危機,不意外地其他國際機構也都陷入僵局。21世紀與貿易、連結、創新、和平和安全相關的規則都變成維持單一國家行為的論壇。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彼此根本歧見讓組織動彈不得。
肯定的是,聯合國正在全世界進行重要的工作。大約有9.5萬名部隊、警察和平民人員在超過40個聯合國維和任務和政治任務當中服務。但聯合國維和預算受到未付資金所困擾,大約有80億美元,在上一個財政季度總數達到17億美元,同樣的,聯合國整體預算還少收7.11億美元。
開發中國家構成聯合國主要選區,聯合國為這些國家服務,作為一個「乘數力量」(force multiplier)幫他們在全球舞台上發聲,而且將他們面對的挑戰描述成集體責任。當像是印度這樣的國家呼籲聯合國改革,這就顯示聯合國做了許多值得改革的事情。多邊主要保護那些可能會在不公平世界中,被排擠的國家。
但新冠肺炎病毒衝擊了聯合國。如果系統運作更有效率,一個官員病毒有多危險的全球警示可以在疫情爆發時就早點提出來。能做最好的對策來避免或限制傳染,以及國家可以更早採納這些對策。
相反的,疫情顯示這個世界被主權國家困在一個破壞性零和的賽局當中,當目前的危機結束,聯合國必須領導世界學習疫情帶來的教訓,而且評估國際體系和機構如何能更好加強和大幅改革,來面對未來的再次爆發。否則,聯合國大會會被記得為致命病毒摧毀共同人類命運的一刻。
(責任編輯:張育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