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博庫卡
•聯合國婦女署執行主任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公共生活都基本停擺。然而,對於生活在受衝突影響國家的20億人民來說,暴力和動亂並未停止。世界上的一些衝突甚至在危機期間升級或重新爆發,對剛剛開始重建的基礎設施和醫療系統造成新的毀滅性打擊。在全球範圍內,我們對戰爭工具的投資繼續遠遠超過對和平基礎的投資。
當然,也有些人為了實現和平而努力。在這場流行病爆發之初,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呼籲全球停火,使各國能夠應對冠病危機,並允許人道主義組織深入弱勢群體。來自伊拉克、利比亞、巴勒斯坦、敘利亞和葉門的100多個婦女組織很快積極回應,並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宣導在冠病危機當前休戰,為持久的和平提供基礎。
婦女是第一批支持停火呼籲的群體,這也不令人感到意外。不久前,各國政府和民間社會團體為紀念聯合國安理會第1325號決議簽訂20周年聚集一堂,該決議在20年前首次承認婦女作為建設和平的領頭軍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正是女性,同時包括年輕女性,長時間進行了艱苦的工作,並促成了引人注目的正式協議。然而,這些協議往往在將排除她們在外的談判中達成。例如在敘利亞,婦女通過談判達成停火協議,説明落實人道主義援助、在戰地醫院和學校工作、分發食品和藥品、以及記錄侵犯人權的行為。在南蘇丹,婦女調解並解決了部落爭端,防止爭執升級為暴力衝突。
婦女還帶頭開展爭取和平的重要工作,包括通過教育方案,教導年輕人衝突並非不可避免。女權組織長期以來一直呼籲核裁軍、軍備控制以及將資金從軍隊重新分配至社會投資。
這些呼籲是必要的,但他們沒有得到回應。聯合國呼籲全球停火以應對疫情的要求也是如此。據挪威難民委員會稱,在古特雷斯發出呼籲後的兩個月內,發生在19個國家的武裝衝突導致至少66.1萬人流離失所。除非我們傾聽婦女的聲音並將資源從戰爭轉向和平,災難也將會持續不斷。
2019,全球軍費開支達到1.9萬億美元,年度增幅達到十年來頂峰。在過去的25年裡,也就是自標誌性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呼籲各國政府「認識到並解決武裝衝突對社會的危險以及過度軍費開支的負面影響」以來,全球國防支出翻了一番。
目前全球55%的人口,包括近三分之二的兒童缺乏任何社會保護。增加對武器和士兵的投入也意味著流向這個群體的資源將進一步減少,使他們必須承受這場流行病帶來殘酷的社會和經濟後果。2020年,全球營養不良人口因冠病疫情增加了8300萬至1.32億,而增加軍事力量對他們毫無裨益。
來自賴比瑞亞的「和平運動」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古博韋(Leymah Gbowee)說得對:「和平指的並不是沒有戰爭,而是人類尊嚴的充分表達。和平指的是一個可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環境。這意味著能夠為我們的孩子提供教育、運行良好的衛生系統、公平公正的司法系統、為每個家庭提供餐桌上的食物、以及一個被賦予權力、認可、欣賞和充分補償的女性社區等。」
我們不應該把錢花在用於破壞的工具上,而是花在維護所有人基本經濟和社會權利的「女權和平」上。其含義包括保證廣泛的社會保護和提供如醫療保健、兒童保育和教育等的重要服務。事實證明,提供這種服務可以減少助長衝突的不平等。
這場流行病也凸顯了其他服務的重要性。例如,為性暴力倖存者設立庇護所在冠病疫情封鎖期間需求激增,因此也需要更多資金來滿足需求。此外,各國政府應確保醫療和個人防護設備的充足供應,即使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這些設備在大流行期間也經常供不應求。
女權和平也意味著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到,並確保所有群體都充分和有意義地參與影響其生活的決策。在這方面,婦女組織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婦女和其他邊緣化群體進入決策領域,並給予他們參與決策的資源和信心。
然而,我們仍需要更多的資金。2017至2018年,對脆弱或受衝突影響國家婦女組織的雙邊援助每年平均為9600萬美元,而這個數目僅占全球軍事支出的0.005%。
儘管冠病危機造成了種種破壞,但它也給了這個時代一個機會來建設更具包容性的經濟和社會,消除暴力衝突的禍害。實現世界非軍事化和建立女權和平的協同努力,應從全球停火開始,其次是重新地評估資源的分配。與此同時,實現世界非軍事化和建立女權和平也必須是這一願景的核心。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Investing in a Feminist Peac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